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49113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45
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包括插接座和导电插接端子;插接座的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插槽,导电插接端子的下部用于插入到插槽中并与插槽紧配合;导电插接端子的上部设置有一对导电夹片,一对导电夹片用于夹紧插入到一对导电夹片之间的导电插片并与导电插片接触导电;插接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上端开口的且由前向后贯穿插接座的卡线槽,导电插接端子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下端开口的且由前向后贯穿导电插接端子的刺破槽,每个刺破槽均与其中一个卡线槽呈前后对应设置;本技术能够给导电插片与漆包线的固定及电连接带来方便,且具有导电插片与漆包线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漆包线与插片导电连接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电气连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导电插片和漆包线进行电连接,目前对导电插片和漆包线进行电连接的方式是:首先需要对漆包线的漆皮进行刮除,接着将导电插片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刮除漆皮的漆包线上,此时导电插片即可实现与漆包线的固定和电连接;然而采用上述方式,不仅存在导电插片与漆包线固定及电连接不方便的缺点,而且还存在导电插片与漆包线连接可靠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能够给导电插片与漆包线的固定及电连接带来方便,且具有导电插片与漆包线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

2、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包括插接座和导电插接端子;插接座的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插槽,导电插接端子的下部用于插入到插槽中并与插槽紧配合;导电插接端子的上部设置有一对导电夹片,一对导电夹片用于夹紧插入到一对导电夹片之间的导电插片并与导电插片接触导电;插接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上端开口的且由前向后贯穿插接座的卡线槽,卡线槽用于供至少一根漆包线竖向卡入,导电插接端子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下端开口的且由前向后贯穿导电插接端子的刺破槽,刺破槽用于供至少一根漆包线竖向卡入并刺破漆包线的漆皮,每个刺破槽均与其中一个卡线槽呈前后对应设置。

3、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够给导电插片与漆包线的固定及电连接带来方便,且具有导电插片与漆包线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插接座上设置有两个卡线槽,两个卡线槽沿插接座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导电插接端子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刺破槽,两个刺破槽沿导电插接端子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刺破槽与两个卡线槽呈前后一一对应设置;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导电插接端子和插接座能够实现对两组均呈竖向分布的漆包线进行同时固定,且两组均呈竖向分布的漆包线能够同时与导电插接端子实现电连接,即提高了本技术的扩展能力。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于每个卡线槽下端处的插接座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支撑台,每个支撑台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供位于最下方的漆包线部分卡入的凹槽;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漆包线竖向卡入到每个卡线槽中后,位于最下方的漆包线能够部分卡入到位于支撑台上的凹槽中,即在支撑台和凹槽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漆包线的进一步支撑。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凹槽的内底面均为用于与位于最下方的漆包线的外壁相贴合的圆弧面;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凹槽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位于最下方的漆包线的支撑效果,以提高对漆包线支撑的稳定性。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刺破槽的内顶面均为用于与位于最上方的漆包线的外壁面相贴合的圆弧面;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位于最上方的漆包线的外壁能够更可靠地与刺破槽的内顶面抵靠在一起。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卡线槽上端开口处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倒角面,第一倒角面用于与漆包线的外壁配合导向以便于漆包线卡入到卡线槽中;通过在每个卡线槽上端开口处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置第一倒角面后,在漆包线卡入到卡线槽中的过程中,第一倒角面可与漆包线的外壁配合导向以便于漆包线卡入到卡线槽中,即能够给漆包线与卡线槽的卡装带来方便。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刺破槽下端开口处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倒角面,第二倒角面用于与漆包线的外壁配合导向以便于漆包线卡入到刺破槽中;通过在每个刺破槽下端开口处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置第二倒角面后,第二倒角面可与漆包线的外壁配合导向以便于漆包线卡入到刺破槽中,即能够给漆包线与刺破槽的卡装带来方便。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电插接端子下部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由上至下间隔分布的倒扣,倒扣用于与插槽的内壁扣接以锁紧导电插接端子和插接座;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导电插接端子的下部插入到位于插接座上的插槽中后,倒扣能够与插槽的内壁扣接以锁紧导电插接端子和插接座,即具有导电插接端子和插接座紧固方便的优点。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电插接端子中部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用于与插接座的上端相抵靠;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在导电插接端子与插接座卡紧后,支撑块能够与插接座的上端相抵靠,从而提示用户已将导电插接端子和插接座卡接到位,且在支撑块与插接座的上端相抵靠后,能够进一步提高导电插接端子与插接座装配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插槽上端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用于与导电插接端子下部的外壁配合导向以便于导电插接端子的下部插入到插槽中;通过在插槽上端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导向斜面后,在导电插接端子与插接座装配时,导向斜面可与导电插接端子下部的外壁配合导向以便于导电插接端子的下部插入到插槽中,即能够给导电插接端子与插接座的装配带来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座(1)和导电插接端子(2);所述插接座(1)的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插槽(11),所述导电插接端子(2)的下部用于插入到所述插槽(11)中并与插槽(11)紧配合;所述导电插接端子(2)的上部设置有一对导电夹片(21),一对所述导电夹片(21)用于夹紧插入到一对导电夹片(21)之间的导电插片(3)并与导电插片(3)接触导电;所述插接座(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上端开口的且由前向后贯穿插接座(1)的卡线槽(12),所述卡线槽(12)用于供至少一根漆包线(4)竖向卡入,所述导电插接端子(2)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下端开口的且由前向后贯穿导电插接端子(2)的刺破槽(22),所述刺破槽(22)用于供至少一根漆包线(4)竖向卡入并刺破漆包线(4)的漆皮,每个所述刺破槽(22)均与其中一个卡线槽(12)呈前后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座(1)上设置有两个卡线槽(12),两个所述卡线槽(12)沿插接座(1)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电插接端子(2)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刺破槽(22),两个所述刺破槽(22)沿导电插接端子(2)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刺破槽(22)与两个所述卡线槽(12)呈前后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每个所述卡线槽(12)下端处的插接座(1)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支撑台(13),每个所述支撑台(13)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供位于最下方的漆包线(4)部分卡入的凹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14)的内底面均为用于与位于最下方的漆包线(4)的外壁相贴合的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刺破槽(22)的内顶面均为用于与位于最上方的漆包线(4)的外壁面相贴合的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线槽(12)上端开口处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一倒角面(15),所述第一倒角面(15)用于与漆包线(4)的外壁配合导向以便于漆包线(4)卡入到卡线槽(12)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刺破槽(22)下端开口处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二倒角面(23),所述第二倒角面(23)用于与漆包线(4)的外壁配合导向以便于漆包线(4)卡入到刺破槽(22)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接端子(2)下部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呈由上至下间隔分布的倒扣(24),所述倒扣(24)用于与插槽(11)的内壁扣接以锁紧导电插接端子(2)和插接座(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接端子(2)中部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支撑块(25),所述支撑块(25)用于与所述插接座(1)的上端相抵靠。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1)上端开口处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斜面(16),所述导向斜面(16)用于与导电插接端子(2)下部的外壁配合导向以便于导电插接端子(2)的下部插入到所述插槽(11)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座(1)和导电插接端子(2);所述插接座(1)的内部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插槽(11),所述导电插接端子(2)的下部用于插入到所述插槽(11)中并与插槽(11)紧配合;所述导电插接端子(2)的上部设置有一对导电夹片(21),一对所述导电夹片(21)用于夹紧插入到一对导电夹片(21)之间的导电插片(3)并与导电插片(3)接触导电;所述插接座(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上端开口的且由前向后贯穿插接座(1)的卡线槽(12),所述卡线槽(12)用于供至少一根漆包线(4)竖向卡入,所述导电插接端子(2)的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下端开口的且由前向后贯穿导电插接端子(2)的刺破槽(22),所述刺破槽(22)用于供至少一根漆包线(4)竖向卡入并刺破漆包线(4)的漆皮,每个所述刺破槽(22)均与其中一个卡线槽(12)呈前后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座(1)上设置有两个卡线槽(12),两个所述卡线槽(12)沿插接座(1)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导电插接端子(2)的下部设置有两个刺破槽(22),两个所述刺破槽(22)沿导电插接端子(2)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刺破槽(22)与两个所述卡线槽(12)呈前后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每个所述卡线槽(12)下端处的插接座(1)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支撑台(13),每个所述支撑台(13)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供位于最下方的漆包线(4)部分卡入的凹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式多股漆包线与插片导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彬
申请(专利权)人:建超电连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