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24862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及方法,涉及运输半挂车技术领域,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换热管路、蒸汽充装管路、卸料管路、液位监测管路和集控中心,换热管路包括安装在罐体内底部的盘管、消音器和汽水分离器;蒸汽充装管路的一端适于连接蒸汽源,另一端适于连接在盘管的进气口;卸料管路适于与卸料端连接输送蒸汽;液位监测管路实时监测罐体内的冷却水液面高度;控制器分别与汽水分离器、蒸汽充装管路、卸料管路和液位监测管路电性连接,并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将罐体内的温度、压力、液位数据以及控制阀开度数据传输至集控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电控方法实时监测控制罐体温度、压力,制备所需蒸汽,保证了运输半挂车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半挂车,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饱和水蒸汽运输半挂车的电控系统是确保其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由于这类车辆运行环境的特殊性,电控系统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2、首先,饱和水蒸汽的运输要求严格的温度控制,以维持蒸汽的饱和状态。目前电控系统不能精确控制加热器和其他温度调节设备,导致饱和水蒸汽温度过热或温度不足。

3、其次,饱和水蒸汽的运输还涉及到压力的控制,以确保容器的安全和蒸汽的有效输送。目前的电控系统也不能够准确监测和控制压力。

4、再者,由于饱和水蒸汽运输半挂车常在恶劣的气候和路况下运行,电气系统可能会受到潮湿、震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可靠性降低。

5、最后,电控系统不能很好根据监测数据自适应调整加热装置和驱动装置等,增加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泄漏、过压等安全问题,目前电控系统也不能够及时检测并采取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包括水平安装在半挂车底架上的罐体,所述罐体内适于盛装一定量的冷却水,还包括:

3、换热管路,包括安装在所述罐体内底部的盘管、均匀嵌设在所述盘管末端的消音器和安装在所述罐体内顶部的汽水分离器;

4、蒸汽充装管路,连接在所述罐体上,所述蒸汽充装管路的一端适于连接蒸汽源,另一端适于连接在所述盘管的进气口;

5、卸料管路,连接在所述罐体上且位于所述蒸汽充装管路的下方,所述卸料管路适于在运输半挂车运输至指定卸料地点后与卸料端连接输送蒸汽;

6、液位监测管路,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罐体内的冷却水的液面高度;以及

7、集控中心,包括控制器和网络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汽水分离器、所述蒸汽充装管路、所述卸料管路和所述液位监测管路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将所述罐体内的温度、压力、液位数据以及所述换热管路、所述蒸汽充装管路、所述卸料管路上的控制阀开度数据传输至集控中心。

8、可选地,所述蒸汽充装管路包括通过第一管道依次连通且均位于所述罐体外部的第一电动球阀、第一止回阀和第一进气口球阀,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蒸汽源连通,且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球阀一侧的部分所述第一管道穿过所述罐体与所述盘管的进气口连通,以将蒸汽输送到所述盘管内并与所述罐体内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

9、可选地,所述卸料管路包括通过第二管道依次串联连通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电动球阀、第三电动球阀、第一出气口球阀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管道靠近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管道靠近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一端适于与所述卸料端连接。

10、可选地,所述液位监测管路包括安装在所述罐体一侧的上液位计截止阀与下液位计截止阀、第一液位计、第一液位计排污阀和第二液位计,所述上液位计截止阀在和所述第一液位计串联连接后与所述下液位计截止阀并联连接,然后依次与所述第一液位计排污阀和所述第二液位计串联连接。

11、可选地,所述罐体的一侧底部还分别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计、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压力表,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传输所述罐体内部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计用于实时测量所述罐体内部的温度,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传输所述罐体内部的压力,所述第一压力表用于实时测量所述罐体内部的压力。

12、可选地,还包括:

13、排污管路,连通在所述罐体的底部一侧,所述排污管路用于排出所述罐体内部的杂质;

14、补水管路,包括分别连通在所述罐体一侧上下端的上补水支路和下补水支路,所述上补水支路适于在所述罐体内部的冷却水液位较低时补充冷水,所述下补水支路适于在所述罐体排空后从底部补充水源;

15、排空管路,连通在所述罐体的顶部一侧,所述排空管路适于将所述罐体内部的蒸汽和冷凝水排出。

16、可选地,所述排污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排污口球阀和第一排污口截止阀,且所述第一排污口球阀和所述第一排污口截止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7、可选地,所述上补水支路包括由外部向所述罐体依次连通的上补水口球阀和上补水口截止阀;所述下补水支路包括由外部向所述罐体依次连通的下补水口球阀和下补水口截止阀。

18、可选地,所述排空管路包括并联连接在所述罐体一侧的第一排气支路与第二排气支路,所述第一排气支路与所述第二排气支路远离所述罐体的一侧并合与排空口截止阀的一端串联连接,所述排空口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上补水口球阀与所述上补水口截止阀之间;

19、所述第一排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安全阀与第二出气口球阀,所述第二出气口球阀远离所述第一安全阀的一端与所述罐体连通;

20、所述第二排气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二安全阀与第一安全阀截止阀,所述第一安全阀截止阀远离所述第二安全阀的一端与所述罐体连通。

2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所述电控方法包括充装工序和卸料工序;

22、所述充装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23、步骤s1:充装时关闭所有阀门,在罐体内充装一定量的冷却水,通过蒸汽充装管路向所述罐体充装过热蒸汽;

24、步骤s2:所述过热蒸汽经换热管路与所述罐体内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使冷却水充分加热达到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水;

25、步骤s3: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蒸汽充装管路、换热管路、液位监测管路、补水管路和排空管路实时采集所述罐体内的温度数据、压力数据、液位数据,并通过网络通信模块传输至控制器分析计算;

26、步骤s4: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蒸汽充装管路、所述换热管路、所述补水管路和所述排空管路动作,使所述罐体内的温度、压力维持在设定区间;

27、步骤s5:通过集控中心远程实时观察所述罐体内的温度、压力、液位数据,并控制所述蒸汽充装管路、所述换热管路、所述补水管路和所述排空管路的关闭;

28、所述卸料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29、步骤s6:当所述罐体充装完成后,运输半挂车运输所述罐体至指定卸料地点,通过卸料管路与卸料端连接向外输送蒸汽;

30、步骤s7: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卸料管路的出气压力和出气流量,所述出气压力的范围为0.4-2.5mpa,所述出气流量的范围为250-4000kg/h;

31、步骤s8:卸料至指定压力后,所述控制器控制关闭所有阀门。

3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3、本申请当中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为运输半挂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控制和监测机制,以确保运输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包括水平安装在半挂车底架上的罐体,所述罐体内适于盛装一定量的冷却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充装管路包括通过第一管道依次连通且均位于所述罐体外部的第一电动球阀、第一止回阀和第一进气口球阀,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蒸汽源连通,且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球阀一侧的部分所述第一管道穿过所述罐体与所述盘管的进气口连通,以将蒸汽输送到所述盘管内并与所述罐体内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管路包括通过第二管道依次串联连通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电动球阀、第三电动球阀、第一出气口球阀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管道靠近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管道靠近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一端适于与所述卸料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监测管路包括安装在所述罐体一侧的上液位计截止阀与下液位计截止阀、第一液位计、第一液位计排污阀和第二液位计,所述上液位计截止阀在和所述第一液位计串联连接后与所述下液位计截止阀并联连接,然后依次与所述第一液位计排污阀和所述第二液位计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一侧底部还分别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计、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压力表,且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传输所述罐体内部的温度,所述第一温度计用于实时测量所述罐体内部的温度,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传输所述罐体内部的压力,所述第一压力表用于实时测量所述罐体内部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排污口球阀和第一排污口截止阀,且所述第一排污口球阀和所述第一排污口截止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补水支路包括由外部向所述罐体依次连通的上补水口球阀和上补水口截止阀;所述下补水支路包括由外部向所述罐体依次连通的下补水口球阀和下补水口截止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空管路包括并联连接在所述罐体一侧的第一排气支路与第二排气支路,所述第一排气支路与所述第二排气支路远离所述罐体的一侧并合与排空口截止阀的一端串联连接,所述排空口截止阀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上补水口球阀与所述上补水口截止阀之间;

10.一种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5所述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方法包括充装工序和卸料工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包括水平安装在半挂车底架上的罐体,所述罐体内适于盛装一定量的冷却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充装管路包括通过第一管道依次连通且均位于所述罐体外部的第一电动球阀、第一止回阀和第一进气口球阀,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蒸汽源连通,且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球阀一侧的部分所述第一管道穿过所述罐体与所述盘管的进气口连通,以将蒸汽输送到所述盘管内并与所述罐体内的冷却水发生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管路包括通过第二管道依次串联连通的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电动球阀、第三电动球阀、第一出气口球阀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管道靠近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罐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管道靠近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一端适于与所述卸料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监测管路包括安装在所述罐体一侧的上液位计截止阀与下液位计截止阀、第一液位计、第一液位计排污阀和第二液位计,所述上液位计截止阀在和所述第一液位计串联连接后与所述下液位计截止阀并联连接,然后依次与所述第一液位计排污阀和所述第二液位计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半挂车用智能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鹏左洪洲和更更何宗耀周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