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
技术介绍
1、良好的耕层质量为农业播种提供优质苗床,播种深度是影响种子出苗的重要参数。黏重土壤的黏结性强、土壤团粒大,耕作时土块不易散碎,适耕性较差。传统的播种工艺中,使用旋耕播种复合作业机进行播种,旋耕播种复合作业机包括播种机架,播种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播种箱,播种箱下侧排布有若干排种器,旋耕播种复合作业机中的旋耕部分多采用单轴旋耕,对黏重土壤进行旋耕,其对黏重土壤的粉碎程度不够,导致耕作层土块较大,耕作层中的大土块易架空并形成空隙,播种时种子籽粒会无规则分布于整个耕作层中(一般0~12 cm),难以实现控深播种,后期将严重影响作物出苗率,因此在耕种时需要加大播种量来提供出苗率,从而增加了农资成本;另外,其只能固定播种行距下的播种,无法适应不同播种行距的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播种工艺无法实现控深播种,播种时种子籽粒无规则分布于耕作层中。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能根据播种行距调节开沟环的位置,适应不同播种行距的作业要求,另外将旋耕后的土块进一步粉碎排入田地,为开沟环开沟时提供稳定的开沟平面,实现控深播种,提高作物出苗质量。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播种使用到的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机架,所述播种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播种箱,所述播种机架前端的
4、先根据播种行距要求调节相邻开沟环间的距离;
5、行走装置行走至田地初始作业位,将旋耕施肥复合作业装置降下,旋耕施肥复合作业装置上设有若干位置可调的混肥施肥区,播种装置降下,根据播种行距调节混肥施肥区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调节结束后,使用旋耕施肥复合作业装置旋耕田地,旋耕后的土块向后抛出对其进行粉碎,混肥施肥区内的土块经过粉碎和肥料混合,混合在一起的细土和肥料一起排到田地上,实现条施混合肥,相邻混肥施肥区之间排出粉碎后的细土到田地上;
6、同时排种器动作,经排种器向下排出的种子经排种管排出的种子落到混肥施肥区在左右方向上一侧的田地上。
7、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播种装置还包括种沟位置调节组件,所述种沟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播种机架上的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以及若干和开沟环一一对应的种沟位置调节块,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在开沟环后侧和排肥管间,所述种沟位置调节块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板,开沟环被限制在对应的两个限位板间,开沟环绕着种沟位置调节块下缘转动,所述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上连接有种沟位置调节驱动杆,所述种沟位置调节驱动杆远离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的一端铰接第一剪叉结构的一端,第一剪叉结构的一端和最右端的种沟位置调节块远离对应开沟环的一端铰接,第一剪叉结构的另一端和最左端的种沟位置调节块远离对应开沟环的一端铰接,种沟位置调节驱动杆移动时,在第一剪叉结构的作用下,各个种沟位置调节块间的距离变大或变小,调节结束后,每相邻两个种沟位置调节块间的距离均相同。
8、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种沟位置调节块后侧固定有排种连接板,所述排种连接板后侧滑动连接在播种机架上,所述排种连接板上开有刚好让排种管向下穿过的连接孔,排种管的下端穿过连接孔向下伸出排种连接板外。
9、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耕施肥复合作业装置包括复合作业机架,所述复合作业机架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立杆,播种机架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立杆,所述前立杆的后端铰接有升降驱动器,所述升降驱动器上连接有向后倾斜伸出且能做往复直线运动的升降杆,所述前立杆和后立杆间铰接有两个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摆动杆,所述升降杆的后端铰接在上面的摆动杆上端。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先根据播种行距要求调节相邻开沟环间的距离的具体步骤为,
11、若需要缩小播种行距,控制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动作,使种沟位置调节驱动杆缩回,当相邻两个种沟位置调节块间的距离调节至需要的间距时,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停止动作;
12、若需要加大播种行距,控制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反向动作,使种沟位置调节驱动杆向右伸出,当相邻两个种沟位置调节块间的距离调节至需要的间距时,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停止动作。
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使播种装置降下的步骤具体为,
14、控制两个升降驱动器动作,升降杆向后不断伸出,升降杆将摆动杆压下,摆动杆带动播种机架下降,当镇压轮和田地接触时,升降驱动器停止动作。
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耕施肥复合作业装置还包括旋耕组件,所述旋耕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复合作业机架前端的旋耕刀轴,所述旋耕刀轴上排布有若干旋耕刀。
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耕施肥复合作业装置还包括混肥施肥组件,所述混肥施肥组件包括在旋耕刀轴后方且固定连接在复合作业机架上的具有朝上开口的混肥排土壳体,开口下侧的混肥排土壳体上排布有若干碎土定刀,轴向方向上相邻的两把碎土定刀间具有碎土间距,所述混肥排土壳体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转动板,两个转动板间还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排布有若干和碎土间距一一对应的碎土动刀,碎土动刀能刚好插进对应的碎土间距内,复合作业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施肥箱,所述施肥箱下侧排布有若干和排种管一一对应的排肥管,所述排肥管和对应的排种管在左右方向上错开设置,排肥管的下端伸进混肥排土壳体内。
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混肥施肥组件还包括若干和排肥管一一对应的混肥单元,所述混肥单元包括滑动连接在混肥排土壳体后端上侧的混肥滑块和固定连接在混肥排土壳体后部上侧和复合作业机架上的施肥位置调节驱动器,所述开口后方的混肥排土壳体上开有移动槽,混肥滑块伸进移动槽内一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朝下的一侧开有插接沉槽,连接板刚好经插接沉槽插接有套接在传动轴上的混肥挡板,混肥挡板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混肥挡板上开有让碎土动刀和连接轴穿过的贯穿槽,所述施肥位置调节驱动器上连接有朝右伸出且能在左右方向上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施肥位置调节驱动杆,所述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播种使用到的播种装置(200)包括播种机架(202),所述播种机架(202)上固定连接有播种箱(201),所述播种机架(202)前端的下部转动连接有镇压轮,所述镇压轮上设有两组开沟组件,两组开沟组件之间具有理沟间隙(X),两组开沟组件包括连接在镇压轮外周的若干开沟环(206),所述理沟间隙(X)左右两侧的播种箱(201)下侧分别排布有若干和开沟环(206)一一对应的排种器(203);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环(206)的轴向位置可调,排种器(203)下侧固定连接有软质排种管(204),所述排种管(204)下部所在的轴向位置和开沟环(206)的位置对应;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装置(200)还包括种沟位置调节组件(205),所述种沟位置调节组件(205)包括固定连接在播种机架(202)上的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205e)以及若干和开沟环(206)一一对应的种沟位置调节块(205a),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205e)在开沟环(206)后侧和排肥管(102)间,所述种沟位置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沟位置调节块(205a)后侧固定有排种连接板(111b-3),所述排种连接板(111b-3)后侧滑动连接在播种机架(202)上,所述排种连接板(111b-3)上开有刚好让排种管(204)向下穿过的连接孔,排种管(204)的下端穿过连接孔向下伸出排种连接板(111b-3)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施肥复合作业装置(100)包括复合作业机架(107),所述复合作业机架(107)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立杆(305),播种机架(202)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立杆(301),所述前立杆(305)的后端铰接有升降驱动器(304),所述升降驱动器(304)上连接有向后倾斜伸出且能做往复直线运动的升降杆(302),所述前立杆(305)和后立杆(301)间铰接有两个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摆动杆(303),所述升降杆(302)的后端铰接在上面的摆动杆(303)上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根据播种行距要求调节相邻开沟环(206)间的距离的具体步骤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播种装置(200)降下的步骤具体为,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施肥复合作业装置(100)还包括旋耕组件(104),所述旋耕组件(104)包括转动连接在复合作业机架(107)前端的旋耕刀轴(104b),所述旋耕刀轴(104b)上排布有若干旋耕刀(104a)。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施肥复合作业装置(100)还包括混肥施肥组件(111),所述混肥施肥组件(111)包括在旋耕刀轴(104b)后方且固定连接在复合作业机架(107)上的具有朝上开口(111a-1)的混肥排土壳体(111a),开口(111a-1)下侧的混肥排土壳体(111a)上排布有若干碎土定刀(111d),轴向方向上相邻的两把碎土定刀(111d)间具有碎土间距(M),所述混肥排土壳体(111a)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传动轴(111c),所述传动轴(111c)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转动板(111e),两个转动板(111e)间还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连接轴(111f),所述连接轴(111f)上排布有若干和碎土间距(M)一一对应的碎土动刀(111g),碎土动刀(111g)能刚好插进对应的碎土间距(M)内,复合作业机架(107)上端固定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播种使用到的播种装置(200)包括播种机架(202),所述播种机架(202)上固定连接有播种箱(201),所述播种机架(202)前端的下部转动连接有镇压轮,所述镇压轮上设有两组开沟组件,两组开沟组件之间具有理沟间隙(x),两组开沟组件包括连接在镇压轮外周的若干开沟环(206),所述理沟间隙(x)左右两侧的播种箱(201)下侧分别排布有若干和开沟环(206)一一对应的排种器(203);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环(206)的轴向位置可调,排种器(203)下侧固定连接有软质排种管(204),所述排种管(204)下部所在的轴向位置和开沟环(206)的位置对应;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装置(200)还包括种沟位置调节组件(205),所述种沟位置调节组件(205)包括固定连接在播种机架(202)上的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205e)以及若干和开沟环(206)一一对应的种沟位置调节块(205a),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205e)在开沟环(206)后侧和排肥管(102)间,所述种沟位置调节块(205a)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限位板(205a-1),开沟环(206)被限制在对应的两个限位板(205a-1)间,开沟环(206)绕着种沟位置调节块(205a)下缘转动,所述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205e)上连接有种沟位置调节驱动杆(205g),所述种沟位置调节驱动杆(205g)远离种沟位置调节驱动器(205e)的一端铰接第一剪叉结构的一端,第一剪叉结构的一端和最右端的种沟位置调节块(205a)远离对应开沟环(206)的一端铰接,第一剪叉结构的另一端和最左端的种沟位置调节块(205a)远离对应开沟环(206)的一端铰接,种沟位置调节驱动杆(205g)移动时,在第一剪叉结构的作用下,各个种沟位置调节块(205a)间的距离变大或变小,调节结束后,每相邻两个种沟位置调节块(205a)间的距离均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沟位置调节块(205a)后侧固定有排种连接板(111b-3),所述排种连接板(111b-3)后侧滑动连接在播种机架(202)上,所述排种连接板(111b-3)上开有刚好让排种管(204)向下穿过的连接孔,排种管(204)的下端穿过连接孔向下伸出排种连接板(111b-3)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施肥复合作业装置(100)包括复合作业机架(107),所述复合作业机架(107)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立杆(305),播种机架(202)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后立杆(301),所述前立杆(305)的后端铰接有升降驱动器(304),所述升降驱动器(304)上连接有向后倾斜伸出且能做往复直线运动的升降杆(302),所述前立杆(305)和后立杆(301)间铰接有两个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的摆动杆(303),所述升降杆(302)的后端铰接在上面的摆动杆(303)上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根据播种行距要求调节相邻开沟环(206)间的距离的具体步骤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黏重土壤作业的播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播种装置(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小波,丁杰源,张洪程,霍中洋,张瑞宏,邢志鹏,胡群,单翔,史扬杰,张书豪,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