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电池。
技术介绍
1、现有电池安装通常需要将电芯放置于壳体组件中,将电芯的极耳焊接于盖板上,再将盖板与壳体组件焊接封闭。在实际焊接时,需要将盖板与壳体组件呈一定角度翻转以露出焊接面,进行极耳焊接,焊接后再次将盖板翻转,以覆盖壳体组件的开口并焊接封闭。该种焊接方式需要预留较长的极耳,以满足盖板的翻转需求,然而极耳的长度越长,其短路风险越高,同时壳体组件内需要为极耳预留较大的空间,导致能量密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电池,以解决因盖板翻转空间大而导致的电池能量密度较低的问题。
2、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和盖板组件,所述壳体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盖板组件用于封闭所述开口;
3、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极柱块,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极柱块嵌入在所述安装孔内;
4、所述极柱块包括第二盖板、绝缘层和极柱,所述第二盖板搭接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极柱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极柱之间。
5、可选地,所述安装孔为阶梯孔;
6、所述第二盖板的外缘搭接在所述阶梯孔的台阶上;或者,所述第二盖板的外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搭接在所述阶梯孔的台阶上。
7、可选地,所述安装孔外壁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盖板的外缘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朝
8、可选地,所述第二盖板焊接在所述第一盖板上。
9、可选地,所述极柱块还包括极柱连接片,所述极柱连接片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极柱连接,所述极柱连接片用于连接极耳。
10、可选地,所述极柱块还包括极柱板,所述极柱板设置在所述极柱背离所述极柱连接片的一侧;所述极柱板上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极柱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极柱板连接。
11、可选地,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所述绝缘部套设在所述极柱上;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绝缘部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极柱板之间。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不低于两个;所述极柱的数量与第一通孔的数量相同,所述极柱一一对应的插入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和如上述的壳体组件,所述电芯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技术提供的壳体组件及电池中,通过将传统盖板结构拆分为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与现有的电芯盖板结构相比,本技术的盖板组件在进行极耳焊接操作时,第一盖板可以预先焊接,仅需翻转面积较小的极柱块即可,而面积较小的极柱块所需的翻转空间远小于第一盖板所需的翻转空间,因此只需为极耳预留较小的空间即可,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由于第二盖板搭接在所述安装孔上,能够增加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的接触面,提升第二盖板密封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盖板组件,所述壳体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盖板组件用于封闭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外壁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盖板的外缘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朝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电芯位于所述壳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盖板组件,所述壳体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盖板组件用于封闭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外壁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第二盖板的外缘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朝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健良,张炘,张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