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具,具体来说,是一种变水层拖网用水动力升力帆。
技术介绍
1、在海洋渔业中,中层拖网是主要的作业方式之一,在二十世纪80年代起,我国陆续引进了20余艘3000gt以上大型远洋拖网加工船,赴白令海、鄂霍克次海、新西兰、毛里塔尼亚、纳米比亚和智利外海等海域捕捞鳕鱼、竹荚鱼、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网具大多采用绳索四片式拖网。拖网的水平扩张主要是指拖网袖端间距,其主要用钢性网板来实现;拖网的垂直扩张是指网口高度,其浮力使用硬塑料静浮力浮子,沉力采用沉降率大的材质在拖曳中实现网口的垂直扩张。
2、目前,中层拖网作业时,将浮子用浮子排的形式设置在浮子纲的中部,在拖网生产中需对网具浮沉力作调整,尤其是浮力的调整,即通过增减静浮力的方法,调整网具的作业水层和网具的垂直扩张。静浮力的调整既费时又麻烦,静浮子浮力还受到耐压水深的限制和延长放网时间,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受作业水深制约及沉降速度快的变水层拖网水动力升力帆,替代现有静浮力浮子,提高捕捞生产效率。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水层拖网用水动力升力帆,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连接于拖网前端上侧的帆布体;
3、基于侧向视角观察,所述帆布体呈v形,并朝向拖网前端开口的方向张开;
4、所述帆布体前端上边连接有浮体结构;
5、所述帆布体下部连接于拖网前端上侧,所述帆布体下部开设有贯通的下开口,所述下开口用于贯通水流,使帆布体在
6、进一步地,所述帆布体连接有多根绳体,所述绳体两端分别连接帆布体前端的上下边,以使帆布体以预设的角度张开。
7、进一步地,所述下开口处于帆布体下部中央。
8、进一步地,所述帆布体前端上边的浮体结构设为浮球纲,所述浮球纲具有若干沿帆布体前端上边的边长方向排布的浮球体。
9、进一步地,所述帆布体连接有用于加固的高强度涤纶织带。
10、进一步地,所述帆布体的表面固定附着有硅胶涂层。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2、使得升力帆在不同的拖速条件下产生水动力效能,从而确保拖网的垂直扩张性能,不受作业水深的制约,沉降速度快,可以很好地替代现有的静浮力浮子,提高捕捞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水层拖网用水动力升力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连接于拖网(2)前端上侧的帆布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水层拖网用水动力升力帆,其特征在于,所述帆布体(1)连接有多根绳体(4),所述绳体(4)两端分别连接帆布体(1)前端的上下边,以使帆布体(1)以预设的角度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水层拖网用水动力升力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开口(11)处于帆布体(1)下部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水层拖网用水动力升力帆,其特征在于,所述帆布体(1)前端上边的浮体结构设为浮球纲(3),所述浮球纲(3)具有若干沿帆布体(1)前端上边的边长方向排布的浮球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水层拖网用水动力升力帆,其特征在于,所述帆布体(1)连接有用于加固的高强度涤纶织带(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水层拖网用水动力升力帆,其特征在于,所述帆布体(1)的表面固定附着有硅胶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水层拖网用水动力升力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连接于拖网(2)前端上侧的帆布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水层拖网用水动力升力帆,其特征在于,所述帆布体(1)连接有多根绳体(4),所述绳体(4)两端分别连接帆布体(1)前端的上下边,以使帆布体(1)以预设的角度张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水层拖网用水动力升力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开口(11)处于帆布体(1)下部中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禹,马硕,郁岳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