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减振道床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减振道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4545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道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规划好的地面布设钢筋网,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垫层;步骤2:在垫层上表面设置轮廓线,将两条隔振垫分别粘贴在所述轮廓线之间;步骤3:在两条隔振垫之间铺设泡沫板,在两条隔振垫外侧分别铺设两条复合板;复合板由上层泡沫板、中间层刚性板和下层泡沫板相互粘接而成;步骤4:采用支架将轨排支撑固定在所述两条隔振垫正上方后,沿两条复合板外侧支设模板形成道床模腔,并使所述轨排下部位于道床模腔中,然后在道床模腔中布设钢筋网;步骤5:向道床模腔中浇筑混凝土形成道床,在所述混凝土凝固到设计强度后,将所述支架、模板以及两条复合板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条状隔振垫两侧填充的竹胶板和泡沫板进行拆除,从而使隔振垫道床更快的达到预设的固有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现浇减振道床,尤其涉及一种减振道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道床隔振垫是一种道床板减振降噪方式,其铺设于道床板与路基之间,通过与道床板构成一个庞大的质量弹簧系统,将轮轨的振动转化为道床板的动能和隔振垫的内能,起到有效减振降噪效果。近几年道床隔振垫由于具有安装方便、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型的减振降噪措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目前,隔振垫道床现浇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泡沫板填充在隔振垫之间及两侧,用于在浇筑道床时将混凝土与下面的垫层隔离,防止混凝土道床与垫层固结在一起,导致隔振垫失去减振作用。后续在道床工作过程中逐渐将泡沫板压溃使其失效,使隔振垫完全发挥减振作用,但泡沫板压溃使其失效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隔振垫道床不能达到预设的固有频率,从而对减振效果造成影响,需要道床工作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将泡沫板压溃失效使隔振垫道床达到预设的固有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道床施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减振道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在规划好的地面布设钢筋网,并浇筑混凝土形成垫层;

4、步骤2:在所述垫层上表面左右两侧顺线路方向对称设置两对四条隔振垫轮廓线,然后将两条隔振垫分别粘贴在所述轮廓线之间;

5、步骤3:在所述两条隔振垫之间铺设泡沫板,在所述两条隔振垫外侧分别铺设两条复合板;所述复合板由上层泡沫板、中间层刚性板和下层泡沫板相互粘接而成,并在上层泡沫板上表面涂刷脱模剂;

6、步骤4:采用支架将轨排支撑固定在所述两条隔振垫正上方后,沿两条复合板外侧支设模板形成道床模腔,并使所述轨排下部位于道床模腔中,然后在道床模腔中布设钢筋网;

7、步骤5:向道床模腔中浇筑混凝土形成道床,在所述混凝土凝固到设计强度后,将所述支架、模板以及两条复合板拆除,减振道床施工完成。

8、在步骤3中,所述泡沫板粘接在所述垫层上表面。

9、在步骤3中,所述刚性板为竹胶板。

10、在步骤3中,所述泡沫板(5)、复合板(6)的厚度与隔振垫(4)的厚度一致。

11、在步骤5中,两条复合板拆除时,先拆除中间层刚性板,然后再拆除上层泡沫板和下层泡沫板。

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条状隔振垫两侧填充具有一定刚度的复合板,并在减振道床施工完成将该复合板拆除,从而使隔振垫道床更快的达到预设的固有频率,更好的发挥其减振降噪作用。

14、2.本专利技术复合板采用上下两层泡沫板和夹持在中间的竹胶板构成,通过将竹胶板拉出,即可将上下两层泡沫板带出,解决了泡沫板一扯就断,不易完全拆除的问题。

15、3.本专利技术中间层刚性板采用竹胶板,不但成本低,而且拆除后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道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道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泡沫板(5)粘接在所述垫层(1)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道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刚性板(6-2)为竹胶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道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泡沫板(5)、复合板(6)的厚度与隔振垫(4)的厚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道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两条复合板(6)拆除时,先拆除中间层刚性板(6-2),然后再拆除上层泡沫板(6-1)和下层泡沫板(6-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道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道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泡沫板(5)粘接在所述垫层(1)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道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刚性板(6-2)为竹胶板。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琪陈刚刘娟娟李强李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