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装和止血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拆卸止血带的作战服。
技术介绍
1、止血带是火线救援的重要急救用具。现有的止血带大多需要战士独立携带,在出现伤情需要紧急止血时需要取出止血带,将其套设在伤处的近心端,然后进行加压止血,操作步骤较为繁琐,不便于快速紧急止血。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cn212325559u公开了一种与止血带结合的作战服,通过在服装的指定位置设置止血带,完成止血带对于肢体的预缠绕,如果发生伤情,可以快速进行加压止血。但是其存在如下问题:1.止血带带有绞棒,且止血位置设置在靠近关节处,绞棒会严重影响战士四肢的活动度,影响战士行动的灵活性;2.止血带与作战服固定连接,无法拆卸;当日常训练没有受伤风险时,无法将止血带拆下,同时止血带的设计也不便于训练后作战服的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拆卸止血带的作战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可拆卸止血带的作战服,所述作战服在衣袖上段及裤腿上段设有止血单元;
3、所述止血单元包括止血带和止血带固定部,所述止血带固定部设于衣袖或裤腿上,所述止血带与止血带固定部可拆卸连接;
4、所述止血带包括带体和固定扣,所述固定扣设于带体一端,所述带体的内侧面设有魔术贴,所述带体的外侧面设有加压带;
5、所述止血带固定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嵌入口和第二魔术贴,所述嵌入口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和夹层,所述夹层对应固定带位置设有固定
6、作为改进,所述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相互配合,所述魔术贴采用勾面设计,所述第二魔术贴采用毛面设计。
7、作为改进,所述止血带远离固定扣一端设有引导孔。
8、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扣为日字扣。
9、作为改进,所述止血带宽度为4cm。
10、作为改进,设于上肢位置的所述止血带长度为40cm,设于下肢位置的所述止血带长度为70cm。
1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2、1.本技术中的止血带与作战服采用可拆卸连接,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止血带拆除,避免止血带的损耗,同时便于作战服的清洗。当后续训练或任务存在一定危险性,有受伤风险时,可以提前将止血带佩戴在对应位置,当出现受伤状况时,可以快速进行止血。
13、2.本技术在佩戴时可以通过嵌入孔嵌设在衣袖或裤腿上,然后通过魔术贴粘贴固定即可,佩戴方便;同时止血带上不单独设立绞棒,在佩戴的过程中不会影响人员的正常活动。当出现受伤状况时,将止血带从魔术贴上撕开,再使用日字扣进行绑紧固定。同时,使用绞棒穿过加压带,进一步旋转加压后,将绞棒两端分别插入固定带和固定孔中完成加压止血。
14、3.本技术可以在伤员受伤后第一时间进行止血,有效节约止血时间,同时止血时可以不用抬动伤员的伤肢,减轻伤员痛苦。本技术可以与作战服紧密结合,有效减少单兵携带止血器材的空间。本技术可以缓解火线救治出现大批伤员时,止血器材不足的状况。
15、4.本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火线救护阶段肢体损伤伤员的自行完成止血的难度,延长火线下伤员存活时间,提高其接受到下一级治疗的概率,降低死亡率,从而达到提升战争潜力,最终促进战争制胜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止血带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作战服在衣袖上段及裤腿上段设有止血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止血带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相互配合,所述魔术贴采用勾面设计,所述第二魔术贴采用毛面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止血带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带远离固定扣一端设有引导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止血带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为日字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止血带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带宽度为4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止血带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设于上肢位置的所述止血带长度为40cm,设于下肢位置的所述止血带长度为7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止血带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作战服在衣袖上段及裤腿上段设有止血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止血带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相互配合,所述魔术贴采用勾面设计,所述第二魔术贴采用毛面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止血带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带远离固定扣一端设有引导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