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涉及连接端子的,尤其是一种至少可以同时连接两根导线的连接端子。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连接端子被广泛用于连接两根或多根导线,以便在电路中传输电流,实现接线通电的良好接驳功能。然而,传统的连接端子往往只能与单个连接端子配合使用,多个连接端子之间使用辅助工具才能完成导线与导线的安装,且组装不便,同时存在着导线连接不牢固,易脱落,接线操作复杂,以及不能重复使用等问题。因此,现有的连接端子的结构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连接至少两个连接端子,方便地组成一个多口连接端子并排使用,组装方便的连接端子。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端子,具有连接稳定性好、锁线方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3、一种连接端子,包括壳体和锁线装置,所述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压盖与底座,所述压盖包括压盖端部和压盖侧壁;所述压盖侧壁的一侧壁设有第一结合部,所述压盖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相匹配的第二结合部,所述壳体的第一结合部或者第二结合部被构造成与另一所述连接端子壳体的所述第二结合部或者所述第一结合部可拆卸地结合,从而将所述壳体与另一所述连接端子壳体并列连接在一起;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对置的第一导线进线口,所述锁线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以连接至少两根导线。
4、所述第一结合部为燕尾槽,所说第二结合部为与燕尾槽配合使用的燕尾扣。
5、所述燕尾槽和燕尾扣沿压盖侧壁高度方
6、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导线插线孔,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用以容置所述锁线装置的腔体,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底板与设置在所述底板短边两端的底座端壁,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设置在所述底座端壁上,所述导线插线孔贯通于所述底座端壁,从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表面向所述腔体方向延伸。
7、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所述底板两侧设有与所述底板端壁连接且向上延伸的所述底座侧壁,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腔体贯通的底座开口,所述锁线装置通过所述底座开口安装于所述底座的所述腔体内,所述导线插线孔包括用于固定锁线装置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所述第一部段设于所述底座端壁上并贯穿所述底座端壁的壁,所述第二部段伸入所述腔体内。
8、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所述第二部段向所述腔体方向延伸有靠近所述第一部段的抵接块和与所述抵接块相连的导向块。
9、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所述抵接块与所述底座开口形成至少一个限位凸台,以用来抵接所述锁线装置。
10、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所述底座侧壁与所述导向块之间设有用以安装锁线装置的所述第一夹槽。
11、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所述底座腔体还包括相对置的第二部段之间形成的第二夹槽,用以放置所述锁线装置。
12、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所述导向块包括导向槽和第二导线进线口,所述第二导线进线口位于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抵接块连接处,所述第二导线进线口小于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
13、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所述压盖包括压盖本体和限位凸筋,所述压盖本体的下表面与所述锁线装置对应位置设有所述限位凸筋,所述锁线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被限位凸筋限位。
14、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所述限位凸筋包括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一限位凸筋和所述第二限位凸筋整体呈“[”状,开口朝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方向。
15、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所述第一限位凸筋包括第一限位端壁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端壁两侧连接的向下延伸的第一限位侧壁;所述第二限位凸筋包括所述第二限位端壁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限位端壁两侧连接的向下延伸的第二限位侧壁。
16、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所述第一限位凸筋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端壁上向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延伸的第一导向臂;所述第二限位凸筋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限位端壁上向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延伸的第二导向臂。
17、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所述第一限位侧壁、第二限位侧壁分别与所述压盖侧壁形成第二限位槽。
18、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凸筋之间形成贯穿压盖的压盖测试孔,或者,所述压盖测试孔设置于限位凸筋上。
19、根据上述的连接端子,第一限位端壁和第二限位端壁之间形成贯穿压盖的压盖测试孔。
2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连接端子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可配合使用的压盖和底座,可以同时连接至少两个连接端子,同时无需额外零件即可将导线插入连接端子并保持连通状态,同时可以方便地组成一个多口连接端子并排使用,做到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端子,包括壳体和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压盖与底座,所述压盖包括压盖端部和压盖侧壁;所述压盖侧壁的一侧壁设有第一结合部,所述压盖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相匹配的第二结合部,所述壳体的第一结合部或者第二结合部被构造成与另一所述连接端子壳体的所述第二结合部或者所述第一结合部可拆卸地结合,从而将所述壳体与另一所述连接端子壳体并列连接在一起;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对置的第一导线进线口,所述锁线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以连接至少两根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为燕尾槽,所述第二结合部为与燕尾槽配合使用的燕尾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和燕尾扣沿压盖侧壁高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导线插线孔,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用以容置所述锁线装置的腔体,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底板与设置在所述底板短边两端的底座端壁,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设置在所述底座端壁上,所述导线插线孔贯通于所述底座端壁,从所述第一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侧设有与所述底板端壁连接且向上延伸的所述底座侧壁,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腔体贯通的底座开口,所述锁线装置通过所述底座开口安装于所述底座的所述腔体内,所述导线插线孔包括用于固定锁线装置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所述第一部段设于所述底座端壁上并贯穿所述底座端壁的壁,所述第二部段伸入所述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段向所述腔体方向延伸有靠近所述第一部段的抵接块和与所述抵接块相连的导向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与所述底座开口形成至少一个限位凸台,以用来抵接所述锁线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侧壁与所述导向块之间设有用以安装锁线装置的第一夹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腔体还包括相对置的第二部段之间形成的第二夹槽,用以放置所述锁线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包括导向槽和第二导线进线口,所述第二导线进线口位于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抵接块连接处,所述第二导线进线口小于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包括压盖本体和限位凸筋,所述压盖本体的下表面与所述锁线装置对应位置设有所述限位凸筋,所述锁线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被限位凸筋限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筋包括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一限位凸筋和所述第二限位凸筋整体呈“[”状,开口朝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筋包括第一限位端壁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端壁两侧连接的向下延伸的第一限位侧壁;所述第二限位凸筋包括第二限位端壁以及设于第二限位端壁两侧连接的向下延伸的第二限位侧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筋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限位端壁上向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延伸的第一导向臂;所述第二限位凸筋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限位端壁上向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延伸的第二导向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侧壁、第二限位侧壁分别与所述压盖侧壁形成第二限位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凸筋和第二限位凸筋之间形成贯穿压盖的压盖测试孔,或者,所述压盖测试孔设置于限位凸筋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端壁和第二限位端壁之间形成贯穿压盖的压盖测试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端子,包括壳体和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压盖与底座,所述压盖包括压盖端部和压盖侧壁;所述压盖侧壁的一侧壁设有第一结合部,所述压盖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相匹配的第二结合部,所述壳体的第一结合部或者第二结合部被构造成与另一所述连接端子壳体的所述第二结合部或者所述第一结合部可拆卸地结合,从而将所述壳体与另一所述连接端子壳体并列连接在一起;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对置的第一导线进线口,所述锁线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以连接至少两根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为燕尾槽,所述第二结合部为与燕尾槽配合使用的燕尾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和燕尾扣沿压盖侧壁高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导线插线孔,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用以容置所述锁线装置的腔体,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底板与设置在所述底板短边两端的底座端壁,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设置在所述底座端壁上,所述导线插线孔贯通于所述底座端壁,从所述第一导线进线口表面向所述腔体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侧设有与所述底板端壁连接且向上延伸的所述底座侧壁,所述底座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腔体贯通的底座开口,所述锁线装置通过所述底座开口安装于所述底座的所述腔体内,所述导线插线孔包括用于固定锁线装置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所述第一部段设于所述底座端壁上并贯穿所述底座端壁的壁,所述第二部段伸入所述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段向所述腔体方向延伸有靠近所述第一部段的抵接块和与所述抵接块相连的导向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与所述底座开口形成至少一个限位凸台,以用来抵接所述锁线装置。
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小坡,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创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