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煤矿井下静压水增压给单体支柱补液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煤矿井下自然压力的静压水,给本装置供水,不用电源和风压,就能将煤矿井下水增压到20mpa 以上,并能够自动配比乳化液给单体支柱增压补液的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煤矿井下掘进面开采的主要支护方式还是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这就需要配备给单体液压支柱补液的设备,目前这种设备有两种:一种是电动型乳化液泵,一种是气动型乳化液泵;电动型乳化液泵是通过电机驱动增压泵把井下1.5mpa静压水增压至20mpa,外置乳化液配比箱,体积大,重量大,需要电源,易带来电器安全隐患;气动型乳化液泵,是通过气动马达驱动增压泵把井下1.5mpa静压水增压至20mpa,外置乳化液配比箱,体积大、重量大,当风压低于0.5mpa时,增压效果达不到20mpa压力要求,易带来支护安全隐患;这两种增压泵在矮小狭窄的掘进面很难移动,难以达到跟进掘进面开采,给液压支柱补液的效果;但是,现在还没有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易移动、跟进掘进面开采,不用电和风压做动力,直接利用井下1.5mpa的静压水做动力,将静压水升至20mpa,并能自动配比乳化液,给单体液压支柱补液的装置来解决这样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煤矿井下掘进面开采的主要支护方式还是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这就需要配备给单体液压支柱补液的设备,目前这种设备有两种:一种是电动型乳化液泵,一种是气动型乳化液泵;电动型乳化液泵是通过电机驱动增压泵把井下1.5mpa静压水增压至20mpa,外置乳化液配比
2、本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利用煤矿井下静压水增压给单体支柱补液的装置,包括主机底座1,主机外壳2,安全调压阀3,法兰盘4,固定螺栓5,自动配比阀6,乳化油箱7,出液压力表8,进液压力表9,油箱盖10,进液压力表胶管11,进液k型接头12,闸阀13,过滤器14,进液胶管15,液压增压泵16,活塞17,换向阀芯18,缸筒19,柱塞杆20,高压水封21,高压液腔22,单向阀23,盖板24,高压出液接头25,高压出液胶管26,高压出液k型接头27;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20安装在活塞17右侧,换向阀芯18安装在活塞17中,活塞17安装在缸筒19中,缸筒19安装在液压增压泵16中;所述单向阀23安装在液压增压泵16上侧用盖板24压紧,安全调压阀3安装在盖板24左侧,高压出液接头25拧紧于盖板24上侧;所述自动配比阀6安装在液压增压泵16上侧,法兰盘4与乳化油箱7焊接,油箱盖10拧紧与乳化油箱7上端,法兰盘4压紧自动配比阀6,再用固定螺栓5与主机底座1拧紧;所述出液压力表8、进液压力表9分别安装在主机外壳2前侧,分别用进液压力表胶管11、高压出液胶管26连接,进液压力表胶管11与自动配比阀6进水孔连接,高压出液胶管26与盖板24后侧连接;所述进液k型接头12、闸阀13、过滤器14通过进液胶管15连接与一体,再连接到自动配比阀6进液孔,高压出液k型接头27与高压出液胶管26连接,组成一种利用煤矿井下静压水增压给单体支柱补液的装置。
4、为进一步达到方便控制操作目的,液压增压泵16上面安装了自动配比阀6、乳化油箱7,以确保增压过程中的乳化液自动配比。
5、本技术与现有的除锈机有如下优点:
6、1.具有不用电源和风压便能增压补液功能:主机底座1上面安装了液压增压泵16,直接利用煤矿井下的静压水给单体液压支柱增压补液。
7、2.具有乳化液自动配比,功能:液压增压泵16上面安装了自动配比阀6,在乳化油箱7中加入乳化油,高压出液胶管26中便能排出乳化液给高压出液k型接头27,再给单体液压支柱补液。
8、3.压力对比功能:主机外壳2中安装了进液压力表9、出液压力表8,能直观对比进液静压水压力和出液高压水压力,当观察到出液压力表8大于20mpa时,调整安全调压阀3,使其达到所需压力。
9、结构简单:一种利用煤矿井下静压水增压给单体支柱补液的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规格型号齐全,安装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煤矿井下静压水增压给单体支柱补液的装置,包括主机底座(1),主机外壳(2),安全调压阀(3),法兰盘(4),固定螺栓(5),自动配比阀(6),乳化油箱(7),出液压力表(8),进液压力表(9),油箱盖(10),进液压力表胶管(11),进液K型接头(12),闸阀(13),过滤器(14),进液胶管(15),液压增压泵(16),活塞(17),换向阀芯(18),缸筒(19),柱塞杆(20),高压水封(21),高压液腔(22),单向阀(23),盖板(24),高压出液接头(25),高压出液胶管(26),高压出液K型接头(27);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20)安装在活塞(17)右侧,换向阀芯(18)安装在活塞(17)中,活塞(17)安装在缸筒(19)中,缸筒(19)安装在液压增压泵(16)中;所述单向阀(23)安装在液压增压泵(16)上侧用盖板(24)压紧,安全调压阀(3)安装在盖板(24)左侧,高压出液接头(25)拧紧于盖板(24)上侧;所述自动配比阀(6)安装在液压增压泵(16)上侧,法兰盘(4)与乳化油箱(7)焊接,油箱盖(10)拧紧与乳化油箱(7)上端,法兰盘(4)压紧自动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煤矿井下静压水增压给单体支柱补液的装置,其特征是煤矿井下≥1.5MPa静压水,经过进液K型接头(12)、闸阀(13)、过滤器(14)、进液胶管(15)进入自动配比阀(6),水与乳化油箱(7)中的乳化油自动配比后形成乳化液进入液压增压泵(16);所述活塞(17)的截面积是柱塞杆(20)截面积的16倍, 压力≥1.5MPa的乳化液推动活塞(17)向前运动,活塞(17)拖动向阀芯(18)、柱塞杆(20)向前运动,柱塞杆(20)推动高压液腔(22)中的乳化液经过盖板(24)、单向阀(23)、高压出液接头(25)、高压出液胶管(26)进入高压出液K型接头(27),形成高于进液压力15倍的高压液;当所述活塞(17)向前运动至其限位点时,换向阀芯(18)在压差的作用下将压力≥1.5MPa的乳化液换向,活塞(17)拖动换向阀芯(18)、柱塞杆(20)向后运动,使高压液腔(22)吸满乳化液,当活塞(17)向后运动至其限位点时,换向阀芯(18)在压差的作用下将压力≥1.5MPa的乳化液换向,活塞(17)拖动向阀芯(18)、柱塞杆(20)向前运动,柱塞杆(20)推动高压液腔(22)中的乳化液经过盖板(24)、单向阀(23)、高压出液接头(25)、高压出液胶管(26)进入高压出液K型接头(27),形成高于进液压力15倍的高压液;单向阀(23)不能让高压出液胶管(26)中的高压乳化液回返,这样活塞(17)拖动柱塞杆(20)在缸筒中做往返运动,不停给高压出液胶管(26)供液增压,使管中压力≥22.5MPa,起到一种利用煤矿井下静压水增压给单体支柱补液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煤矿井下静压水增压给单体支柱补液的装置,包括主机底座(1),主机外壳(2),安全调压阀(3),法兰盘(4),固定螺栓(5),自动配比阀(6),乳化油箱(7),出液压力表(8),进液压力表(9),油箱盖(10),进液压力表胶管(11),进液k型接头(12),闸阀(13),过滤器(14),进液胶管(15),液压增压泵(16),活塞(17),换向阀芯(18),缸筒(19),柱塞杆(20),高压水封(21),高压液腔(22),单向阀(23),盖板(24),高压出液接头(25),高压出液胶管(26),高压出液k型接头(27);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20)安装在活塞(17)右侧,换向阀芯(18)安装在活塞(17)中,活塞(17)安装在缸筒(19)中,缸筒(19)安装在液压增压泵(16)中;所述单向阀(23)安装在液压增压泵(16)上侧用盖板(24)压紧,安全调压阀(3)安装在盖板(24)左侧,高压出液接头(25)拧紧于盖板(24)上侧;所述自动配比阀(6)安装在液压增压泵(16)上侧,法兰盘(4)与乳化油箱(7)焊接,油箱盖(10)拧紧与乳化油箱(7)上端,法兰盘(4)压紧自动配比阀(6),再用固定螺栓(5)与主机底座(1)拧紧;所述出液压力表(8)、进液压力表(9)分别安装在主机外壳(2)前侧,分别用进液压力表胶管(11)、高压出液胶管(26)连接,进液压力表胶管(11)与自动配比阀(6)进水孔连接,高压出液胶管(26)与盖板(24)后侧连接;所述进液k型接头(12)、闸阀(13)、过滤器(14)通过进液胶管(15)连接与一体,再连接到自动配比阀(6)进液孔,高压出液k型接头(27)与高压出液胶管(26)连接,组成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艾浮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