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汽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和方法、车辆。
技术介绍
1、高原自驾游成为人们越来越流行的旅行方式,但高原反应让人途中备受煎熬,使美景没有带来美丽心情。当前,人们在高原自驾游时为了解决高原自驾游高反症状,只能携带定量式氧气瓶或便携制氧装置。现有技术中设计了可在车内提供微高压氧气的装置,包括独立分散固定在车辆厢体内的舱体,舱体通过加压器和制氧器为舱内提供加压氧气和独立氧气供应。此外,还有一种高原车载制氧装置,包括膜制氧组件和分子筛制氧组件,所述的膜制氧组件对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富集,得到的富氧空气压缩后输出至分子筛制氧组件。上述制氧设计虽然适用于车载环境,但车载空间有限,多个组件可能增加车辆的空间需求,影响车内其他功能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和方法、车辆,通过在车内将高压制氧机和空调系统集成创新,使得车辆座舱拥有合理的氧气配备,来解决高原自驾游的高反症状。
2、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所述技术方案: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包括高压制氧机、安装支架以及联合装置;其中,高压制氧机的机体通过安装支架设置在车辆的前舱部分,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横梁a1、安装横梁a2、纵向支架a3和纵向支架a4;高压制氧机的底部通过安装横梁a1和安装横梁a2进行位置固定,安装横梁a1和安装横梁a2分别通过螺接的方式前后固定在前舱
4、所述高压制氧机通过卡槽固定在安装横梁a1和安装横梁a2上,高压制氧机的氧气输出口与位于前围板处的蒸发器进气口通过联合装置结合在一起,将高压制氧机输出的氧气与空气混合,通过空调系统的风道将富含氧气的空气输送给乘客。
5、优选的,所述高压制氧机输出的氧气和空气混合后通过空调系统的风道经由仪表台和b柱及顶棚的空调出风口输送给乘客。
6、优选的,所述联合装置包括外壳体、氧气进气口、空气进气口、电磁阀、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通信控制模块以及出气口;其中氧气进气口与高压制氧机的氧气输出口连接,高浓度的氧气通过该接口输入;空气进气口与蒸发器进气口相连,空气通过该接口输入;
7、当进入制氧模式后,经通信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联合装置将会根据用户手动选择的档位或自动模式下氧气浓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电磁阀的开口开度将对应氧气比例的空气输送至座舱。
8、优选的,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氧气进气口上,能够调节从氧气进气口输入的氧气流量;第二电磁阀设置在空气进气口上,能够调节从空气进气口输入的空气流量。
9、优选的,当该车辆不在高原地区出行时,所述高压制氧机可以从安装支架上拆卸。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方法,采用上述的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1、车辆进入高原地区后,在座舱主机屏幕上选择自动或手动进入富氧模式;其中,选择自动进入富氧模式是指驾驶者佩戴有含血氧检测功能的蓝牙手环,将手环与整车座舱cdc系统连接,使座舱主机根据手环上的血氧含量输入指令给高压制氧机;手动进入富氧模式是指在屏幕点按手动选择氧气挡位进入富氧模式;
12、若选择自动进入富氧模式,整车座舱cdc检测到蓝牙手环血氧含量低于标准值时,自动开启生产相适应浓度的氧气,同时会根据血氧含量值调整高压制氧机和联合装置来控制制氧速度和流量;若选择手动进入富氧模式,则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出风口的开度来控制座舱内氧气的浓度;
13、通过联合装置将高压制氧机输出的氧气与空气混合,并通过空调系统的风道将富含氧气的空气输送给乘客。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通过在车内将高压制氧机和空调系统集成创新,使得车辆座舱拥有合理的氧气配备,解决了人们高原自驾出行的氧气不足的问题,通过结构布局、cdc控制、全方位给高原出行提供了氧气保障。
17、2、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和方法通过专用的氧气出风系统和专用的电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乘员血氧含量,并实现车内乘员定制化氧气输出以及座舱自动调节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制氧机、安装支架以及联合装置;其中,高压制氧机的机体通过安装支架设置在车辆的前舱部分,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横梁A1、安装横梁A2、纵向支架A3和纵向支架A4;高压制氧机的底部通过安装横梁A1和安装横梁A2进行位置固定,安装横梁A1和安装横梁A2分别通过螺接的方式前后固定在前舱两侧的上边梁上,纵向支架A3和纵向支架A4通过螺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安装横梁和左右两侧减震器外加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制氧机输出的氧气和空气混合后通过空调系统的风道经由仪表台和B柱及顶棚的空调出风口输送给乘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装置包括外壳体、氧气进气口、空气进气口、电磁阀、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通信控制模块以及出气口;其中氧气进气口与高压制氧机的氧气输出口连接,高浓度的氧气通过该接口输入;空气进气口与蒸发器进气口相连,空气通过该接口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车辆不在高原地区出行时,所述高压制氧机可以从安装支架上拆卸。
6.一种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制氧机、安装支架以及联合装置;其中,高压制氧机的机体通过安装支架设置在车辆的前舱部分,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横梁a1、安装横梁a2、纵向支架a3和纵向支架a4;高压制氧机的底部通过安装横梁a1和安装横梁a2进行位置固定,安装横梁a1和安装横梁a2分别通过螺接的方式前后固定在前舱两侧的上边梁上,纵向支架a3和纵向支架a4通过螺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安装横梁和左右两侧减震器外加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制氧机输出的氧气和空气混合后通过空调系统的风道经由仪表台和b柱及顶棚的空调出风口输送给乘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大流量车载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装置包括外壳体、氧气进气口、空气进气口、电磁阀、氧气浓度检测传感器、通信控制模块以及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孜,余皓,张小红,江乐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