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取景器护罩及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4258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取景器护罩及相机,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包括透明镜片,透明镜片的边缘处形成夹装部;透明镜片的夹装部用于夹装在相机取景器与取景器保护罩之间且该透明镜片用于挡在相机取景器透镜的前侧。取景器护罩包括用于安装在相机取景器上的软罩,软罩的中部设有通孔;还包括取景器的保护镜,保护镜的透明镜片的夹装部用于夹装在软罩与相机取景器之间,透明镜片用于盖住通孔且挡在相机取景器透镜的前侧。相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取景器,还包括取景器护罩,取景器护罩连接在取景器上。该取景器保护镜、取景器护罩及相机,能保护相机的取景器不与使用者手指直接接触,可有效延长取景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相机配件和相机的,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取景器护罩及相机


技术介绍

1、相机是一种用于捕捉和记录图像的设备。它通过光学透镜将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然后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最终生成数字或胶片图像。相机能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在自媒体时代扮演着记录、创作和传播的重要角色,为自媒体从业者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故事。

2、取景器护罩安装在相机的取景器的前侧,有些取景器护罩在使用时用于支撑使用者的眼眶,将眼睛和取景器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距离,提高使用者拍照和摄像过程的舒适性。此种现有技术的取景器护罩存在以下缺陷:1、下雨天拍摄时,雨水穿过取景器护罩后通过相机取景器的缝隙进入相机内部,造成内部器件的受潮发霉。同时对取景器中透镜上的镀膜层造成化学性的腐蚀,影响后期使用。2、相机背负在身上时,取景器这面会贴在身体一侧,在来回走动的过程中,相机产生的前后窜动和左右的移动均会和衣物进行接触和摩擦。产生的静电,会将灰尘及棉絮带入到取景器中。3.外挂相机时,衣物上的纽扣、拉链会穿过取景器护罩与取景器的透明产生撞击和摩擦,致使取景器破损。4.使用者在抓取相机的过程中,使用者的大拇指会穿过取景器护罩的窗口按压在取景器的透镜上,透镜上会留下指纹,使用者经常需要擦拭透镜,长此以往透镜会有所损伤,影响相机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相机取景器保护镜,该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可安装于取景器护罩上,能保护相机的取景器不与使用者手指直接接触,不与眼部睫毛接触,挡住灰尘雨水等其他杂物进入取景器中,也可防止其他物品磨损取景器的透镜,从而可有效延长取景器的使用寿命。

2、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包括透明镜片,所述的透明镜片的边缘处形成夹装部;所述的透明镜片的夹装部用于夹装在相机取景器与取景器保护罩之间且该透明镜片用于挡在相机取景器透镜的前侧。

3、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4、由于本技术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包括透明镜片,所述的透明镜片的边缘处形成夹装部;所述的透明镜片的夹装部用于夹装在相机取景器与取景器保护罩之间且该透明镜片用于挡在相机取景器透镜的前侧;这样,可有效防止灰尘雨雪等异物侵入取景器内部,也可防止其他物品磨损取景器的透镜,使用者在抓取相机时,大拇指只会触碰到取景器保护镜上,无法穿过取景器护罩的窗口与取景器的透镜相接触,避免弄脏或损伤取景器的透镜,可有效延长取景器的透镜的使用寿命。

5、作为改进,所述的透明镜片的夹装部的背面设有丝印层。采用此种结构后,使得夹装部的区域比较明显。

6、作为改进,所述的丝印层的背面设有背胶层。采用此种结构后,采用此种结构后,组装取景器保护镜时,可以先通过背胶层将透明镜片贴在相机取景器上,然后再安装取景器保护罩,安装更加方便。丝印层也可以遮挡背胶层。

7、作为改进,所述的丝印层为环状。

8、作为改进,所述的透明镜片上设有镂空部,所述的镂空部的位置与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上的传感器的位置相对应。采用此种结构后,透明镜片上的镂空部可以避开相机取景器上的传感器,避免影响传感器的灵敏性。

9、作为改进,所述的透明镜片的外周壁径向凸伸形成凸起,所述的凸起用于夹装在相机取景器与取景器保护罩之间。采用此种结构后,透明镜片夹装更加可靠。

10、作为改进,所述的透明镜片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所述的凸起。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更加可靠。

11、作为改进,多个所述的凸起均匀分布在所述的透明镜片的外周壁上;或者多个所述的凸起以所述的透明镜片的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采用此种结构后,夹装效果更佳。

12、作为改进,所述的透明镜片由透明玻璃或透明树脂片制成。

13、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取景器护罩,该取景器护罩包括有取景器保护镜,当取景器护罩安装在相机的取景器上时,能保证取景器在不受外界雨水沙尘的侵入,也可防止其他物品磨损取景器的透镜,能保护相机的取景器不与使用者手指直接接触,可有效延长取景器的使用寿命。

1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取景器护罩,包括用于安装在相机取景器上的软罩,所述的软罩的中部设有通孔;还包括上述结构的取景器的保护镜,所述的保护镜的透明镜片的夹装部用于夹装在所述的软罩与相机取景器之间,所述的透明镜片用于盖住所述的通孔且挡在所述的相机取景器透镜的前侧。

15、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的取景器护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6、由于本技术的取景器护罩还包括取景器保护镜,所述的保护镜的透明镜片的夹装部用于夹装在所述的软罩与相机取景器之间,所述的透明镜片用于盖住所述的通孔且挡在所述的相机取景器透镜的前侧;这样,能保证取景器在不受外界雨水沙尘的侵入,也可防止其他物品磨损取景器的透镜,使用者在抓取相机时,大拇指只会触碰到取景器保护镜上,无法穿过取景器护罩与取景器的透镜相接触,避免弄脏或损伤取景器的透镜,可有效延长取景器的透镜的使用寿命。

17、作为改进,还包括框架,所述的框架的中部设有窗口;所述的软罩套装在所述的框架外,所述的窗口与所述的通孔对齐;所述的保护镜的透明镜片的夹装部用于夹装在所述的软罩与框架之间。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且可靠,组装也较方便。

18、作为改进,所述的软罩的内壁上设有卡槽,所述的框架的边缘卡接在所述的卡槽内,所述的透明镜片的夹装部夹装在所述的卡槽内壁与所述的框架之间。采用此种结构后,框架和软罩的组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19、作为改进,所述的软罩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的缺口与所述的卡槽相互连通;所述的框架通过所述的缺口卡入所述的卡槽内。采用此种结构后,框架通过缺口就能插装入卡槽内,组装更加方便。

20、作为改进,所述的透明镜片的夹装部的背面设有背胶层,所述的背胶层贴于所述的框架的侧壁上。采用此种结构后,组装时,可以先通过背胶层将透明镜片贴在框架上,然后再将框架安装入卡槽中,安装更加方便。

21、作为改进,还包括框架,所述的框架的中部设有窗口;所述的软罩套装在所述的框架外,所述的框架设有扣接部,所述的扣接部用于扣接在相机取景器上;所述的窗口与所述的通孔对齐;所述的保护镜的透明镜片的夹装部用于夹装在所述的软罩与框架之间,所述的透明镜片用于盖住所述的通孔且挡在所述的相机取景器透镜的前侧。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22、本技术要解决的还有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相机,该相机配有取景器护罩,取景器护罩带有取景器保护镜,能保护相机的取景器的透镜不与使用者手指直接接触,可有效延长取景器的透镜的使用寿命。

23、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相机,包括机体,所述的机体上设有取景器,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镜片(1),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边缘处形成夹装部(101);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夹装部(101)用于夹装在相机取景器(401)与取景器(401)保护罩之间且该透明镜片(1)用于挡在相机取景器(401)透镜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夹装部(101)的背面设有丝印层(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印层的背面设有背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印层(103)为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镜片上设有镂空部,所述的镂空部的位置与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上的传感器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外周壁径向凸伸形成凸起(105),所述的凸起(105)用于夹装在相机取景器(401)与取景器(401)保护罩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所述的凸起(1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凸起(105)均匀分布在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外周壁上;或者多个所述的凸起(105)以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镜片(1)由透明玻璃或透明树脂片制成。

10.一种取景器护罩,包括用于安装在相机取景器(401)上的软罩(2),所述的软罩(2)的中部设有通孔(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何一项所述的取景器(401)的保护镜,所述的保护镜的透明镜片(1)的夹装部(101)用于夹装在所述的软罩(2)与相机取景器(401)之间,所述的透明镜片(1)用于盖住所述的通孔(201)且挡在所述的相机取景器(401)透镜的前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景器护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3),所述的框架(3)的中部设有窗口(301);所述的软罩(2)套装在所述的框架(3)外,所述的窗口(301)与所述的通孔(201)对齐;所述的保护镜的透明镜片(1)的夹装部(101)用于夹装在所述的软罩(2)与框架(3)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景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罩(2)的内壁上设有卡槽(202),所述的框架(3)的边缘卡接在所述的卡槽(202)内,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夹装部(101)夹装在所述的卡槽(202)内壁与所述的框架(3)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取景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罩(2)的一侧设有缺口(203),所述的缺口(203)与所述的卡槽(202)相互连通;所述的框架(3)通过所述的缺口(203)卡入所述的卡槽(202)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景器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夹装部(101)的背面设有背胶层(102),所述的背胶层(102)贴于所述的框架(3)的侧壁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景器护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3),所述的框架(3)的中部设有窗口(301);所述的软罩(2)套装在所述的框架(3)外,所述的框架(3)设有扣接部,所述的扣接部用于扣接在相机取景器(401)上;所述的窗口(301)与所述的通孔(201)对齐;所述的保护镜的透明镜片(1)的夹装部(101)用于夹装在所述的软罩(2)与框架(3)之间,所述的透明镜片(1)用于盖住所述的通孔(201)且挡在所述的相机取景器(401)透镜的前侧。

16.一种相机,包括机体(4),所述的机体(4)上设有取景器(4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2任何一项所述的取景器护罩,所述的取景器护罩连接在所述的取景器(401)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镜片(1),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边缘处形成夹装部(101);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夹装部(101)用于夹装在相机取景器(401)与取景器(401)保护罩之间且该透明镜片(1)用于挡在相机取景器(401)透镜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夹装部(101)的背面设有丝印层(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印层的背面设有背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印层(103)为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镜片上设有镂空部,所述的镂空部的位置与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上的传感器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外周壁径向凸伸形成凸起(105),所述的凸起(105)用于夹装在相机取景器(401)与取景器(401)保护罩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所述的凸起(1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凸起(105)均匀分布在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外周壁上;或者多个所述的凸起(105)以所述的透明镜片(1)的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取景器保护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镜片(1)由透明玻璃或透明树脂片制成。

10.一种取景器护罩,包括用于安装在相机取景器(401)上的软罩(2),所述的软罩(2)的中部设有通孔(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何一项所述的取景器(401)的保护镜,所述的保护镜的透明镜片(1)的夹装部(101)用于夹装在所述的软罩(2)与相机取景器(401)之间,所述的透明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珏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钱鸿邮政专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