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制备方法和组件层技术_技高网

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制备方法和组件层技术

技术编号:4424247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柔性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制备方法和组件层。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主要由前体、交联剂和光引发剂在无溶剂条件下通过UV固化的方式制得;前体包括Tg为‑70~‑40℃的聚醚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涂层的Tg为30~60℃;在范围为‑40~80℃、频率为1Hz的温度扫描测试中,涂层的损耗因子的峰值为0.7~1.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抗冲涂层在具备良好粘接力和优异光学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断裂伸长率及良好的柔性,对机械应力具有高耗散效果,可增强超薄玻璃的耐冲击性能。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抗冲涂层通过UV光固化法制备,不包含溶剂,生产制备过程VOC排放低,绿色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显示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制备方法和组件层


技术介绍

1、折叠屏电子设备的推出是目前各大电子显示厂商热切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折叠屏材料主要基材的聚酰亚胺(cpi)的多次折叠的折痕问题无法被忽视,超薄玻璃(ultra-thin glass,utg)迎刃而生,作为一种柔性显示材料,其体积小,厚度薄,且能在多次折叠中无折痕。但超薄玻璃由于其极小的厚度,导致其耐冲击性差。超薄玻璃的使用环境要求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及高频负载下具有耐久性和耐冲击性。传统的方案如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通过光学透明粘合剂(oca)粘附到超薄玻璃上,将其作为盖板,但其在20万次的折叠测试后仍会出现折痕。

2、公开号为cn113845313a的专利申请中,在超薄玻璃表面设置由耐冲击涂层和自修复功能层构成的复合涂层提高耐冲击性;公开号为cn111936310a的专利申请中,在超薄玻璃表面设置由光学透明粘合剂层和光学透明聚合硬涂层构成的复合涂层,光学透明聚合硬涂层包含8h或更大的铅笔硬度,且具有抗冲击性。但这些方式所采用的多层复合结构会使得组件层厚度增加、透光性下降。

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些光学补偿材料作为单层涂层,无需附加粘合剂单层。公开号为cn112940617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柔性显示超薄玻璃的涂层材料,通过硬质聚合物、弹性交联剂、光引发剂、热引发剂等制得,为超薄玻璃提供抗弯曲和耐冲击性能。公开号为cn117050636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防爆功能涂层,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包括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类树脂、热固性树脂、光引发剂、溶剂和助剂,b组分包括固化剂;使用时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涂布于可弯折超薄玻璃表面,经热固化后再经uv固化,得到防爆功能涂层,提升超薄玻璃表面的硬度及抗冲击性能。

4、然而,目前这一类光学补偿材料,主流上仍旧是使用溶剂法,采用含有溶剂的前体或者需要使用热固化的方式。溶剂型光学补偿材料在提倡绿色环保生产模式的当下无疑存在许多缺陷,同时热固化的生产方式也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效率。因而,提供一种具有更为良好的柔性,且能够增强超薄玻璃耐冲击性能,并保证其光学性能的绿色环保的涂层,对于超薄玻璃作为柔性显示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能够增强超薄玻璃的耐冲击性,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对超薄玻璃的附着力好,且绿色环保。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的制备方法。

3、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采用上述高抗冲涂层制得的组件层。

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所述涂层主要由前体、交联剂和光引发剂在无溶剂条件下通过uv固化的方式制得;

5、所述前体包括tg为-70~-40℃的聚醚型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所述涂层的tg为30~60℃;在范围为-40~80℃、频率为1hz的温度扫描测试中,所述涂层的损耗因子的峰值为0.7~1.2。

6、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在峰位1000~1200cm-1范围内具有聚醚特征吸收峰,在峰位3300~3500cm-1范围内具有氨基甲酸酯特征吸收峰。

7、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的断裂拉伸率≥150%。

8、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的折光率nd20为1.46~1.51。

9、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在400~700nm的透光率>91%,所述涂层的黄值<1,所述涂层的雾度<1%。

10、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对所述涂层进行百格测试,所述涂层在玻璃上的附着性≥4b。

11、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光引发剂、交联剂溶于前体中,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涂布于基材表面,进行光固化,得到所述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

12、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固化中,辐照强度为800~2000mw/cm2。

13、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件层,包括超薄玻璃以及设置于所述超薄玻璃表面的一层涂层,所述涂层为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

14、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的厚度为25~150μm。

15、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组件层在95℃水煮测试后,所述涂层不发白;其中,95℃水煮测试包括:于95℃水中煮1h。

16、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组件层在60℃、以6次循环/min的速率进行100000次曲率半径2~5mm的动态折叠循环,不发生机械损坏或粘接失效。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专利技术的高抗冲涂层在具备良好粘接力和优异光学性能的同时,因具有良好的交联网络而有着更高的断裂伸长率,具有良好的柔性,对机械应力具有高耗散效果,可增强超薄玻璃的耐冲击性能;

19、(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高抗冲涂层制得的组件层具有耐弯折及耐水煮性能;同时组件层无需额外粘接层,可以有效控制组件层的厚度;

20、(3)本专利技术的高抗冲涂层通过uv光固化法制备,不包含溶剂,生产制备过程voc排放低,绿色环保且高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主要由前体、交联剂和光引发剂在无溶剂条件下通过UV固化的方式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在峰位1000~1200cm-1范围内具有聚醚特征吸收峰,在峰位3300~3500cm-1范围内具有氨基甲酸酯特征吸收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在400~700nm的透光率>91%,所述涂层的黄值<1,所述涂层的雾度<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涂层进行百格测试,所述涂层在玻璃上的附着性≥4B。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光引发剂、交联剂溶于前体中,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涂布于基材表面,进行光固化,得到所述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中,辐照强度为800~2000mW/cm2。

8.一种组件层,其特征在于,包括超薄玻璃以及设置于所述超薄玻璃表面的一层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厚度为25~15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主要由前体、交联剂和光引发剂在无溶剂条件下通过uv固化的方式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在峰位1000~1200cm-1范围内具有聚醚特征吸收峰,在峰位3300~3500cm-1范围内具有氨基甲酸酯特征吸收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在400~700nm的透光率>91%,所述涂层的黄值<1,所述涂层的雾度<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薄玻璃的高抗冲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小斐郑超齐圣光乔立根刘俊汪加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