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具体涉及一种带防护结构插拔式端子。
技术介绍
1、插拔式系列接线端子由两部分插拔连接而成,一部分将线压紧(即公插件),然后插到另一部分(即母插件),拔插式接线端子系列采用易于操作的可插拔连接与牢固通用的螺钉方式相结合,使各种零件连接了起来,在插拔式接线端子中公插件是与导线相接的部分,所以其是决定端子质量的重要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在电路板插拔式接线端子质量容易出现丝扣不良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导线与端子的结合不稳定,现有技术中拔插式接线端子结构上还存在不足: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的拔插式接线端子一般直接将导线缠绕在螺柱与螺孔连接处再紧固螺柱固定,这种连接使得导电的铜丝容易断裂、脱落。
2、另外,由于接线端子在使用时需要多组电线进行连接,而接线端子体积小,在接线时容易因误碰造成电线连接松动,且灰尘容易进入公插件和母插件连接的凹槽内部,影响接线端子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导线连接可靠、不易松动或脱落且防尘效果好的带防护结构插拔式端子。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防护结构插拔式端子,包括公插件和母插件,所述母插件包括第一绝缘外壳,所述第一绝缘外壳内设置有置物空腔,所述置物空腔内设置有金属导电夹,所述金属导电夹左端设置有进线口,所述进线口左端设置有绝缘防护罩,所述绝缘防护罩与第一绝缘外壳卡接固定;所述公插件包括第二绝缘外壳,所述第二绝缘外壳左端与第
3、所述第二绝缘外壳内设置有一个第一导线通孔,所述第一导线通孔的内壁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硅胶定位层,所述第二绝缘外壳对准第一硅胶定位层局部位置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螺纹通孔,每个第一螺纹通孔内设置有一个限位螺钉;所述置物空腔的右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导线通孔,所述第二导线通孔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一防尘密封圈,第二导线通孔的右端设置有开口朝右的第一导向凹槽,所述第一导向凹槽与第一导线通孔连通;
4、所述金属导电夹左端设置有第一导线夹槽,所述第一导线夹槽的内壁面局部位置设置有多个防滑凸块,金属导电夹的左下端与置物空腔的内底面之间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端固定设置有弹性限位块;所述金属导电夹右端设置有第二导线夹槽,所述第二导线夹槽的内壁面局部位置设置有金属弹性夹片,第二导线夹槽的右端靠近槽口设置有弧形夹持部。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绝缘外壳右端一体设置有螺纹接头,所述第二绝缘外壳的左端面对准螺纹接头位置设置有螺纹凹槽,所述螺纹接头与螺纹凹槽螺纹连接。
6、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防护罩对准第一导线夹槽开口位置设置有第三导线通孔,所述第三导线通孔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防尘密封圈,所述绝缘防护罩对准第三导线通孔的左端口位置设置有第二导向凹槽,该第二导向凹槽与第三导线通孔连通。
7、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绝缘外壳对准金属导电夹左端局部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设置有一个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旋紧时,所述定位螺钉的内端压紧金属导电夹左端。
8、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绝缘外壳的左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卡槽,第一绝缘外壳的左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卡槽,所述绝缘防护罩上端一体设置有第一卡接凸块,绝缘防护罩下端一体设置有第二卡接凸块,所述第一卡接凸块与第一限位卡槽卡接固定,所述第二卡接凸块与第二限位凹槽卡接固定。
9、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导电夹为铜材质或合金材质,且金属导电夹的右端设置有不锈钢弹片,所述不锈钢弹片贴紧金属导电夹的外表面设置。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首先将现有的第一导线从绝缘防护罩的第二导向凹槽插入,并且第一导线右端穿过第三导线通孔内的第二防尘密封圈的中心孔,该第一导线的右端金属头插入母插件的金属导电夹的第一导线夹槽内,然后通过旋紧定位螺钉,使得定位螺钉的内端压紧金属导电夹左端,从而使得金属导电夹左端夹紧第一导线右端,所述第二防尘密封圈使得第一导线与第三导线通孔的内壁面之间构成密封,防尘效果好;第一导线夹槽的内壁面上的防滑凸块对第一导线伸入第一导线夹槽段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一导线右端金属头连接处连接可靠,不易松动或脱落;接着将现有的第二导线插入公插件的第一导线通孔内,第一导线通孔的内壁面上的第一硅胶定位层对第二导线起到定位和防尘的作用,所述第二导线的左端金属头依次穿过第一导向凹槽、第二导线通孔和第一防尘密封圈的中心孔后插入金属导电夹的第二导线夹槽内,金属导电夹右端的金属弹性夹片和弧形夹持部对第二导线的左端金属头起到定位作用,使得第二导线的左端金属头连接处连接可靠,不易松动或脱落;
11、当公插件内的第二导线的金属头与母插件内的金属导电夹右端连接后,所述母插件通过螺纹接头与公插件的螺纹凹槽螺纹连接,将公插件和母插件螺纹连接后固定成一体整体,公插件和母插件连接可靠,不易松动或脱落;最后,旋紧公插件上的限位螺钉,限位螺钉内端压紧第一硅胶定位层局部位置,该第一硅胶定位层的局部位置压紧第二导线,使得第二导线与公插件连接可靠,不易松动或脱落,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好。
1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防护结构插拔式端子,包括公插件(1)和母插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件(2)包括第一绝缘外壳(21),所述第一绝缘外壳(21)内设置有置物空腔(22),所述置物空腔(22)内设置有金属导电夹(3),所述金属导电夹(3)左端设置有进线口(31),所述进线口(31)左端设置有绝缘防护罩(4),所述绝缘防护罩(4)与第一绝缘外壳(21)卡接固定;所述公插件(1)包括第二绝缘外壳(11),所述第二绝缘外壳(11)左端与第一绝缘外壳(21)的右端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护结构插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壳(21)右端一体设置有螺纹接头(25),所述第二绝缘外壳(11)的左端面对准螺纹接头位置设置有螺纹凹槽(16),所述螺纹接头(25)与螺纹凹槽(16)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防护结构插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护罩(4)对准第一导线夹槽开口位置设置有第三导线通孔(41),所述第三导线通孔(41)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防尘密封圈(9),所述绝缘防护罩(4)对准第三导线通孔(41)的左端口位置设置有第二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带防护结构插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壳(21)对准金属导电夹左端局部位置设置有一个第二螺纹通孔(26),所述第二螺纹通孔(26)内设置有一个定位螺钉(10),所述定位螺钉(10)旋紧时,所述定位螺钉(10)的内端压紧金属导电夹(3)左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防护结构插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壳(21)的左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卡槽,第一绝缘外壳(21)的左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卡槽,所述绝缘防护罩(4)上端一体设置有第一卡接凸块,绝缘防护罩(4)下端一体设置有第二卡接凸块,所述第一卡接凸块与第一限位卡槽卡接固定,所述第二卡接凸块与第二限位凹槽卡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护结构插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电夹(3)为铜材质或合金材质,且金属导电夹(3)的右端设置有不锈钢弹片(17),所述不锈钢弹片(17)贴紧金属导电夹(3)的外表面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护结构插拔式端子,包括公插件(1)和母插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件(2)包括第一绝缘外壳(21),所述第一绝缘外壳(21)内设置有置物空腔(22),所述置物空腔(22)内设置有金属导电夹(3),所述金属导电夹(3)左端设置有进线口(31),所述进线口(31)左端设置有绝缘防护罩(4),所述绝缘防护罩(4)与第一绝缘外壳(21)卡接固定;所述公插件(1)包括第二绝缘外壳(11),所述第二绝缘外壳(11)左端与第一绝缘外壳(21)的右端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护结构插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壳(21)右端一体设置有螺纹接头(25),所述第二绝缘外壳(11)的左端面对准螺纹接头位置设置有螺纹凹槽(16),所述螺纹接头(25)与螺纹凹槽(16)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防护结构插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护罩(4)对准第一导线夹槽开口位置设置有第三导线通孔(41),所述第三导线通孔(41)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防尘密封圈(9),所述绝缘防护罩(4)对准第三导线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雷,陈圳,赵鼎鼎,郑洪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荣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