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及制备方法和防窥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近年来,液晶显示器已经广泛运用到各种显示装置中,与人们的生活相关性越来越密切。液晶显示器,由于自身无法发光,需要配置可以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其中,在一切特殊的使用场景或者一些使用者的隐私性需求,不希望他人能看到自己屏幕上的内容,因此有了防窥屏的应用。目前防窥屏的静态防窥,通过并列排布的光栅结构实现,在一定的角度,透过的光线被光栅拦阻,不会出射,如3m的防窥膜。防窥膜分内置防窥和外置防窥两种,二者原理类似。外置防窥针对不同的成品显示器,显示器出光角度比较大,普通外置防窥对大角度光线全部吸收的原理,会产生清晰度不够亮度不够等缺点。内置防窥则集成在屏幕当中,不会影响屏幕的触控灵敏度。现有的传统防窥结构虽然能实现一定角度的防窥效果,但是整体透过率低,整体较暗,使用者的体验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高透过率的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及制备方法和防窥显示装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包括出光端的上基板、入光端的下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的上基板与所述的下基板之间的防窥视结构,所述的防窥视结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通光柱体,所述的通光柱体是一端大一端小的柱体,所述的通光柱体的大端与所述的上基板连接,所述的通光柱体的小端与所述的下基板连接,相邻的所述的通光柱体之间设置有遮光间隙,从入光端入射到所述的下基板的光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特殊设计的结构,入射到通光柱体内的光线在通光柱体的侧壁全部被反射而大角度光线没有被吸收,使入射到通光柱体内的光线全部以小角度从上基板出射,在满足防窥要求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透过率。
4、优选地,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设置成使进入所述的通光柱体的光线在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产生全反射。
5、优选地,从所述的下基板到所述的上基板延伸,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两侧壁之间的夹角逐步变小。
6、优选地,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的投影轮廓线为单一的直线和曲线,或多线段的直线和曲线。
7、优选地,在所述的下基板上,所述的遮光间隙设置有吸光层。
8、优选地,所述的吸光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反射层。这种结构可以在用于显示装置时,将原本遮光间隙吸收掉的光线反射回去再反射回来,即有机会进入通光柱体,再从上基板出射,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的透过率。
9、优选地,所述的遮光间隙内充满空气。
10、优选地,所述的通光柱体可以是圆对称形柱体,也可以是非对称形柱体。相对地,圆对称形柱体加工更加容易。
11、此外,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可以设置有第二反射层,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大角度入射到通光柱体内的光线在入射到侧壁时,即使没有达到全反射的条件也基本不会产生透射。
12、上述的防窥装置可以作为显示装置的外置防窥膜,也可以作为内置防窥膜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包括出光端的上基板、入光端的下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的上基板与所述的下基板之间的防窥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窥视结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通光柱体,所述的通光柱体是一端大一端小的柱体,所述的通光柱体的大端与所述的上基板连接,所述的通光柱体的小端与所述的下基板连接,相邻的所述的通光柱体之间设置有遮光间隙,从入光端入射到所述的下基板的光线部分进入所述的通光柱体从所述的上基板在小于等于防窥视角度要求的范围内出射,其余部分被所述的遮光间隙遮挡而不能从所述的上基板出射,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设置成使进入所述的通光柱体的光线在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只能反射而不能透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设置成使进入所述的通光柱体的光线在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产生全反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的下基板到所述的上基板延伸,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两侧壁之间的夹角逐步变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的投影轮廓线为单一的直线或单一的曲线或多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基板上,所述的遮光间隙设置有吸光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光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反射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光间隙内充满空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光柱体是圆对称形柱体。
9.一种防窥显示装置,包括防窥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的防窥装置入光侧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窥装置是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防窥装置。
10.一种防窥显示装置,包括防窥装置、设置在所述的防窥装置入光侧的显示面板下板和设置在所述的防窥装置出光侧的显示面板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窥装置是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防窥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包括出光端的上基板、入光端的下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的上基板与所述的下基板之间的防窥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窥视结构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通光柱体,所述的通光柱体是一端大一端小的柱体,所述的通光柱体的大端与所述的上基板连接,所述的通光柱体的小端与所述的下基板连接,相邻的所述的通光柱体之间设置有遮光间隙,从入光端入射到所述的下基板的光线部分进入所述的通光柱体从所述的上基板在小于等于防窥视角度要求的范围内出射,其余部分被所述的遮光间隙遮挡而不能从所述的上基板出射,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设置成使进入所述的通光柱体的光线在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只能反射而不能透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设置成使进入所述的通光柱体的光线在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侧壁产生全反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透过率防窥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的下基板到所述的上基板延伸,所述的通光柱体的两侧壁之间的夹角逐步变小。
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敏,武鹏,李同,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晶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