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39926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40
本申请涉及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包括后壳体主体,还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多个防滑板和多个带有通孔的定位柱,后壳体主体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多个定位柱对应多个螺栓孔,多个定位柱分别固定连接在后壳体主体上,多个通孔分别与对应螺栓孔同轴,多个防滑板分别沿垂直于后壳体的安装方向转动连接在后壳体主体上。通过导向柱,对后壳体主体安装时进行导向,多个导向柱的设置则对后壳体的安装起到了定位和防呆的作用,减小后壳体主体在安装时出现偏差或安装方向错误的可能性;防滑板则在安装时对后壳体主体和与其安装的零部件起到了一个限位的作用,减小安装过程中,后壳体主体或与其安装的零部件出现晃动导致安装困难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速箱后壳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箱后壳体。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汽车零部件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汽车变速箱后壳体是变速箱总成的一个重要部件,用于安装变速器传动机构及其附件的壳体结构。目前,变速箱壳体一般由前壳体和后壳体连接在一起构成,但是很多变速箱下壳体在装配的时候定位不便,装配效率低,连接位置强度低容易断裂导致连接失效。

2、公告号为cn212155713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后盖壳体,包括后盖本体,所述后盖本体的周缘形成渐扩的延伸部,后盖本体和延伸部形成后盖壳体;在后盖本体上预留有安装吊耳和制动拉线/支架接口,在延伸部上预留有整车悬置接口。

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后壳体,其并未具有定位的结构,其在与前壳体安装时,容易出现偏差或具有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后壳体安装时出现偏差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变速箱后壳体。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变速箱后壳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包括后壳体主体,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后壳体主体安装时的定位,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多个防滑板和多个带有通孔的定位柱,所述后壳体主体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多个所述定位柱对应多个螺栓孔,多个所述定位柱分别固定连接在后壳体主体上,多个所述通孔分别与对应螺栓孔同轴,多个所述防滑板分别沿垂直于后壳体的安装方向转动连接在后壳体主体上,当后壳体主体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防滑板抵接在后壳体主体以及与其安装的零部件上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柱,对后壳体主体安装时进行导向,多个导向柱的设置则对后壳体的安装起到了定位和防呆的作用,减小后壳体主体在安装时出现偏差或安装方向错误的可能性;防滑板则在安装时对后壳体主体和与其安装的零部件起到了一个限位的作用,减小安装过程中,后壳体主体或与其安装的零部件出现晃动导致安装困难的可能性。

5、优选的,所述防滑板上设有卡块,所述后壳体主体上开设有与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当防滑板朝卡槽一侧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卡块与卡槽的卡接配合,在安装时对防滑板进行限位,减小安装时防滑板翻动无法抵接在后壳体主体或与其安装的零部件上的可能性。

7、优选的,所述卡槽内开设有抵接槽,所述抵接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卡块上设有钩环,所述弹簧的一端勾接在钩环上,所述弹簧始终驱动防滑板朝卡槽一侧转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在安装时对防滑板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使变速器在使用时,防滑板任可对后壳体主体以及与其安装的零部件进行限位,减小变速器在使用时后壳体主体以及与其安装的零部件之间松动的可能性。

9、优选的,多个所述定位柱远离后壳体主体的一端其靠近后壳体主体的一侧至远离后壳体主体的一侧成渐缩状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定位柱进行导向,减小定位柱安装困难的可能性。

11、优选的,多个所述定位柱的轴向横截面成多变形,多个所述定位柱的边角处成倒圆角平滑过渡。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对后壳体主体的安装进行定位,减小后壳体主体在安装时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并进一步起到防呆的作用,减小后壳体主体安装方向错误的可能性,倒圆角的设置则可以减小定位柱在配合时出现磨损的可能性。

13、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后壳体主体上开设有可与密封圈配合的密封槽,所述密封圈上设有多个t形块,所述密封槽内开设有可与t形块相配合的t形槽,当密封圈安装至后壳体主体上时,所述密封圈与密封槽相配合,所述t形块与t形槽相配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t形块和t形槽的配合,便于密封圈安装的同时,减小密封圈脱出的可能性,从而减小变速器在使用时渗油的可能性。

15、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上还设有多个密封环,多个所述密封环对应多个定位柱,当密封圈安装至后壳体主体上时,多个所述密封环分别套设在定位柱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环对密封圈的安装起到了定位的作用,便于密封圈的安装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变速器在使用时渗油的可能性。

17、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8、1、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结构,通过导向柱,对后壳体主体安装时进行导向,多个导向柱的设置则对后壳体的安装起到了定位和防呆的作用,减小后壳体主体在安装时出现偏差或安装方向错误的可能性;防滑板则在安装时对后壳体主体和与其安装的零部件起到了一个限位的作用,减小安装过程中,后壳体主体或与其安装的零部件出现晃动导致安装困难的可能性;

19、2、本技术通过设置卡块与卡槽,进一步在安装时对防滑板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使变速器在使用时,防滑板任可对后壳体主体以及与其安装的零部件进行限位,减小变速器在使用时后壳体主体以及与其安装的零部件之间松动的可能性;

20、3、本技术通过使定位柱的轴向横截面成多边形,进一步对后壳体主体的安装进行定位,减小后壳体主体在安装时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并进一步起到防呆的作用,减小后壳体主体安装方向错误的可能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包括后壳体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2),所述定位机构(2)用于后壳体主体(1)安装时的定位,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多个防滑板(21)和多个带有通孔(221)的定位柱(22),所述后壳体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11),多个所述定位柱(22)对应多个螺栓孔(11),多个所述定位柱(22)分别固定连接在后壳体主体(1)上,多个所述通孔(221)分别与对应螺栓孔(11)同轴,多个所述防滑板(21)分别沿垂直于后壳体的安装方向转动连接在后壳体主体(1)上,当后壳体主体(1)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防滑板(21)抵接在后壳体主体(1)以及与其安装的零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21)上设有卡块(211),所述后壳体主体(1)上开设有与卡块(211)卡接配合的卡槽(12),当防滑板(21)朝卡槽(12)一侧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卡块(211)与卡槽(12)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2)内开设有抵接槽(121),所述抵接槽(121)内设有弹簧(212),所述卡块(211)上设有钩环(2111),所述弹簧(212)的一端勾接在钩环(2111)上,所述弹簧(212)始终驱动防滑板(21)朝卡槽(12)一侧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柱(22)远离后壳体主体(1)的一端其靠近后壳体主体(1)的一侧至远离后壳体主体(1)的一侧成渐缩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柱(22)的轴向横截面成多边形,多个所述定位柱(22)的边角处成倒圆角平滑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3),所述后壳体主体(1)上开设有可与密封圈(3)配合的密封槽(13),所述密封圈(3)上设有多个T形块(31),所述密封槽(13)内开设有可与T形块(31)相配合的T形槽(131),当密封圈(3)安装至后壳体主体(1)上时,所述密封圈(3)与密封槽(13)相配合,所述T形块(31)与T形槽(131)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上还设有多个密封环(32),多个所述密封环(32)对应多个定位柱(22),当密封圈(3)安装至后壳体主体(1)上时,多个所述密封环(32)分别套设在定位柱(22)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包括后壳体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2),所述定位机构(2)用于后壳体主体(1)安装时的定位,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多个防滑板(21)和多个带有通孔(221)的定位柱(22),所述后壳体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11),多个所述定位柱(22)对应多个螺栓孔(11),多个所述定位柱(22)分别固定连接在后壳体主体(1)上,多个所述通孔(221)分别与对应螺栓孔(11)同轴,多个所述防滑板(21)分别沿垂直于后壳体的安装方向转动连接在后壳体主体(1)上,当后壳体主体(1)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防滑板(21)抵接在后壳体主体(1)以及与其安装的零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板(21)上设有卡块(211),所述后壳体主体(1)上开设有与卡块(211)卡接配合的卡槽(12),当防滑板(21)朝卡槽(12)一侧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卡块(211)与卡槽(12)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后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2)内开设有抵接槽(121),所述抵接槽(121)内设有弹簧(212),所述卡块(211)上设有钩环(2111),所述弹簧(21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利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天宇工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