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3491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36
本新型涉及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属于建筑幕墙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安装块的正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门,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设有连接机构,所述安装块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侧设置有幕墙本体,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有通风机构。该绿色节能建筑幕墙,通过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光伏板可以进行发电,光伏板发的电通过配电框将电能储蓄到电池组中,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光伏板安装在弧形板的上表面,可以进行不同角度的光照发电,通过透明防护玻璃罩设置在数量不少于两个光伏板的外侧,可以提升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光伏板外侧的防护性能,降低出现撞击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幕墙,具体为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


技术介绍

1、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撑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2、例如中国专利中cn216340294u公开了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涉及建筑幕墙
,包括墙板,所述墙板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墙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太阳能板的背面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电动马达,所述机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外壳,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通过电动马达和丝杠装置的配合,将丝杠装置原有的往复转动转换为螺母块的横向移动,进而控制摇杆到太阳能板的垂直距离,能够多角度的调节太阳能板的方向,便于太阳能板收集更多的太阳光进而产生电能,提升装置的节能环保。

3、上述专利虽然便于太阳能板收集更多的太阳光进而产生电能,提升装置的节能环保,但该专利中太阳能板暴露在外侧,其防护性能一般,容易受到外侧物体的撞击,发生损坏的情况,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具备提升太阳能板的防护性能等优点,解决了太阳能板暴露在外侧,其防护性能一般,容易受到外侧物体的撞击,发生损坏的情况,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安装块的正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门,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设有连接机构,所述安装块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侧设置有幕墙本体,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有通风机构;

3、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架、弧形板,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光伏板、四个插销、四个插孔、透明防护玻璃罩和连接组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安装块的上表面,所述弧形板固定在固定架的上表面,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所述光伏板均装配在弧形板的上表面,四个所述插销均设置在固定架上表面左右侧的前后两侧,四个所述插孔均开设在透明防护玻璃罩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所述透明防护玻璃罩放置在固定架的上表面,左右侧所述插销相对一侧的外侧均滑动插接在左右侧插孔的内部。

4、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提升太阳能板的防护性能。

5、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电池框、配电框、电池组和两个第二固定门,所述电池框设置在固定槽内腔的背壁,所述配电框设置在固定槽内腔的背壁,所述电池组装配在电池框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门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电池框和配电框的正面,所述配电框通过导线与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配电框通过导线与光伏板电性连接。

6、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配电框可以将电池组内部的电能提供外部的设备使用。

7、进一步,所述弧形板位于透明防护玻璃罩的内部,所述固定槽位于安装块的纵向中轴线上。

8、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透明防护玻璃罩可以提升光伏板的防护性能。

9、进一步,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安装架、两个风扇,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流通孔、数量不少于两个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支撑架的内部,两个所述风扇均装配在安装架的内部,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所述流通孔均开设在幕墙本体的左侧,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在流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在支撑架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滤网位于安装架的右侧。

10、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启动两个风扇可以对幕墙本体内侧的空气进行疏通。

11、进一步,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所述流通孔均匀分布在幕墙本体的左侧。

12、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流通孔可以提升幕墙本体空气的流通性。

13、进一步,左右侧所述插销呈对称分布于固定架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

14、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将左右侧的插销向相反方向拉动,可以将透明防护玻璃罩从固定架的上表面进行拆卸下来。

15、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位于安装块的纵向中轴线上。

16、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提升固定架固定在安装块上表面的稳定性。

17、进一步,所述弧形板位于固定架的纵向中轴线上。

18、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弧形板可以使光伏板在不同的光照角度进行发电。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该绿色节能建筑幕墙,通过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光伏板可以进行发电,光伏板发的电通过配电框将电能储蓄到电池组中,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光伏板安装在弧形板的上表面,可以进行不同角度的光照发电,通过透明防护玻璃罩设置在数量不少于两个光伏板的外侧,可以提升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光伏板外侧的防护性能,降低出现撞击损坏的情况。

21、2、该绿色节能建筑幕墙,通过开启两个风扇,幕墙本体左侧的空气通过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流通孔和数量不少于两个的第一过滤网进行输送到支撑架中,然后再通过第二过滤网进行流出,可以对幕墙本体内侧的空气进行疏通,提升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包括安装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2),所述安装块(1)的正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门(3),所述安装块(1)的上表面设有连接机构(4),所述安装块(1)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左侧设置有幕墙本体(6),所述支撑架(5)的内部设有通风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7)包括电池框(471)、配电框(472)、电池组(473)和两个第二固定门(474),所述电池框(471)设置在固定槽(2)内腔的背壁,所述配电框(472)设置在固定槽(2)内腔的背壁,所述电池组(473)装配在电池框(471)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门(474)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电池框(471)和配电框(472)的正面,所述配电框(472)通过导线与电池组(473)电性连接,所述配电框(472)通过导线与光伏板(4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42)位于透明防护玻璃罩(46)的内部,所述固定槽(2)位于安装块(1)的纵向中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7)包括安装架(71)、两个风扇(72),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流通孔(73)、数量不少于两个的第一过滤网(74)和第二过滤网(75),所述安装架(71)固定在支撑架(5)的内部,两个所述风扇(72)均装配在安装架(71)的内部,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所述流通孔(73)均开设在幕墙本体(6)的左侧,所述第一过滤网(74)固定在流通孔(73)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滤网(75)固定在支撑架(5)的内部,所述第二过滤网(75)位于安装架(71)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所述流通孔(73)均匀分布在幕墙本体(6)的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左右侧所述插销(44)呈对称分布于固定架(41)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1)位于安装块(1)的纵向中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42)位于固定架(41)的纵向中轴线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包括安装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的正面开设有固定槽(2),所述安装块(1)的正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门(3),所述安装块(1)的上表面设有连接机构(4),所述安装块(1)左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左侧设置有幕墙本体(6),所述支撑架(5)的内部设有通风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7)包括电池框(471)、配电框(472)、电池组(473)和两个第二固定门(474),所述电池框(471)设置在固定槽(2)内腔的背壁,所述配电框(472)设置在固定槽(2)内腔的背壁,所述电池组(473)装配在电池框(471)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门(474)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电池框(471)和配电框(472)的正面,所述配电框(472)通过导线与电池组(473)电性连接,所述配电框(472)通过导线与光伏板(4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节能建筑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42)位于透明防护玻璃罩(46)的内部,所述固定槽(2)位于安装块(1)的纵向中轴线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辉韩臣飞王洁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均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