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3476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属于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车体,还包括:摆臂,摆臂可活动的位于车体上,摆臂末端交接有支撑板;两组第一连杆,两第一连杆呈镜像状交错连接于支撑板上,两第一连杆末端均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切槽片;第三电机,第三电机上传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往复杆,往复杆两端分别连接至两第一连杆中间部位带动两者相对移动。两切槽片呈镜像状交错设置于支撑板上,通过切出两相交的缝实现将V型块切割分离,相对于传统的磨缝工艺,该方法切割出的V型缝开口更为精准,且产生的扬尘相对较少,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因隧道环向施工缝挤压掉块,影响行车安全的现象逐年增多,各铁路建设单位也做出了施作v形缝的要求,现阶段部分施工单位采用在二衬台车上安装橡胶条、钢条进行预留的工艺,但多次使用后容易出现变形和脱落移位,影响二衬质量,部分施工单位采用后期人工切缝的工艺,切缝时多采用一砂轮磨出v型缝,导致间隙尺寸不标准、灰尘大、安全风险高、效率低,不符合智能建造的发展要求。

2、基于此,研究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工作人员仅在地面操作,车体中摆臂带动切割片自走打磨,具有尺寸标准、效率高安全风险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包括车体,还包括:摆臂,所述摆臂可活动的位于车体上,摆臂末端铰接有支撑板;两组第一连杆,两所述第一连杆呈镜像状交错铰接于支撑板上,两所述第一连杆末端均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切槽片;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传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往复杆,所述往复杆两端分别连接至两第一连杆中间部位带动两者相对移动。

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末端连接有电动升降杆,升降杆顶端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连接有分割片。

5、优选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喷射端朝向切槽片位置,所述水箱与喷水管之间通过水泵和水管相连通。

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末端铰接有防护箱,防护箱与支撑板之间通过拉簧连接,所述防护箱上端设置有辅助导向轮;

7、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内可拆卸设置有滤板,所述防护箱连通有用于排放废水的回水管。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旋转的转轮,两所述转轮之间共同套设有传动带;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连接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输出轴贯穿第一连杆后连接至位于底部的转轮,位于上方的所述转轮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有被动轮,所述被动轮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第一连杆后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机。

9、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连接有丝杆,丝杆上配合套设有丝母,所述丝母固定于往复杆中间,所述往复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二连杆,两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两第一连杆中间,于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之间共同连接有扭簧。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前端连接有激光导向组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2、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车体以及摆臂配合作为活动部件,在摆臂末端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切割v型缝的切割部件,通过切割部件中的第一连杆以及往复杆调整两切槽片的位置以及角度,两切槽片呈镜像状交错设置于支撑板上,两切槽片通过切出两相交的缝实现将v型块切割分离,相对于传统的磨缝工艺,该方法切割出的v型缝开口更为精准,且产生的扬尘相对较少,安全性更高。

13、2.本专利技术中还设有分割片,通过分割片将切割下来的v型块分段切割,以免影响后续切割进程,通过分割片将v型块分割后掉落至防护箱内临时存储,避免掉落的碎渣以及块状物掉落造成安全隐患。

14、3.本专利技术在切割过程中还设置有喷水管,通过喷水管对切割处进行降尘处理,减少扬尘以便于工作人员更好的实时观测切割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末端连接有电动升降杆,升降杆顶端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连接有分割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喷射端朝向切槽片位置,所述水箱与喷水管之间通过水泵和水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末端铰接有防护箱,防护箱与支撑板之间通过拉簧连接,所述防护箱上端设置有辅助导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内可拆卸设置有滤板,所述防护箱连通有用于排放废水的回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旋转的转轮,两所述转轮之间共同套设有传动带;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连接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输出轴贯穿第一连杆后连接至位于底部的转轮,位于上方的所述转轮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有被动轮,所述被动轮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第一连杆后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连接有丝杆,丝杆上配合套设有丝母,所述丝母固定于往复杆中间,所述往复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二连杆,两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分别连接至两第一连杆中间,于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之间共同连接有扭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前端连接有激光导向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末端连接有电动升降杆,升降杆顶端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连接有分割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水箱,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喷水管,喷水管喷射端朝向切槽片位置,所述水箱与喷水管之间通过水泵和水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末端铰接有防护箱,防护箱与支撑板之间通过拉簧连接,所述防护箱上端设置有辅助导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衬施工缝质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内可拆卸设置有滤板,所述防护箱连通有用于排放废水的回水管。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蒋浪高钟涛公晓伟卢子平江峰清章晋旺董军超吴文俊仁师军魏占坡安建栋邱以欢王俊才娄昆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