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引导元件及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3344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低压塑壳式断路器的电弧引导元件以及灭弧室。灭弧室包括:位于灭弧室入口侧并且动触头(1)穿过其中的电弧引导元件(2);从灭弧室入口侧向相对的另一侧放射形延伸并间隔排列的多个灭弧栅片(3);以及位于相对的另一侧的出气挡板(10),用于引导灭弧室内空气流通。静触头(9)布置于灭弧室底部且可与动触头接触或分离。(*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断路器的电弧引导元件以及断路器。
技术介绍
塑壳式断路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短路时,分断故障电流。其关键功能 是由断路器的灭弧室完成的。当有短路电流时,电^f兹斥力将动触头斥开,动 静触头之间的电压引起空气放电,形成电弧,电弧在电动斥力和空气流动的 作用,进入灭弧栅片,形成电弧电压,使短路电流在达到峰值前切断。如果没有良好的电弧引导元件,电弧不能充分进入、甚至不能进入灭弧 栅片,以至不能建立电弧电压,断路器不能起到分断的作用,甚至被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具有优秀性能的电弧 引导元件以及灭弧室,能够使电弧充分进入灭弧栅片,确保在短路时,分断 故障电流。本技术提供一种在塑壳式断路器灭弧室中使用的电弧引导元件,包括顶板;从所述顶板端部向下延伸的后板;纵向贯通所述顶板和后板中 部形成的贯通槽;以及分别位于所述贯通槽横向左右两侧、与顶板和后板 连接并从后板向前延伸的左右内侧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塑壳式断路器, 一种断路器,包括灭弧室,其特 征在于,所述灭弧室包括位于灭弧室入口侧并且动触头穿过其中的电弧 引导元件;从灭弧室入口侧向相对的另一侧延伸的多个灭弧栅片;位于相 对的另一侧的出气挡板,其中,所述电弧引导元件包括位于灭弧室顶部 的顶板;从顶板的靠近灭弧室入口侧的端部向下延伸的后板;纵向贯通顶 板和后板中部形成的贯通槽;以及分别位于贯通槽横向左右两侧、与顶板 和后板连接并向灭弧室内延伸的左右内侧板;以及其中,静触头位于所述灭弧室底部,动触头穿过所述贯通槽与所述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由顶板、左右内侧板围绕所述贯通槽形成的狭窄腔体能够引导电弧"t要照预定方向进入灭弧;f册片,并且由于所述贯通槽上下贯通,有利于空气的流动, 以可靠地实现分断操作。所述左右内侧板还具有绝缘作用,防止动触头和灭 弧栅片之间产生电弧。本技术的电弧引导元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塑壳式断路器的示意剖面图2是图1的塑壳式断路器中的灭弧室的示意透视图3是图2的灭弧室中的电弧引导元件的后视图。图4是图2的灭弧室中的电弧引导元件的前#见图。图5是图2的灭弧室中的电弧引导元件的侧视图和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灭弧室以及电弧引导元件进行详细i兌明。图l是本技术的塑壳式断路器的示意剖面图。图2是图l的塑壳式 断^^器中的灭弧室的示意透^f见图。塑壳式断路器主要包括接线部分,电流回路部分,机构运动部分,热 保护和磁保护部分,以及灭弧室。上述各个部件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同,因此 省略对这些部件的详细描述。下面主要描述塑壳式断路器的灭弧室的结构。如图1和2所示,灭弧室包括位于灭弧室入口侧并且动触头1穿过其 中的电弧引导元件2; /人灭弧室入口侧向相对的另一侧》文射形延伸并间隔排 列的多个灭弧栅片3;以及位于相对的另一侧的出气挡板10,用于引导灭弧 室内空气流通,出气挡板IO上端布置有出气口。静触头9布置于灭弧室底 部,且可与动触头1接触或分离。灭弧栅片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因此省去对其的详细描述。电弧引导元件2包括位于灭弧室顶部的顶板8;从顶板8的靠近灭弧 室入口侧的端部垂直向下延伸的后板4;垂直贯通顶板8和后板4中部形成 的供动触头运动通过的贯通槽7;以及分别位于贯通槽7横向左右丙侧、与顶板8和后板4连接并向灭弧室内延伸以覆盖动静触头分离放电区域的左右 内#)才反5和6。贯通槽7将后板4分为左右两部分。贯通槽7的横向宽度略大于动触头的横向宽度,以便不妨碍动触头运动 通过。另外,顶板8、左右内侧板5和6围绕所述贯通槽7形成一狭窄腔体, 便于引导电弧运动。电弧引导元件2具有与灭弧室的宽度相等的宽度,以覆盖灭弧室的入口, 防止分断时由于气化产生的金属粒子逃逸。电弧引导元件2由绝缘性好的热 固性塑料制成。在正常接通情况下,灭弧室的灭弧结构不起作用,正常接通时,动触头 1和静触头9 4妄触并导通电 流o当有短路电流时,电磁斥力将与静触头9接触的动触头1斥开,动静触 头之间的电压引起空气放电,形成电弧。电弧在电动斥力和空气流动作用下 通过由顶板8、左右内侧板5和6围绕所述贯通槽7形成的狭窄腔体充分进 入灭弧栅片3,被分断直至熄灭。由此,使短路电流在达到峰值前被切断。由顶板8、左右内侧板5和6围绕贯通槽7形成的狭窄腔体能够引导电 弧按照预定方向进入灭弧栅片,并且由于贯通槽7上下贯通,有利于空气的 流动。另外,所述左右内侧板5和6还具有绝缘作用,防止动触头和灭弧栅片 之间产生电弧。安装时可直接将本元件插入灭弧室中,操作方便。本技术的电弧引导元件也可以用于塑壳式断路器之外的其它类型 的断路器,用于灭弧操作。虽然已参照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 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形或修改。权利要求1.一种在断路器灭弧室中使用的电弧引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引导元件包括顶板;从所述顶板端部向下延伸的后板;纵向贯通所述顶板和后板中部形成的贯通槽;以及分别位于所述贯通槽横向左右两侧、与顶板和后板连接并从后板向前延伸的左右内侧板。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引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引导元 件具有与所述灭弧室的宽度相等的宽度。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引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左右 内侧板围绕所述贯通槽形成一狭窄腔体以形成触头分离放电区域。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引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底板 整体形成弧形。5. —种断路器,包括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包括 位于灭弧室入口侧并且动触头穿过其中的电弧引导元件; 从灭弧室入口侧向相对的另 一侧延伸的多个灭弧栅片; 位于相对的另 一侧的出气挡板,其中,所述电弧引导元件包括 位于灭弧室顶部的顶板;从顶板的靠近灭弧室入口侧的端部向下延伸的后板; 纵向贯通顶板和后板中部形成的贯通槽;以及分别位于贯通槽横向左右两侧、与顶板和后板连接并向灭弧室内延伸的 左右内侧板;以及其中,静触头位于所述灭弧室底部,动触头穿过所述贯通槽与所述静触 头才妄触或分离。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引导元件具有 与所述灭弧室的宽度相等的宽度。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左右内侧板 围绕所述贯通槽形成一狭窄腔体,以形成触头分离放电区域。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灭弧栅片呈放 射形延伸并间隔排列。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底板整体形成弧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用于低压塑壳式断路器的电弧引导元件以及灭弧室。灭弧室包括位于灭弧室入口侧并且动触头(1)穿过其中的电弧引导元件(2);从灭弧室入口侧向相对的另一侧放射形延伸并间隔排列的多个灭弧栅片(3);以及位于相对的另一侧的出气挡板(10),用于引导灭弧室内空气流通。静触头(9)布置于灭弧室底部且可与动触头接触或分离。文档编号H01H73/18GK201369303SQ200920000720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谢恩胜, 韩志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断路器灭弧室中使用的电弧引导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引导元件包括: 顶板; 从所述顶板端部向下延伸的后板; 纵向贯通所述顶板和后板中部形成的贯通槽;以及 分别位于所述贯通槽横向左右两侧、与顶板和后板连接并从后 板向前延伸的左右内侧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刚谢恩胜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