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PTC发热组件和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PTC发热组件和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3230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PTC发热组件和一种电加热装置,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PTC发热组件中的多个PTC发热元件被设置为在同一个布置平面内并行排布,在不影响PTC发热元件使用和发热效果的同时,通过水平放置各个PTC加热元件降低了PTC发热装置的整体厚度并提升了其传热效率。且本申请提供的电加热装置中的入流口和出流口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也可以集中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中,使入流口和出流口的朝向可以形成多种外部连接方式,从而使本申请可适配多种安装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ptc加热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ptc发热组件和包括该ptc发热组件的电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1、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敏电阻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加热的工况中。

2、但,在如公开号为de102017221490a1的专利所展示的传统的ptc发热装置中,其ptc发热组件需要与楔形块配合放置在ptc容置腔中使用,且ptc发热组件的设置方向是垂于其进出水口的。首先,在这种结构中,由于ptc发热组件采用垂直设置形式,这就导致了ptc发热装置整体厚度较厚。其次,该结构中的楔形块通常不能完全填充容置腔,容置腔中还留有空隙,并且容置腔中有楔形块一面的热阻比较大,这都会导致传统的ptc发热装置容易出现局部过热、热传递效率低的问题。

3、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新型的ptc加热解决方案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缺陷,已经成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tc加热解决方案。

2、第一方面,根据本申请,提出了一种ptc发热组件,该ptc发热组件包括:

3、多个ptc发热元件,该多个ptc发热元件在同一个布置平面内并行排布,每个ptc发热元件为扁平的形状并连接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和

4、导电板,该导电板具有彼此绝缘的第一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每个ptc发热元件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每个ptc发热元件的第二电极电连接。

5、优选的,每个ptc发热元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朝向第一侧,所述导电板位于所述ptc发热元件的所述第一侧;或者

6、每个pct发热元件的第一电极均朝向第一侧,每个pct发热元件的第二电极均朝向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一个导电板位于所述第一侧与每个第一电极电连接,另一个导电板位于所述第二侧与每个第二电极电连接。

7、优选的,一些ptc发热元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朝向第一侧,另一些ptc发热元件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朝向与所述第一侧向相反的第二侧,一个导电板位于所述ptc发热元件的所述第一侧,另一个导电板位于所述ptc发热元件的所述第二侧。

8、进一步优选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朝向所述第一侧的ptc发热元件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朝向所述第二侧的ptc发热元件彼此交错布置。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多个ptc发热元件均绝缘且密封地设置于同一个框架中,该框架为沿所述布置平面延伸的平板形状。

10、第二方面,根据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加热装置,其中,

11、该电加热装置包括:

12、第一换热器,该第一换热器包括具有入流口的第一换热腔;和

13、第二换热器,该第二换热器包括具有出流口的第二换热腔,该第二换热腔与所述第一换热腔流体相通,以使所述入流口与所述出流口流体相通;以及

14、ptc发热组件,该ptc发热组件被夹持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腔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腔之间;或者

15、该电加热装置包括:

16、第一换热器,该第一换热器包括具有入流口的第一换热腔;和

17、第二换热器,该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换热腔,该第二换热腔与所述第一换热腔流体相通,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有出流口,该出流口经由所述第二换热腔而与所述第一换热腔相通,以使所述入流口与所述出流口流体连通;以及

18、ptc发热组件,该ptc发热组件被夹持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腔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腔之间。

19、优选的,所述ptc发热组件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ptc发热组件。

20、进一步优选的:

21、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ptc发热组件的第一侧并与所述ptc发热组件之间限定有所述第一换热腔,所述入流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换热腔直接相通,

22、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壳体和底板,该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ptc发热组件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并与所述底板之间限定有所述第二换热腔,所述出流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并与所述第二换热腔直接相通;或者

23、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ptc发热组件的第一侧并与所述ptc发热组件之间限定有所述第一换热腔,所述入流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换热腔直接相通,

24、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壳体和底板,该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ptc发热组件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并与所述底板之间限定有所述第二换热腔,所述出流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经由所述第二换热腔而与所述第一换热腔相通。

2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所述第一换热腔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结构,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所述第二换热腔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结构;

26、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过渡流道且所述底板中设置有通孔,该过渡流道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

2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渡流道沿垂直于所述布置平面的方向延伸。

2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渡流道包括:

29、第一垂直段,该第一垂直段沿垂直于所述布置平面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换热腔直接相通;

30、第二垂直段,该第二垂直段沿垂直于所述布置平面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换热腔直接相通;和

31、横向过渡段,该横向过渡段在所述框架上沿所述布置平面延伸且连通所述第一垂直段和第二垂直段;或者

32、所述过渡流道包括:

33、第一垂直段,该第一垂直段沿垂直于所述布置平面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换热腔直接相通;

34、第二垂直段,该第二垂直段沿垂直于所述布置平面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换热腔直接相通,且该第一垂直段与该第二垂直段同轴且重合。

3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入流口和所述出流口朝向相同的方向或朝向不同的方向,优选情况下所述入流口与所述出流口的朝向方向彼此平行;和/或

36、所述入流口和所述出流口在长度方向上和/或宽度方向上和/或高度方向上彼此间隔设置。

37、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所述入流口和所述出流口的情形中,所述第一换热腔内设置有隔离室,该隔离室与所述出流口相通且与所述第一换热腔隔绝密封,所述框架上设置有回流孔,该回流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腔和所述隔离室。

38、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ptc发热组件中的多个ptc发热元件被设置为在同一个布置平面内并行排布,在不影响ptc发热元件使用和发热效果的同时,通过水平放置各个ptc加热元件降低了ptc发热装置的整体厚度并提升了其传热效率。且电加热装置中的入流口和出流口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也可以集中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中,使入流口和出流口的朝向可以形成多种外部连接方式,从而使本申请可适配多种安装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PTC发热组件,该PTC发热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发热组件,其中,每个PTC发热元件(10)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均朝向第一侧,所述导电板(20)位于所述PTC发热元件(10)的所述第一侧;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发热组件,其中,一些PTC发热元件(10)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朝向第一侧,另一些PTC发热元件(10)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朝向与所述第一侧向相反的第二侧,一个导电板位于所述PTC发热元件(10)的所述第一侧,另一个导电板位于所述PTC发热元件(10)的所述第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TC发热组件,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朝向所述第一侧的PTC发热元件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朝向所述第二侧的PTC发热元件彼此交错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PTC发热组件,其中,所述多个PTC发热元件均绝缘且密封地设置于同一个框架(30)中,该框架(30)为沿所述布置平面延伸的平板形状。

6.电加热装置,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中,所述PTC发热组件(300)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PTC发热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100)的所述第一换热腔(102)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结构,所述第二换热器(200)的所述第二换热腔(202)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中,所述过渡流道(31)沿垂直于所述布置平面的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中,所述过渡流道(31)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入流口(101)和所述出流口(201)朝向相同的方向或朝向不同的方向,优选情况下所述入流口(101)与所述出流口(201)的朝向方向彼此平行;和/或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所述入流口(101)和所述出流口(201)的情形中,所述第一换热腔(102)内设置有隔离室(33),该隔离室(33)与所述出流口(201)相通且与所述第一换热腔(102)隔绝密封,所述框架(30)上设置有回流孔(32),该回流孔(32)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腔(202)和所述隔离室(33)。

...

【技术特征摘要】

1.ptc发热组件,该ptc发热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发热组件,其中,每个ptc发热元件(10)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均朝向第一侧,所述导电板(20)位于所述ptc发热元件(10)的所述第一侧;或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发热组件,其中,一些ptc发热元件(10)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朝向第一侧,另一些ptc发热元件(10)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朝向与所述第一侧向相反的第二侧,一个导电板位于所述ptc发热元件(10)的所述第一侧,另一个导电板位于所述ptc发热元件(10)的所述第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tc发热组件,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朝向所述第一侧的ptc发热元件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朝向所述第二侧的ptc发热元件彼此交错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ptc发热组件,其中,所述多个ptc发热元件均绝缘且密封地设置于同一个框架(30)中,该框架(30)为沿所述布置平面延伸的平板形状。

6.电加热装置,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中,所述ptc发热组件(300)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晓松许健杨城刘德国黄启敏付学超孙逊朱汉任颖睦常涛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海姆霍兹传热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