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2320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35
本技术涉及冶炼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包括下釜体、电阻炉体和坩埚装置,电阻炉体同轴心设置在下釜体的内腔,坩埚装置同轴心设置在电阻炉体的内腔,其中,坩埚装置包括熔炼坩埚、第一隔热部件、坩埚保护壳体、第二隔热部件和盖体,坩埚保护壳体同轴心设置在熔炼坩埚的外侧,第一隔热部件设置在坩埚保护壳体与熔炼坩埚之间的间隙内,盖体同轴心设置在熔炼坩埚的上部,第二隔热部件设置在盖体与熔炼坩埚之间。本技术可以提高下釜体的作业安全性,提高熔炼搅拌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炼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


技术介绍

1、铝合金差压浇注是一种重要的冶炼浇注工艺,在铝合金差压浇注时,只能在浇注前进行搅拌除气,在浇注过程中,铝合金熔体中不同密度的化学成分会产生沉降,上下层的铝合金熔体会产生温差,导致浇注出的铝合金铸件成分不均匀。通常在熔池底部设置电磁搅拌装置对铝合金熔体进行非接触式搅拌,提高铝合金熔体的成分均匀性,减少熔体烧损,降低能耗。

2、在实际应用中,电磁搅拌在对铝合金差压浇注进行作业时,搅拌深度较小,对控制柜距离、电磁搅拌底部设置距离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还要求差压炉下釜体在磁场旋转区域的材料不能导磁。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提高搅拌深度,优化下釜体结构,成为重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

2、本技术提供一种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该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包括下釜体、电阻炉体和坩埚装置,电阻炉体同轴心设置在下釜体的内腔,坩埚装置同轴心设置在电阻炉体的内腔,其中,坩埚装置包括熔炼坩埚、第一隔热部件、坩埚保护壳体、第二隔热部件和盖体,坩埚保护壳体同轴心设置在熔炼坩埚的外侧,第一隔热部件设置在坩埚保护壳体与熔炼坩埚之间的间隙内,盖体同轴心设置在熔炼坩埚的上部,第二隔热部件设置在盖体与熔炼坩埚之间。

3、优选地,本技术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中,熔炼坩埚整体呈u形,坩埚保护壳体整体呈上端开口的圆柱筒形,熔炼坩埚的外径小于坩埚保护壳体的内径,熔炼坩埚的底部高于坩埚保护壳体的底部。

4、优选地,本技术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中,第一隔热部件的上端高于坩埚保护壳体的上端。

5、优选地,本技术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中,第二隔热部件为圆环形,第二隔热部件的内径小于熔炼坩埚的内径,第二隔热部件的外径大于熔炼坩埚的外径。

6、优选地,本技术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中,盖体整体为圆环形,盖体的上端与电阻炉体的顶部相匹配,盖体的下端与第二隔热部件相匹配。

7、优选地,本技术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中,下釜体包括下釜体本体、设置在下釜体本体上部并与下釜体本体一体连接的下釜体法兰以及固定装配在下釜体法兰上的下釜体中隔板,下釜体本体整体呈上端开口的筒状,下釜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与下釜体本体内侧连通的穿线通道。

8、优选地,本技术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中,下釜体法兰上设置多个排气通道,多个设置在下釜体本体外侧的排气管与排气通道一一对应地连通。

9、优选地,本技术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中,电阻炉体包括炉体本体、电加热元件以及第三隔热部件,炉体本体整体呈上端开口的筒状,电加热元件同轴心环形设置在炉体本体的内壁,第三隔热部件设置在炉体本体的内腔底部。

10、优选地,本技术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包括电阻炉体控制器,该电阻炉体控制器与电阻炉体内侧的电加热元件电气连接。

11、优选地,本技术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包括永磁搅拌器和永磁搅拌控制器,该永磁搅拌器设置在下釜体底部的正下方,该永磁搅拌控制器与永磁搅拌器电气连接。

12、本技术的优选地,本技术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通过综合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下釜体的作业安全性,提高熔炼搅拌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包括下釜体、电阻炉体和坩埚装置,电阻炉体同轴心设置在下釜体的内腔,坩埚装置同轴心设置在电阻炉体的内腔,其中,坩埚装置包括熔炼坩埚、第一隔热部件、坩埚保护壳体、第二隔热部件和盖体,坩埚保护壳体同轴心设置在熔炼坩埚的外侧,第一隔热部件设置在坩埚保护壳体与熔炼坩埚之间的间隙内,盖体同轴心设置在熔炼坩埚的上部,第二隔热部件设置在盖体与熔炼坩埚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熔炼坩埚整体呈U形,坩埚保护壳体整体呈上端开口的圆柱筒形,熔炼坩埚的外径小于坩埚保护壳体的内径,熔炼坩埚的底部高于坩埚保护壳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隔热部件的上端高于坩埚保护壳体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隔热部件为圆环形,第二隔热部件的内径小于熔炼坩埚的内径,第二隔热部件的外径大于熔炼坩埚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盖体整体为圆环形,盖体的上端与电阻炉体的顶部相匹配,盖体的下端与第二隔热部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下釜体包括下釜体本体、设置在下釜体本体上部并与下釜体本体一体连接的下釜体法兰以及固定装配在下釜体法兰上的下釜体中隔板,下釜体本体整体呈上端开口的筒状,下釜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与下釜体本体内侧连通的穿线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下釜体法兰上设置多个排气通道,多个设置在下釜体本体外侧的排气管与排气通道一一对应地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电阻炉体包括炉体本体、电加热元件以及第三隔热部件,炉体本体整体呈上端开口的筒状,电加热元件同轴心环形设置在炉体本体的内壁,第三隔热部件设置在炉体本体的内腔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包括电阻炉体控制器,所述电阻炉体控制器与电阻炉体内侧的电加热元件电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包括永磁搅拌器和永磁搅拌控制器,所述永磁搅拌器设置在下釜体底部的正下方,所述永磁搅拌控制器与永磁搅拌器电气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包括下釜体、电阻炉体和坩埚装置,电阻炉体同轴心设置在下釜体的内腔,坩埚装置同轴心设置在电阻炉体的内腔,其中,坩埚装置包括熔炼坩埚、第一隔热部件、坩埚保护壳体、第二隔热部件和盖体,坩埚保护壳体同轴心设置在熔炼坩埚的外侧,第一隔热部件设置在坩埚保护壳体与熔炼坩埚之间的间隙内,盖体同轴心设置在熔炼坩埚的上部,第二隔热部件设置在盖体与熔炼坩埚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熔炼坩埚整体呈u形,坩埚保护壳体整体呈上端开口的圆柱筒形,熔炼坩埚的外径小于坩埚保护壳体的内径,熔炼坩埚的底部高于坩埚保护壳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隔热部件的上端高于坩埚保护壳体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隔热部件为圆环形,第二隔热部件的内径小于熔炼坩埚的内径,第二隔热部件的外径大于熔炼坩埚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搅拌差压炉下釜体系统,其特征在于,盖体整体为圆环形,盖体的上端与电阻炉体的顶部相匹配,盖体的下端与第二隔热部件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佩康高爽李晓东张金荣何子瑜国学英邓连成范石金杨春江于红文闫自谱施艳祥尹楠赵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