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穿梭车顶升联动,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
技术介绍
1、智能制造技术推动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快速发展与创新,特别是密集存储技术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与普通立体仓库相比,密集存储土地利用率和空间利用率上可提高20%-100%左右,同时作业效率可提高20%,运行能耗可降低30%,单元投资成本可节约10%左右,密集存储系统因而在多个领域已经得到应用。四向穿梭车是智能密集存储系统的核心产品,集合了四向行驶、原地换轨、自动存取货等功能,是一种特别适合于密集存储的智能搬运设备。
2、现有技术中,四向穿梭车常采用凸轮顶升结构或者液压顶升结构,凸轮顶升结构在载重较大的情况下磨损严重,进而影响凸轮轮廓曲线的精度,而且凸轮制造较为困难。液压顶升结构容易产生液压油泄漏,造成作业环境污染。并且现有技术不便于调节四向车车体水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换向机构和顶升机构联动的结构设计,既降低了车体高度,又节省了车体内部空间,有利于轻薄化设计,并且具有易于调节水平的功能,顶升换向联动机构采用了八个摇臂,使得运输货物时更加平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轴,并且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摇臂、第一链轮、第
3、所述第二摇臂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摇臂小轴,并且所述第二摇臂小轴的一侧连接有第四摇臂,所述第二摇臂小轴上连接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的外侧套合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链轮的一侧通过链条连接有第三链轮,并且所述第三链轮的一端通过胀紧套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胀紧套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五摇臂。
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五摇臂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摇臂小轴,并且所述第三摇臂小轴的一侧连接有第六摇臂,所述第三摇臂小轴上连接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嵌套于第一滑块的腰型腔体中。
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有第四链轮,所述第四链轮通过胀紧套连接有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的一端与胀紧套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七摇臂。
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七摇臂的一侧连接有第四摇臂小轴,并且所述第四摇臂小轴的一侧连接有第八摇臂,第四摇臂小轴上连接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嵌套于第二滑块的腰型腔体中。
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滑块上通过导向套连接有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第三导向柱和第四导向柱;
8、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三导向柱和第四导向柱的外侧安装有第三压板和第四压板,所述第一滑块沿着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第三导向柱、第四导向柱上下滑动。
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行走轴,并且第一行走轴的一侧连接有第一y行走轮,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行走轴,并且所述第二行走轴的一侧连接有第二y行走轮。
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滑块上通过导向套连接有第五导向柱、第六导向柱、第七导向柱和第八导向柱;
11、其中,所述第五导向柱和第六导向柱的外侧安装有第五压板和第六压板,所述第七导向柱和第八导向柱的外侧安装有第七压板和第八压板。
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行走轴,并且第三行走轴的一侧连接有第三y行走轮,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侧连接有第四行走轴,并且所述第四行走轴的一侧连接有第四y行走轮。
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上方放置有货叉,并且货叉的下方通过螺钉连接有货叉导向轴。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5、换向机构和顶升机构联动的结构设计,既降低了车体高度,又节省了车体内部空间,有利于轻薄化设计,并且具有易于调节水平的功能,顶升换向联动机构采用了八个摇臂,使得运输货物时更加平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轴(2),并且所述第一传动轴(2)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摇臂(3)、第一链轮(4)、第二链轮(5)、第二摇臂(6),所述第一摇臂(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摇臂小轴(7),并且第一摇臂小轴(7)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摇臂(8),所述第一摇臂小轴(7)上连接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的外侧套合有第一滑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摇臂(15)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摇臂小轴(16),并且所述第三摇臂小轴(16)的一侧连接有第六摇臂(17),所述第三摇臂小轴(16)上连接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嵌套于第一滑块(9)的腰型腔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轮(5)通过链条连接有第四链轮(18),所述第四链轮(18)通过胀紧套连接有第四传动轴(19),所述第四传动轴(19)的一端与胀紧套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七摇臂(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9)上通过导向套连接有第一导向柱(23)、第二导向柱(24)、第三导向柱(25)和第四导向柱(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9)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行走轴(39),并且第一行走轴(39)的一侧连接有第一Y行走轮(40),所述第一滑块(9)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行走轴(41),并且所述第二行走轴(4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Y行走轮(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12)上通过导向套连接有第五导向柱(31)、第六导向柱(32)、第七导向柱(33)和第八导向柱(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12)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行走轴(43),并且第三行走轴(43)的一侧连接有第三Y行走轮(44),所述第二滑块(1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四行走轴(45),并且所述第四行走轴(45)的一侧连接有第四Y行走轮(4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2)的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立板(47),所述立板(47)的上方放置有货叉(48),并且货叉(48)的下方通过螺钉连接有货叉导向轴(4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轴(2),并且所述第一传动轴(2)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摇臂(3)、第一链轮(4)、第二链轮(5)、第二摇臂(6),所述第一摇臂(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摇臂小轴(7),并且第一摇臂小轴(7)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摇臂(8),所述第一摇臂小轴(7)上连接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的外侧套合有第一滑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摇臂(15)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摇臂小轴(16),并且所述第三摇臂小轴(16)的一侧连接有第六摇臂(17),所述第三摇臂小轴(16)上连接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嵌套于第一滑块(9)的腰型腔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轮(5)通过链条连接有第四链轮(18),所述第四链轮(18)通过胀紧套连接有第四传动轴(19),所述第四传动轴(19)的一端与胀紧套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七摇臂(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四向穿梭车的顶升换向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摇臂(20)的一侧连接有第四摇臂小轴(21),并且所述第四摇臂小轴(21)的一侧连接有第八摇臂(22),第四摇臂小轴(21)上连接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嵌套于第二滑块(12)的腰型腔体中。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哲,李想,周泽丽,田阔,邹韬,
申请(专利权)人: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