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3114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34
本技术涉及装煤车余煤回收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面设有倾倒机构,所述倾倒机构包括有与框架底面固定连接的安装框,通过设置双输出轴电机,双输出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转轴均带动第一斜齿轮进行转动,使螺纹杆带动螺环进行转动,而螺环在螺纹杆处进行横向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板推动存储框进行倾斜运动,使存储框进行倾斜,在倾斜过程中能够将存储的煤全部倒出,从而大幅降低煤在运输过程中附着在车内壁上的情况,并且能够对煤进行快速卸落,从而实现装置的对煤运输倾倒时的自动化使用,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疲劳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余煤清理回收较为麻烦,清理效率较低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煤车余煤回收,具体的,涉及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1、煤是一种可燃的黑色或棕黑色沉积岩,煤通常是发生在煤床或煤层的岩石地层中或矿脉中,而在对煤运输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专门的焦炉装煤车对煤进行运输,而在对煤运输过程中煤会附着在装煤车的内壁上,不便于对余煤进行回收和利用,影响对煤的运输。

2、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7705918u的技术,名称为:一种焦炉装煤车的余煤回收装置,该专利文件中提出的装置,通过撞击机构的结构设计,在将装煤车主体内的煤卸完后,有少量的余煤附着在装煤车主体的内壁上,需要将余煤清理下来,向下按压升降板,升降板带动两个连接杆运动连接杆带动两个移动板向两侧运动,移动板带动撞击块运动,突然松开升降板,在弹簧的作用下,撞击块会突然撞向装煤车主体的侧壁,撞击产生震动,震动可以使附着的余煤掉落,实现了清理装煤车主体内壁附着的余煤的功能,解决了目前装煤车的内壁会附着有余煤不方便去除的问题,提高了余煤的清理效率;

3、然而该装置在对煤进行运输时,需要工作人员打开车门使用工具将煤取出,取出后再通过装置部件将附着在车壁上的余煤进行震落,再将煤取出,因此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较为麻烦,虽然能够将余煤清除,但使用较为费时费力。

4、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6688006u的技术,名称为:一种焦炉装煤车的余煤回收装置,该专利文件中提出的装置,通过在装煤车本体上设置有放置盒和保护板的结构,可以使装煤车本体具有照明的作用,便于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运输煤,通过设置有连接块、连接槽、活动杆、限位孔和限位螺栓的结构,可以便于调节照明灯的角度;

5、然而在对煤进行运输时,会有余煤附着在车内壁上,虽然该装置能够便于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进行运输,但对附着在车内壁上的余煤无法清除,不便于对余煤进行清理和回收,因此需要工作人员使用工具将余煤进行清理,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对煤进行运输过程中,附着在车内壁上的余煤清理回收较为麻烦,清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面设有倾倒机构,所述倾倒机构包括有与框架底面固定连接的安装框,且安装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双输出轴电机,所述双输出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转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框架下方支撑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靠近安装框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均转动贯穿安装框的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环,且螺环的外表面铰接有传动板,所述框架的上表面设有存储框,且存储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且连接块与传动板远离螺环的一端相铰接。

3、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动板,两个所述推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通过设置推动板与推动把手的设置,能够更好的便于工作人员手动推动整体装置对煤进行运输。

4、优选的,所述推动把手的外表面粘连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阵列的防滑凹槽,通过设置防滑套,能够更好的提升工作人员手动推动整体装置的受力,并且大幅提升工作人员的摩擦力,避免在推动装置时发生手滑的情况。

5、优选的,所述存储框的出料口通过合页铰接有车门,且车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设置车门,能够更好的将煤矿进行倾倒,并且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倾倒或使用工具将煤取出。

6、优选的,所述框架下方四个支撑腿的底面均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本身具有自锁效果,通过设置万向轮,能够更好的便于对整体装置进行移动,从而大幅提升对煤的运输,并且万向轮具有自锁性,能够便于在对煤倾倒时提供稳定性,避免在倾倒时发生移动的情况。

7、优选的,两个所述传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位于两个传动板远离螺环的一部分,通过设置连接板,能够更好的提升螺环的传动效果,并且将承载力进行些许分摊和分布均匀,从而大幅提升装置部件的使用寿命。

8、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杆贯穿安装框的连接处均设有轴承,且轴承的外表面与安装框外表面的预留孔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轴承,能够更好的便于螺纹杆在安装框内进行转动,大幅提升螺纹杆的使用寿命,避免在转动时因摩擦力较大发生损坏的情况。

9、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板,且限位板与存储框外表面的凸块相铰接,通过设置限位板,能够更好的便于对存储框进行倾斜,从而在倾斜时将煤倒出,大幅提升对煤的运输,并且倾倒角度很大,能够有效减少煤附着在车内壁上。

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双输出轴电机,双输出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转轴均带动第一斜齿轮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相啮合,进而通过第二斜齿轮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使螺纹杆带动螺环进行转动,而螺环在螺纹杆处进行横向移动,从而带动传动板推动存储框进行倾斜运动,使存储框通过后续限位部件进行倾斜,并且在倾斜过程中,能够将存储的煤全部倒出,从而大幅降低煤在运输过程中附着在车内壁上的情况,并且能够对煤进行快速卸落,从而实现装置的对煤运输倾倒时的自动化使用,从而大幅提升对煤的运输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疲劳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底面设有倾倒机构(2),所述倾倒机构(2)包括有与框架(1)底面固定连接的安装框(201),且安装框(2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双输出轴电机(202),所述双输出轴电机(202)的两个输出转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03),所述框架(1)下方支撑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4),且固定板(204)靠近安装框(201)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05),两个所述螺纹杆(205)远离固定板(204)的一端均转动贯穿安装框(201)的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206),两个所述螺纹杆(205)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环(207),且螺环(207)的外表面铰接有传动板(208),所述框架(1)的上表面设有存储框(209),且存储框(20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2010),且连接块(2010)与传动板(208)远离螺环(207)的一端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动板(3),两个所述推动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把手(4)的外表面粘连有防滑套(5),且防滑套(5)的外表面开设有环形阵列的防滑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框(209)的出料口通过合页铰接有车门(6),且车门(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下方四个支撑腿的底面均安装有万向轮(8),且万向轮(8)本身具有自锁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动板(208)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且连接板(9)位于两个传动板(208)远离螺环(207)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杆(205)贯穿安装框(201)的连接处均设有轴承(10),且轴承(10)的外表面与安装框(201)外表面的预留孔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板(11),且限位板(11)与存储框(209)外表面的凸块相铰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底面设有倾倒机构(2),所述倾倒机构(2)包括有与框架(1)底面固定连接的安装框(201),且安装框(2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双输出轴电机(202),所述双输出轴电机(202)的两个输出转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203),所述框架(1)下方支撑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4),且固定板(204)靠近安装框(201)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05),两个所述螺纹杆(205)远离固定板(204)的一端均转动贯穿安装框(201)的外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206),两个所述螺纹杆(205)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环(207),且螺环(207)的外表面铰接有传动板(208),所述框架(1)的上表面设有存储框(209),且存储框(20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2010),且连接块(2010)与传动板(208)远离螺环(207)的一端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煤车用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动板(3),两个所述推动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满富郎庆福李子营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曹妃甸华锐重工机电设备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