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2949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配合食道蠕动进行变形,还依旧会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并在食道的构造影响下,食管支架容易出现向下移位的情况,这一问题在常规对于食管支架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颇为常见,且目前没有较为良好办法能够对其进行改善的问题。包括编织而成的支架基体,支架基体的管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该食道支架以其形状适应食道自上而下截面的增大变化,确保完全贴合食道内壁,增加对蠕动和形态变化引起的移位的抵抗力,防滑环片的设计在移位时将带动贴环片向下移位,引起翘环片的变形,并利用其与食管内壁接触作为附着点,释放弹性势能施加向上的力,以维持支架的位置,避免持续向下移位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


技术介绍

1、食道支架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处理食道狭窄或食道癌等疾病。食道作为连接口腔和胃的要道,若因各种原因导致狭窄,患者可能会面临吞咽困难、食物阻塞等问题,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例如,食道癌治疗也可能导致食道狭窄。在这些情况下,食道支架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2、食道支架通常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呈筒状或网状结构。医生会通过内窥镜或手术将支架置入患者的食道,以扩张狭窄部位或支撑受损组织,从而恢复食道的正常功能。食道支架有时是可拆卸的,这意味着在病情好转或需要其他治疗时可以方便地移除。同时,食道支架的设计考虑了舒适性和耐用性,以确保患者长期获得疗效。

3、与传统手术相比,食道支架置入手术通常风险较低,恢复时间较短。患者通常在手术后不久便能感受到症状减轻和生活质量改善。然而,食道支架也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支架移位、溃疡形成等。因此,在选择使用食道支架治疗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可能的风险,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和共同决策。

4、总的来说,食道支架作为介入性治疗手段,在治疗食道狭窄和食道癌等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选择,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5、不过由于食道本身的形状呈现上小下大的状态,其横截面积向下会逐渐增大,并且食物一旦通过咽喉,进入食道,在这个阶段,食道的肌肉会以蠕动的方式将食物向下推送,这被称为食物的"推进波",同时,食道的括约肌会逐渐放松,允许食物通过,然后再收缩以防止食物倒流,通过上述人体的结构可以发现的是,食物在进入到食道内以后,基本上越是在食道下端靠近胃部的情况下,那么食物也就越是容易掉落下去,并且食物还会受到食道蠕动的导向,同样的,食管支架搁置于食道内的时候,其作为异物而言,即便是能够配合食道蠕动进行变形,还依旧还是会受到向下的作用力,并且在食道的构造影响下,食管支架愈加容易出现向下移位的情况,这一问题在常规对于食管支架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颇为常见,且目前没有较为良好办法能够对其进行改善。

6、故而提出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用以缓解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包括编织而成的支架基体,所述支架基体的管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且所述支架基体上存在若干圈编织成形的介孔,所述介孔截面呈菱形,且自上而下每一圈的所述介孔横向开口间距逐渐增大设置。

4、优选地,所述支架基体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碗部和下碗部,所述上碗部和下碗部的开口截面积分别大于支架基体的上端开口截面积和下端开口截面积。

5、优选地,还包括覆膜,所述覆膜设置于支架基体、上碗部和下碗部的内外圈。

6、优选地,还包括若干防滑环片,若干所述防滑环片设置于支架基体的下端外圈,若干所述防滑环片于支架基体长度方向上均匀间隔设置。

7、优选地,所述防滑环片包括与支架基体外圈贴合设置的贴环片、以及一体成型于贴环片下端的翘环片,所述翘环片的内圈形成间隔槽。

8、优选地,若干所述翘环片的最大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设置。

9、优选地,所述防滑环片采用硅胶材质。

10、优选地,所述上碗部上设置有若干回收线,所述回收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上碗部的开口边缘形成线圈。

11、优选地,所述回收线采用尼龙材质。

12、优选地,所述覆膜为硅橡胶薄膜。

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该技术在植入人体食道时,通过支架基体的形状适应食道截面增大的变化,确保支架与食道内壁充分贴合,增加对蠕动和形态变化引起的移位的抵抗力,同时,设计防滑环片,当食管支架试图向下移位时,会带动贴环片向下移位,使翘环片变形,利用其与食管内壁接触作为附着点,翘环片释放弹性势能,在食道蠕动结束后对支架施加向上作用力,维持其位置,避免持续向下移位,这一设计可提高食道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移位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而成的支架基体(1),所述支架基体(1)的管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且所述支架基体(1)上存在若干圈编织成形的介孔(101),所述介孔(101)截面呈菱形,且自上而下每一圈的所述介孔(101)横向开口间距逐渐增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基体(1)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碗部(201)和下碗部(202),所述上碗部(201)和下碗部(202)的开口截面积分别大于支架基体(1)的上端开口截面积和下端开口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膜(2),所述覆膜(2)设置于支架基体(1)、上碗部(201)和下碗部(202)的内外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翘环片(302)的最大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环片(3)采用硅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碗部(201)上设置有若干回收线(2011),所述回收线(20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上碗部(201)的开口边缘形成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线(2011)采用尼龙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2)为硅橡胶薄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而成的支架基体(1),所述支架基体(1)的管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且所述支架基体(1)上存在若干圈编织成形的介孔(101),所述介孔(101)截面呈菱形,且自上而下每一圈的所述介孔(101)横向开口间距逐渐增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基体(1)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碗部(201)和下碗部(202),所述上碗部(201)和下碗部(202)的开口截面积分别大于支架基体(1)的上端开口截面积和下端开口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位移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膜(2),所述覆膜(2)设置于支架基体(1)、上碗部(201)和下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芬荣高明宋亚华董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