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零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后视镜是供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的驾驶员直接获取车辆后方、侧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通过设置后视镜,可降低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行人和司乘安全。
2、然而,在雨天或潮湿环境下,车辆后视镜的镜面容易被水雾遮挡,使得驾驶员难以通过后视镜清楚地了解车辆后方、侧方的车况信息,从而增加了车辆行驶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利用车载供气设备供给的气体经由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分别为后视镜镜片、前侧窗玻璃送风,以吹散后视镜镜片和前侧窗玻璃上的水雾,获得高效、洁净的除水雾效果。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包括后视镜镜片和后视镜外壳;后视镜外壳与后视镜镜片连接;后视镜外壳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朝向后视镜镜片,第二出风口用于朝向前侧窗玻璃;
4、第一出风口用于连通车载供气设备,以通过车载供气设备供给的气体向后视镜镜片送风;第二出风口用于连通车载供气设备,以通过车载供气设备供给的气体向前侧窗玻璃送风。
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当后视镜镜片和前侧窗玻璃存在水雾时,车载供气设备排出的气体可通过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分别为后视镜镜片、前侧窗玻璃送风,以吹散后视镜镜片和前侧窗玻璃上的水雾;该物理除水雾方式在任意气
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视镜外壳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口,多个第一出风口沿后视镜镜片的周侧边缘间隔排布。
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视镜外壳设有多个第二出风口,多个第二出风口沿后视镜镜片的周侧边缘间隔排布。
8、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视镜外壳内设有第一出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的第一端用于连通车载供气设备,第一出风通道的第二端与多个第一出风口连通。
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视镜外壳内设有第二出风通道;第二出风通道的第一端用于连通车载供气设备,第二出风通道的第二端与多个第二出风口连通。
10、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出风通道包括第一主通道和多个第一分支通道;第一主通道的第一端用于连通车载供气设备,第一主通道的第二端位于后视镜镜片的正投影区域内;多个第一分支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一主通道的第二端连通,多个第一分支通道的第二端与多个第一出风口一一对应连通。
1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出风通道包括第二主通道和多个第二分支通道;第二主通道的第一端用于连通车载供气设备,第二主通道的第二端位于后视镜镜片的正投影区域内;多个第二分支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主通道的第二端连通,多个第二分支通道的第二端与多个第二出风口一一对应连通。
12、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中设有阀门组件,阀门组件具有至少三个可相互切换的开关状态;当阀门组件处于第一开关状态时,第一出风通道导通且第二出风通道截止;当阀门组件处于第二开关状态时,第一出风通道截止且第二出风通道导通;当阀门组件处于第三开关状态时,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均导通。
1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视镜外壳背向后视镜镜片的一侧开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与第一出风口连通,且/或导流通道与第二出风口连通。
14、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流通道中设有滤网。
1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载供气设备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中,后视镜除水雾装置中的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与车载供气设备连通。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因此,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当后视镜镜片和前侧窗玻璃存在水雾时,车载供气设备排出的气体可通过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分别为后视镜镜片、前侧窗玻璃送风,以吹散后视镜镜片和前侧窗玻璃上的水雾;该物理除水雾方式在任意气温条件下均可适用,相比于现有的加热除水雾方式省去了启动升温时间,见效更快,并且可以将固体污物一并清除,后视镜镜片和前侧窗玻璃不易残留水渍和残渣,可获得更高效、洁净的除水雾效果,使得驾驶员能透过前侧窗玻璃清晰地观察使用后视镜,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保障了行人和司乘安全;此外,由于车载供气设备采用车辆原有的设备即可,无需另设其它装置,因此相对于现有的加热除水雾方式更为节省成本。
1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载供气设备设置为车载空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外壳(2)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21),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21)沿所述后视镜镜片(1)的周侧边缘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外壳(2)内设有第一出风通道(3);所述第一出风通道(3)的第一端用于连通所述车载供气设备,所述第一出风通道(3)的第二端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3)包括第一主通道(31)和多个第一分支通道(32);所述第一主通道(31)的第一端用于连通所述车载供气设备,所述第一主通道(3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后视镜镜片(1)的正投影区域内;多个所述第一分支通道(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主通道(31)的第二端连通,多个所述第一分支通道(32)的第二端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21)一一对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4)包括第二主通道(4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3)和所述第二出风通道(4)中设有阀门组件,所述阀门组件具有至少三个可相互切换的开关状态;当所述阀门组件处于第一开关状态时,所述第一出风通道(3)导通且所述第二出风通道(4)截止;当所述阀门组件处于第二开关状态时,所述第一出风通道(3)截止且所述第二出风通道(4)导通;当所述阀门组件处于第三开关状态时,所述第一出风通道(3)和所述第二出风通道(4)均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外壳(2)背向所述后视镜镜片(1)的一侧开设有导流通道(23),所述导流通道(23)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1)连通,且/或所述导流通道(23)与所述第二出风口(2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23)中设有滤网(5)。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供气设备设置为车载空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外壳(2)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21),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21)沿所述后视镜镜片(1)的周侧边缘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外壳(2)内设有第一出风通道(3);所述第一出风通道(3)的第一端用于连通所述车载供气设备,所述第一出风通道(3)的第二端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3)包括第一主通道(31)和多个第一分支通道(32);所述第一主通道(31)的第一端用于连通所述车载供气设备,所述第一主通道(3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后视镜镜片(1)的正投影区域内;多个所述第一分支通道(3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主通道(31)的第二端连通,多个所述第一分支通道(32)的第二端与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21)一一对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视镜除水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4)包括第二主通道(41)和多个第二分支通道(42);所述第二主通道(41)的第一端用于连通所述车载供气设备,所述第二主通道(4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聪,刘婷,吴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