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22649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属于人工智能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BSP仓库作为数据集对RoBERTa特征匹配模型进行微调,使用微调好的RoBERTa特征匹配模型实现任务书或需求文档转特征矩阵、BSP仓库各驱动源码标签转特征矩阵;对任务书或需求文档的特征矩阵进行处理,得到关键特征矩阵;对任务书或需求文档的关键特征矩阵与BSP仓库各驱动源码标签的特征矩阵进行相似度匹配;根据特征匹配结果映射得到任务书或需求文档对应的目标BSP源码框架;不断迭代,提升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任务书或需求文档直接到BSP框架的转换过程,优化了程序员的开发环境,大大的提升了开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智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得到了迅速发展,nlp(naturallanguage processing)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预训练模型的出现,展现出了其卓越的性能并被广泛应用在了各领域。在国产化浪潮的推动下,国产芯片发展迅猛,许多厂商都提出了自己的架构,在适配出相应的bsp(board supportpackage)后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但在bsp适配过程中,由于各芯片架构、硬件等存在差异且缺乏相应的技术资料支持导致了bsp适配困难。

2、文本特征提取是nlp中的一项基本任务,特征提取的优劣往往直接决定模型后续任务性能的优劣,因此很多架构被提出,如经典的transformer,再到后来的bert、gpt、roberta等预训练模型的出现,特征提取任务取得巨大的进步。与此同时,目前已经存在的国产bsp开发框架主要为各厂商为自身产品所配套的框架,其中使用比较方便的复旦微procise,在选定了芯片型号后,可以通过图形化拖拽硬件的方式,自动生成硬件所对应的驱动源码,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

3、目前市面上的bsp源码开发系统主要为各芯片厂商为自身产品所设计,不能覆盖各种型号的芯片,且大都均为手动选择方式、图形拖拽方式或者暂未集成完整的bsp源码框架,需要用户根据需求,从厂商的bsp驱动库中搜索相应的驱动源码自己搭建框架,这些方式虽然给用户提供了一些便利,但在智能化、便捷性方面还有所欠缺,进而导致基础软件程序员开发效率被大大降低。

4、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该系统使用预训练模型,以特征匹配的方式实现了从任务书或需求文档直接到需要适配bsp源码框架的转换过程,并具有“自学习”功能,在智能化和便捷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且本bsp智能开发库中包含了多家厂商芯片型号的驱动源码,相较于市面上已有的驱动开发系统,涵盖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以解决在日常的bsp适配过程中,开发人员很难拥有已完全适配好的驱动直接使用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处理与特征转换、特征处理、特征匹配、输出目标源码框架、模型性能迭代提升五个阶段;

5、第一阶段:预处理与特征转换;使用bsp仓库作为数据集对roberta特征匹配模型进行微调,使用微调好的roberta特征匹配模型实现任务书或需求文档转特征矩阵、bsp仓库各驱动源码标签转特征矩阵;

6、第二阶段:特征处理;该阶段对任务书或需求文档的特征矩阵进行处理,得到任务书或需求文档的关键特征矩阵;

7、第三阶段:特征匹配;该阶段完成任务书或需求文档的关键特征矩阵与bsp仓库各驱动源码标签的特征矩阵的相似度匹配工作;

8、第四阶段:输出目标源码框架;根据特征匹配结果映射得到任务书或需求文档对应的目标bsp源码框架;

9、第五阶段:模型性能迭代提升;将适配好bsp源码重新存入bsp仓库,增加了特征匹配模型微调所使用的数据量,不断迭代,提升性能。

10、(三)有益效果

1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结合了人工智能中的预训练模型技术,实现了任务书或需求文档直接到bsp框架的转换过程,优化了程序员的开发环境,大大的提升了开发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预处理与特征转换、特征处理、特征匹配、输出目标源码框架、模型性能迭代提升五个阶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包括如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收集整理2000段各类驱动程序源码,请有BSP开发经验的专家对数据集进行标签标注,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训练集大小为1600,验证集大小为200,测试集数据条数为20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将数据集标签作为输入数据对模型进行微调,得到更适合做BSP开发任务书或需求文档特征表示的RoBERTa特征匹配模型。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段中,

7.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T=UWVT,WVT理解为任务书或需求文档经过RoBERTa特征匹配模型特征抽取后形成特征矩阵T的近似表示,用VT中的前m个向量表示,W则为VT的权重矩阵,这使得近似替代方法误差最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对任务书或需求文档的特征矩阵进行SVD,选取VT中的前m个向量堆叠就得到了关键特征矩阵W则作为关键特征矩阵的权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阶段包括:将任务书或需求文档关键特征矩阵与BSP仓库各驱动源码标签的特征矩阵映射到特征空间,二者在特征空间中的距离表示二者的近似程度,选择二者距离最近的一组数据进行匹配,进而得到任务书或需求文档最匹配的BSP源码标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阶段包括:根据第三阶段得到的与任务书或需求文档最匹配的BSP仓库驱动源码标签,映射到BSP驱动源码仓库,得到任务书或需求文档对应的目标BSP源码框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预处理与特征转换、特征处理、特征匹配、输出目标源码框架、模型性能迭代提升五个阶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包括如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收集整理2000段各类驱动程序源码,请有bsp开发经验的专家对数据集进行标签标注,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训练集大小为1600,验证集大小为200,测试集数据条数为20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将数据集标签作为输入数据对模型进行微调,得到更适合做bsp开发任务书或需求文档特征表示的roberta特征匹配模型。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qa模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bsp智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段中,

7.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书楠姚蕊洪冯纪茗涵岳静郭袁贾张杨李涛蒋志翔赵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