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系能源电池,尤其是指一种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
技术介绍
1、现如今,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主要是以电池作为主要能量供给的驱动方式,并且在新能源汽车中,电池组件属于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这对电池中胶粘剂的使用更为严格。
2、在电池pack段产品生产线上,电池需要将多个独立的电池电芯组装而成,一般都会在电池电芯之间的间隙进行涂胶处理,利用胶水的流动、填补和粘结等特性来将电芯和电芯之间进行粘合。但是,目前的涂胶处理中一般只采用单导向结构,单导向结构只能保证涂胶过程中向一个方向涂胶,涂完胶后机器人需要回到另一边再进行涂胶无法满足生产效率,如果提升节拍需要增加材料成本和设备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涂胶过程中单导向机构机器人工作利用率低以及机器人利用率低浪费成本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包括:安装支架,其作为涂胶设备的支撑部件;涂胶设备,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所述涂胶设备的下端部连接有涂胶头,所述涂胶头用于电芯间隙涂胶;前导向气缸,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并且所述前导向气缸的下端部连接有前导向头;后导向气缸,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并且所述后导向气缸的下端部连接有后导向头,所述涂胶头、前导向头和后导向头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涂胶头位于前导向头和后导向头之间,所述前导向头和后导向头分别轮流用于涂胶头移动时前后方向的引导。本技术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
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面上安装有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上设有圆形通孔一、圆形通孔二和腰型孔,所述圆形通孔一、圆形通孔二和腰型孔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所述腰型孔位于圆形通孔一和圆形通孔二之间。
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胶头贯穿腰型孔,所述前导向头贯穿圆形通孔一,所述后导向头贯穿圆形通孔二。
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u型支架一,所述前导向气缸设置在u型支架一上。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u型支架二,所述后导向气缸设置在u型支架二上。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型支架一上设有传感器安装板一,所述传感器安装板一上设有上限位传感器一和下限位传感器一,所述上限位传感器一和下限位传感器一用于感应前导向气缸活塞杆的位置。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型支架二上设有传感器安装板二,所述传感器安装板二上设有上限位传感器二和下限位传感器二,所述上限位传感器二和下限位传感器二用于感应后导向气缸活塞杆的位置。
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竖直安装板,所述竖直安装板上设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定位头,所述定位头的下端部设置为锥形头。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上设有定位支撑板,所述定位支撑板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端面设有v型槽,所述定位气缸驱动锥形头插入v型槽内以实现涂胶设备的定位。
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安装板上设有限位传感器三和限位传感器四,所述限位传感器三和限位传感器四位于定位支撑板的两侧,并且限位传感器三和限位传感器四用于感应定位支撑板的位置。
1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技术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点胶过程中沿着两个相反方向移动过程中,轮流通过前导向头和后导向头进行引导,提高机器人利用率,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将之前涂胶和检测分为两个工站,现在合并成一个工站,在减少占地空间的同时节约能源和材料成本;在保证以上的前提下保证产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面上安装有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上设有圆形通孔一、圆形通孔二和腰型孔,所述圆形通孔一、圆形通孔二和腰型孔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所述腰型孔位于圆形通孔一和圆形通孔二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头贯穿腰型孔,所述前导向头贯穿圆形通孔一,所述后导向头贯穿圆形通孔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U型支架一,所述前导向气缸设置在U型支架一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U型支架二,所述后导向气缸设置在U型支架二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一上设有传感器安装板一,所述传感器安装板一上设有上限位传感器一和下限位传感器一,所述上限位传感器一和下限位传感器一用于感应前导向气缸活塞杆的位置。
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竖直安装板,所述竖直安装板上设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定位头,所述定位头的下端部设置为锥形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上设有定位支撑板,所述定位支撑板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端面设有V型槽,所述定位气缸驱动锥形头插入V型槽内以实现涂胶设备的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安装板上设有限位传感器三和限位传感器四,所述限位传感器三和限位传感器四位于定位支撑板的两侧,并且限位传感器三和限位传感器四用于感应定位支撑板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底面上安装有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上设有圆形通孔一、圆形通孔二和腰型孔,所述圆形通孔一、圆形通孔二和腰型孔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所述腰型孔位于圆形通孔一和圆形通孔二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胶头贯穿腰型孔,所述前导向头贯穿圆形通孔一,所述后导向头贯穿圆形通孔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u型支架一,所述前导向气缸设置在u型支架一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u型支架二,所述后导向气缸设置在u型支架二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间隙涂胶双向引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一上设有传感器安装板一,所述传感器安装板一上设有上限位传感器一和下限位传感器一,所述上限位传感器一和下限位传感器一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烽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