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控单体泵及其供油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电控单体泵及其供油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2613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单体泵及其供油控制方法,所述电控单体泵包括泵体、阀体和推杆等,所述推杆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受控于泵油凸轮,所述阀体至少开设有与主油道连通的第一泄流道和第二泄流道,所述阀体上至少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泄流道通断的第一电磁阀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泄流道通断的第二电磁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开启和关闭时刻的控制,可实现发动机在柴油机状态的“预喷、主喷、后喷”三段式喷油要求,也能满足微喷气体发动机的燃油供给需求,并可在气体燃料用完后让发动机恢复到全功率柴油机状态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电控单体泵以及使用该泵进行供油控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在进行燃油喷射时,希望能实现预喷(或靴形喷射)、主喷、后喷三个阶段,以提高发动机性能,降低排放,如图1或图2所示。高压共轨式燃油供给系统,轨管内的燃油压力稳定,通过电磁阀的开启时刻控制喷油量,控制精度高,可满足发动机预喷、主喷、后喷三个阶段的要求。

2、以柴油机为本体的微喷引燃双燃料发动机,是指以微量的柴油(全负荷油量的1%~5%)作为引燃燃料,喷入缸内压燃后引燃气体主燃料做功。由于燃油是气体燃料的点火能量,每循环燃油喷射量的多少直接决定气体燃料的燃烧特性,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因此,对喷射的少量燃油的供给控制精度要求很高,高压共轨式燃油供给系统,轨管内的燃油压力稳定,通过电磁阀的开启时刻控制喷油量,控制精度高,可满足微喷引燃燃料供给要求。

3、但是,传统的基于电控单体泵的燃油供给系统,不能满足柴油机的三阶段喷射要求和微喷引燃双燃料发动机的小油量喷射要求。

4、传统的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通常包括凸轮、泵油系统、电磁阀、高压油管、喷油器,凸轮驱动滚轮带动柱塞往复运动,增压柴油到高压腔,当电磁铁没有通电时,密封锥面没有贴合,高压腔的柴油通过密封锥面的间隙泄流,高压油管内的柴油没有建立高压,不能驱动喷油器开启,喷油器没有喷油;当电磁阀通电时,密封锥面贴合,高压腔柴油压力升高,通过高压油管进入喷油器,柴油压力达到喷油器的开启压力后,喷油器开启将柴油喷入缸内,当电磁阀再次断电时,密封锥面在弹簧力作用下开启泄压,喷油器停止喷射燃油。

5、在凸轮泵油过程中,控制电磁阀关闭到开启时刻的时长,即可控制单体泵的每循环供油量大小。在一定转速条件下,电磁阀关闭到开启时刻的时长t与凸轮转角α相对应。如果该系统满足微喷发动机要求,喷油量要达到全负荷油量的1%~5%,则在微喷状态运行时对应的凸轮转角β必须相当小。例如在发动机某转速下对应的电磁阀关闭到开启时刻的时长为2毫秒,则微喷时对应的时间要求小于0.2毫秒,这远超出了电磁阀的响应时间要求。

6、高压共轨燃料供给系统,在功率500kw以下的柴油发动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功率大于1000kw的大型发动机,匹配的高压共轨燃料供给系统由于工艺及结构的变化,成本大幅度飙升,价格增加十倍以上,使应用收到了限制,因此,大型柴油发动机,大多仍采用电控单体泵燃油供给系统。

7、有些厂家的微喷发动机,采用的方案是:匹配小型的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比如1000kw的发动机,匹配的高压共轨系统仅仅能满足300kw的柴油供给需求,该方案解决了燃油供给系统成本的问题(小型高压共轨系统成本低)和在微喷状态下的控制精度问题,但当气体燃料用完后,不能恢复到全功率柴油机状态运行(仅仅能恢复到300kw的柴油机状态),使应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控单体泵,作为同一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该泵进行供油控制的方法,可实现发动机在柴油机状态的“预喷、主喷、后喷”三段式喷油要求,也能满足微喷气体发动机的燃油供给需求,并可在气体燃料用完后让发动机恢复到全功率柴油机状态运行。

2、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控单体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固定安装有阀体且滑动安装有推杆,所述阀体与所述推杆之间夹压有主弹簧,所述推杆安装有伸出所述泵体的滚轮,所述滚轮受控于凸轮轴的泵油凸轮;所述泵体开设有进油孔,所述阀体开设有进油道、主油道、高压腔、出油孔和回油道,所述进油孔与所述进油道连通,所述主油道一端与所述出油孔与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高压腔连通,所述阀体内滑动安装有与所述推杆相抵靠的柱塞,所述泵油凸轮驱动所述滚轮带动所述柱塞往复运动,将来自所述进油孔的燃油增压至所述高压腔;所述阀体开设有与所述主油道连通的第一泄流道,所述阀体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泄流道通断的第一电磁阀;所述阀体至少还开设有与所述主油道连通的第二泄流道,所述阀体上至少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泄流道通断的第二电磁阀。

4、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一阀芯和第一定位座,所述第一泄流道包括开设于所述阀体上且顺序连通的第一阀芯腔、第一回油腔和回油道,所述第一阀芯腔与所述主油道相通,所述第一阀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阀芯腔并套设有第一控制弹簧,所述第一阀芯设置有第一阀芯密封面,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一阀体密封面,所述第一阀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定位座的端面之间具有确定所述第一阀芯开启升程的距离,在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一控制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阀芯密封面与所述第一阀体密封面贴合或脱离贴合以控制所述第一泄流道的通断。

5、其中,所述第二电磁阀包括第二电磁铁、第二阀芯和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泄流道包括开设于所述阀体上相互连通的第二阀芯腔和第二回油腔,所述第二阀芯腔与所述主油道连通,所述第二回油腔通过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回油腔连通,所述第二阀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阀芯腔并套设有第二控制弹簧,所述第二阀芯设置有第二阀芯密封面,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二阀体密封面,所述第二阀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端面之间具有确定所述第二阀芯开启升程的距离,在所述第二电磁铁和所述第二控制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阀芯密封面与所述第二阀体密封面贴合或脱离贴合以控制所述第二泄流道的通断。

6、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使用上述电控单体泵进行供油控制的方法,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为常开型电磁开关阀;在电控单元的控制下,当发动机需要开始靴形喷射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保持开启;当所述发动机需要开始主喷射时,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当所述发动机需要结束所述主喷射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同时开启;当所述发动机需要开始后喷射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当所述发动机需要结束后喷射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在所述后喷射过程中,所述第二电磁阀保持开启。或者

8、一种使用上述电控单体泵进行供油控制的方法,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为常开型电磁开关阀;在所述电控单元的控制下,当发动机需要开始微喷状态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当所述发动机需要结束微喷状态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电磁阀保持开启。

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10、由于电控单体泵的阀体至少开设有与所述主油道连通的第一泄流道和第二泄流道,所述阀体上至少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泄流道通断的第一电磁阀以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泄流道通断的第二电磁阀,当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时,第一泄流道断开,当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时,第二泄流道断开,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时刻,可以形成多种喷油压力波形,例如,通过电控单元使第二电磁阀先于或同时于第二电磁阀关闭,则喷油压力波形同传统的单电磁阀单体泵相同(参见图6);再比如,通过电控单元使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单体泵,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一阀芯和第一定位座,所述第一泄流道包括开设于所述阀体上且顺序连通的第一阀芯腔、第一回油腔和回油道,所述第一阀芯腔与所述主油道相通,所述第一阀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阀芯腔并套设有第一控制弹簧,所述第一阀芯设置有第一阀芯密封面,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一阀体密封面,所述第一阀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定位座的端面之间具有确定所述第一阀芯开启升程的距离,在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一控制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阀芯密封面与所述第一阀体密封面贴合或脱离贴合以控制所述第一泄流道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包括第二电磁铁、第二阀芯和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泄流道包括开设于所述阀体上相互连通的第二阀芯腔和第二回油腔,所述第二阀芯腔与所述主油道连通,所述第二回油腔通过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回油腔连通,所述第二阀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阀芯腔并套设有第二控制弹簧,所述第二阀芯设置有第二阀芯密封面,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二阀体密封面,所述第二阀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端面之间具有确定所述第二阀芯开启升程的距离,在所述第二电磁铁和所述第二控制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阀芯密封面与所述第二阀体密封面贴合或脱离贴合以控制所述第二泄流道的通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腔环绕所述第一定位座的外周面,所述第二回油腔环绕所述第二定位座的外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密封面和所述第一阀体密封面分别为相适配的密封锥面;所述第二阀芯密封面和所述第二阀体密封面分别为相适配的密封锥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为常开型电磁开关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转动安装于所述泵体,或者所述凸轮轴与所述泵体分体安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连接高压油管,所述高压油管连接喷油器。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单体泵进行供油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为常开型电磁开关阀;在电控单元的控制下,当发动机需要开始靴形喷射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保持开启;当所述发动机需要开始主喷射时,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当所述发动机需要结束所述主喷射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同时开启;当所述发动机需要开始后喷射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当所述发动机需要结束后喷射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在所述后喷射过程中,所述第二电磁阀保持开启。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单体泵进行供油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为常开型电磁开关阀;在所述电控单元的控制下,当发动机需要开始微喷状态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当所述发动机需要结束微喷状态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电磁阀保持开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单体泵,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一阀芯和第一定位座,所述第一泄流道包括开设于所述阀体上且顺序连通的第一阀芯腔、第一回油腔和回油道,所述第一阀芯腔与所述主油道相通,所述第一阀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阀芯腔并套设有第一控制弹簧,所述第一阀芯设置有第一阀芯密封面,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一阀体密封面,所述第一阀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定位座的端面之间具有确定所述第一阀芯开启升程的距离,在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一控制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阀芯密封面与所述第一阀体密封面贴合或脱离贴合以控制所述第一泄流道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包括第二电磁铁、第二阀芯和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泄流道包括开设于所述阀体上相互连通的第二阀芯腔和第二回油腔,所述第二阀芯腔与所述主油道连通,所述第二回油腔通过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回油腔连通,所述第二阀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阀芯腔并套设有第二控制弹簧,所述第二阀芯设置有第二阀芯密封面,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二阀体密封面,所述第二阀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定位座的端面之间具有确定所述第二阀芯开启升程的距离,在所述第二电磁铁和所述第二控制弹簧的作用下,所述第二阀芯密封面与所述第二阀体密封面贴合或脱离贴合以控制所述第二泄流道的通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控单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腔环绕所述第一定位座的外周面,所述第二回油腔环绕所述第二定位座的外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峰王秀强徐仲亮
申请(专利权)人:博鼎动力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