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脐带固定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
技术介绍
1、在新生儿特殊情况下,脐静脉置管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操作,它能够通过新生儿的脐带向新生儿提供必要的营养、药物和液体补充,然而,在操作过程中,如何将脐静脉置管安全、稳定地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一直是一个挑战,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医用胶带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然而,这种方法往往面临固定不稳定、易于移位、皮肤刺激和固定效果难以保持的问题,导管的移位可能导致导管的缺失、阻塞甚至完全移出,可能会对新生儿的治疗带来严重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包括腹带,所述腹带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腹带上设置有气囊圈、管路固定器、凝胶层、魔术贴与粘层,且魔术贴与粘层为粘合连接,所述气囊圈位于通孔处,所述气囊圈上设置有气嘴,所述管路固定器是由底座、固定环、夹板与防滑胶垫构成,且固定环上设置有拉块、并开设有卡槽,而夹板上则设立有用于卡于卡槽中的齿部。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通孔贯穿新生儿脐带将腹带固定于其腹部后,只需经气嘴向气囊圈中充入气体使其膨胀后,能够挤压闭合脐带残端、并对位于脐带内端的脐静脉导管进行初步固定的同时,管路固定器还能够对脐静脉导管活动端进行进一步位置固定,由此增加导管固定稳定性,防止导管存在位移缺失、阻塞或脱管风险。
4、为了便于固定腹带时,脐带的贯穿裸露: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开设于腹带中部位置。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通孔的开设,可便于使用腹带固定于新生儿腹部时,脐带可贯穿通孔裸露外界。
7、为了便于对位于脐带内端的脐静脉导管进行初步位置固定: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囊圈设置于腹带顶端的通孔外圈。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气囊圈的设立,当使用外界充放气机构连接气嘴后,能够对气囊圈进行充放气操作,当向气囊圈中充入气体使其膨胀后,气囊圈能够包裹脐带,并对脐带残端进行挤压,使脐带残端收拢,由此以便对位于脐带内端的脐静脉导管进行初步位置固定,防止若采用缝针缝合脐带对位于其内端的脐静脉导管进行初步位置固定,不仅较为繁琐不便,同时,还易存在针刺伤风险。
10、为了便于防止腹带位移与增加对腹带佩戴时的舒适、安全性: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凝胶层设置于腹带底端。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凝胶层的设立,且凝胶层为抗菌凝胶材质,当揭除凝胶层上所粘覆的聚乙烯薄膜覆盖层后,将腹带固定于新生儿腹部时,凝胶层接触新生儿皮肤,既能够因其具有一定粘黏性,可增大摩擦系数,防止腹带伴随新生儿活动,易存在滑动位移现象,对导管造成牵拉,同时,又因其具有一定抗菌作用,可由此增加对腹带佩戴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13、为了便于将腹带佩戴于新生儿腹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魔术贴设置于腹带底端一侧近边缘处,而粘层则设置于腹带顶端另一侧。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腹带位于新生儿腹部后,只需将魔术贴粘于合适距离的粘层上,即能够适应新生儿围度,完成腹带在新生儿腹部的佩戴操作。
16、为了便于增加脐静脉导管固定时的稳定性: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路固定器设置于气囊圈一侧的腹带顶端,且固定环与夹板皆设置于位于腹带上的底座顶端,而防滑胶垫则设置于固定环内壁上。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环内壁上防滑胶垫的设立,当脐静脉导管位于固定环内端进行固定,防滑胶垫与脐静脉导管相接触时,能够增大摩擦系数,增强脐静脉导管固定时的稳定性,防止脐静脉导管受到牵拉后,易存在位移缺失、阻塞或脱管的风险。
19、为了便于适应脐静脉导管尺寸,对脐静脉导管进行位置固定: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的数量为若干,若干卡槽等距开设于固定环活动端的外壁上,而齿部则设立于夹板上部近固定环端。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固定环活动端插入固定环与夹板之间的间隔处后,根据脐静脉导管大小,令齿部卡于合适距离的卡槽中,即能够闭合固定环开口,并对脐静脉导管进行位置固定。
22、为了便于带动固定环活动端进行移动: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块设置于远离固定环活动端边缘处的卡槽另一端固定环外壁上。
2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拉块的设立,可便于捏持拉块带动固定环活动端进行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包括腹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1)上开设有通孔(2),所述腹带(1)上设置有气囊圈(3)、管路固定器(4)、凝胶层(5)、魔术贴(6)与粘层(7),且魔术贴(6)与粘层(7)为粘合连接,所述气囊圈(3)位于通孔(2)处,所述气囊圈(3)上设置有气嘴(8),所述管路固定器(4)是由底座(9)、固定环(10)、夹板(11)与防滑胶垫(12)构成,且固定环(10)上设置有拉块(13)、并开设有卡槽(14),而夹板(11)上则设立有用于卡于卡槽(14)中的齿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开设于腹带(1)中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圈(3)设置于腹带(1)顶端的通孔(2)外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层(5)设置于腹带(1)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其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固定器(4)设置于气囊圈(3)一侧的腹带(1)顶端,且固定环(10)与夹板(11)皆设置于位于腹带(1)上的底座(9)顶端,而防滑胶垫(12)则设置于固定环(10)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4)的数量为若干,若干卡槽(14)等距开设于固定环(10)活动端的外壁上,而齿部(15)则设立于夹板(11)上部近固定环(10)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块(13)设置于远离固定环(10)活动端边缘处的卡槽(14)另一端固定环(10)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包括腹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1)上开设有通孔(2),所述腹带(1)上设置有气囊圈(3)、管路固定器(4)、凝胶层(5)、魔术贴(6)与粘层(7),且魔术贴(6)与粘层(7)为粘合连接,所述气囊圈(3)位于通孔(2)处,所述气囊圈(3)上设置有气嘴(8),所述管路固定器(4)是由底座(9)、固定环(10)、夹板(11)与防滑胶垫(12)构成,且固定环(10)上设置有拉块(13)、并开设有卡槽(14),而夹板(11)上则设立有用于卡于卡槽(14)中的齿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开设于腹带(1)中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圈(3)设置于腹带(1)顶端的通孔(2)外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脐带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安娜,阳华英,雷蕾,袁燕超,吴雪,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监利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