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临床使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式口咽通气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口咽通气道,也被称为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无创性通气管道。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舌后坠,迅速开放气道,并建立临时人工气道。这种通气道通常用于昏迷患者,以防止其舌根后坠堵塞气道,并有助于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它还可以作为气管插管时的牙垫,避免患者牙关紧闭、压迫气管导管。
2、口咽通气道通常由橡胶或塑料制成,也可以用金属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其结构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和咽弯曲部分。牙垫部分与牙齿接触的咬合部位宽度应足够与两到三颗牙齿接触,以确保牙齿咬合压力能够均匀分配。咽弯曲部分的设计则使其口内端的曲度适应口、舌、咽后部的解剖结构。
3、在使用口咽通气道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型号,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4、但是现有技术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使用口咽通气道后,常因患者烦躁、不配合或者无牙齿而导致口咽通气道在口腔内移动,不能固定在舌根后甚至脱落。
5、因此需要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良式口咽通气道固定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改良式口咽通气道固定装置,包括口咽通气道主体,还包括固定调节组件,所述固定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带和预留搭载槽,所述固定带的内侧开设有预留搭载槽,所述预留搭载槽的内壁与口咽通气道主体贴合,所述预留搭载槽的两侧
4、优选的,所述限位调节件包括挤压定位胶管,所述挤压定位胶管的内侧与固定带外侧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调节贴合件包括魔术贴,所述魔术贴为子件和母件,所述子件位于固定带一侧端部的外侧,所述母件位于固定带另一侧端部的内侧,所述子件与母件粘接。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7、本技术通过在现有的口咽通气道的外侧设置有可根据不同应用情况调节的固定带进行固定,其中可通过两个对向设置在预留搭载槽两侧的挤压定位胶管压缩预留搭载槽的空间,从而便于更好的贴合不同大小的口咽通气道,且便于通过魔术贴式的连接位置构成不同的大小调节,从而便于应用更多的患者,且使得装置套在患者后颈部,进一步的提高了固定便捷性和使用舒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式口咽通气道固定装置,包括口咽通气道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调节组件(2),所述固定调节组件(2)包括固定带(3)和预留搭载槽(4),所述固定带(3)的内侧开设有预留搭载槽(4),所述预留搭载槽(4)的内壁与口咽通气道主体(1)贴合,所述预留搭载槽(4)的两侧设置有限位调节件,所述限位调节件用于挤压预留搭载槽(4)形成不同大小,所述固定带(3)远离口咽通气道主体(1)的两侧端部设置有调节贴合件,所述限位调节件用于将固定带(3)远离口咽通气道主体(1)的一端贴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口咽通气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调节件包括挤压定位胶管(5),所述挤压定位胶管(5)的内侧与固定带(3)外侧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式口咽通气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贴合件包括魔术贴(6),所述魔术贴(6)为子件和母件,所述子件位于固定带(3)一侧端部的外侧,所述母件位于固定带(3)另一侧端部的内侧,所述子件与母件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式口咽通气道固定装置,包括口咽通气道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调节组件(2),所述固定调节组件(2)包括固定带(3)和预留搭载槽(4),所述固定带(3)的内侧开设有预留搭载槽(4),所述预留搭载槽(4)的内壁与口咽通气道主体(1)贴合,所述预留搭载槽(4)的两侧设置有限位调节件,所述限位调节件用于挤压预留搭载槽(4)形成不同大小,所述固定带(3)远离口咽通气道主体(1)的两侧端部设置有调节贴合件,所述限位调节件用于将固定带(3)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雷可殷,易骊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