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视模组装配,尤其是一种平板电视的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平板电视的装配结构中,背板多采用由背板本体和侧边组成的l型薄壁结构来对扩散板和膜片进行限位,膜片通过挂耳进行装配,通过在背板上设置大孔洞结构来供与挂耳相配合的块状结构伸出以与膜片的挂耳形成配合结构;如此则背板上产生的大孔洞结构需要单独堵孔并会影响背板的强度,同时模板的薄壁结构容易造成大尺寸模组在生产及运输等环节因集中强应力而使扩散板开裂。
2、公告号为cn219512491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限制装置,其包括前框以及设置在所述前框内侧的背板、中框、液晶面板以及用于为液晶面板提供背光的光学组件,所述背板与前框固定连接,所述背板与中框固定连接,所述光学组件的天侧设置有膜片挂耳并通过膜片挂耳与背板连接,所述中框的天侧开设有用于容纳膜片挂耳的避让孔,所述中框的外表面上贴附有用于遮挡避让孔的遮光片,且遮光片靠近所述液晶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中框之间。
3、上述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未在背板上设置孔洞,但其直接将与膜片挂耳相配合的插接块设置在背板上,并在背板上设置了缺口作为膜片挂耳的让位间隙,则同样会影响背板的完整性,减弱背板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板模组强度较高的平板电视的支架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平板电视的支架结构,包括背板模组、扩散板和膜片,背板模组包括背板本体和固
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背板本体上设有连接孔和限位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通孔以及与限位孔形成插接配合的限位凸块,连接部与背板本体之间通过与连接孔以及连接通孔相适配的螺钉形成可拆卸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在背板本体上的限位孔与设置在连接部上的限位凸块通过插接配合的方式实现对连接部的定位,在安装支架基座时能够快速实现定位,同时通过连接孔和连接通孔对齐与螺钉配合实现支架基座与背板本体的可拆卸连接。
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部与第一阶梯部相连的一面部分下沉形成避让台阶,第一阶梯部固定在连接部未下沉的部分上且第一阶梯部的两侧与连接部未下沉部分两侧相齐平;所述扩散板的定位缺口与第一阶梯部的两侧以及连接部未下沉部分的两侧相抵接;所述连接孔设置在避让台阶上。本技术通过在连接部上设置避让台阶以在连接部的表面形成高度差,连接孔设置在避让台阶上以为螺钉的装配留出避让空间,并通过使扩散板的定位缺口同时与第一阶梯部的两侧以及连接部未下沉部分的两侧相抵接以使扩散板位于第一阶梯部两侧的部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而不会发生偏斜,使位于螺钉上方的扩散板在装配后保持平稳。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避让台阶的下沉高度等于螺钉的盘头厚度。本技术通过对避让台阶的尺寸限定,以使螺钉在装配后其盘头顶面能够正好与连接部未下沉部分的顶面相齐平,进一步确保扩散板的平稳性。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背板本体上还设有与连接部相适配的沉台部,所述连接孔和限位孔都设置在沉台部。本技术将背板本体上安装支架基座的部分下沉形成沉台部,为支架基座的安装提供避让空间,使支架基座和扩散板的装配不会占用过多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以及平板电视的结构紧凑型。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沉台部的下沉高度等于连接部的厚度。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背板模组上增加支架基座对扩散板进行定位的同时实现膜片的装配;支架基座通过连接部与背板模组的背板本体固定连接,连接部上的第一阶梯部与扩散板上的定位缺口形成限位配合来实现对扩散板的定位,第一阶梯部上的第二阶梯部直接作为膜片的安装部件,利用第二阶梯部插入膜片上的挂耳口来实现对膜片的挂接;本技术不需要在背板模组上设置孔洞以进行膜片的装配,不会影响背板模组的结构完整性和强度,并通过支架基座增加了背板模组安装膜片处的结构强度,通过简单的结构同时实现了对扩散板的精确定位以及膜片的便捷安装,能够有效防止膜片脱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平板电视的支架结构,包括背板模组(100)、扩散板(200)和膜片(300),背板模组(100)包括背板本体(110)和固定设置在背板本体(110)上的侧边(120),扩散板(200)设置在背板本体(110)与膜片(300)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基座(400),所述支架基座(400)包括连接部(410)以及设置在连接部(410)上的第一阶梯部(420)和第二阶梯部(430),连接部(410)与背板本体(110)可拆卸连接;第一阶梯部(420)固定在连接部(410)上,第二阶梯部(430)固定在第一阶梯部(420)上,且第一阶梯部(420)的长度大于第二阶梯部(430)的长度;所述扩散板(200)上设有与第一阶梯部(420)形成限位配合的定位缺口(210),所述膜片(300)上设有与第二阶梯部(430)形成限位配合的挂耳口(310),所述连接部(410)和扩散板(200)都与侧边(120)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电视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本体(110)上设有连接孔(111)和限位孔(112),所述连接部(410)上设有与连接孔(111)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电视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10)与第一阶梯部(420)相连的一面部分下沉形成避让台阶(460),第一阶梯部(420)固定在连接部(410)未下沉的部分上且第一阶梯部(420)的两侧与连接部(410)未下沉部分两侧相齐平;所述扩散板(200)的定位缺口(210)与第一阶梯部(420)的两侧以及连接部(410)未下沉部分的两侧相抵接;所述连接孔(111)设置在避让台阶(460)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电视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台阶(460)的下沉高度等于螺钉(500)的盘头厚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电视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本体(110)上还设有与连接部(410)相适配的沉台部(113),所述连接孔(111)和限位孔(112)都设置在沉台部(1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电视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部(113)的下沉高度等于连接部(410)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平板电视的支架结构,包括背板模组(100)、扩散板(200)和膜片(300),背板模组(100)包括背板本体(110)和固定设置在背板本体(110)上的侧边(120),扩散板(200)设置在背板本体(110)与膜片(300)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基座(400),所述支架基座(400)包括连接部(410)以及设置在连接部(410)上的第一阶梯部(420)和第二阶梯部(430),连接部(410)与背板本体(110)可拆卸连接;第一阶梯部(420)固定在连接部(410)上,第二阶梯部(430)固定在第一阶梯部(420)上,且第一阶梯部(420)的长度大于第二阶梯部(430)的长度;所述扩散板(200)上设有与第一阶梯部(420)形成限位配合的定位缺口(210),所述膜片(300)上设有与第二阶梯部(430)形成限位配合的挂耳口(310),所述连接部(410)和扩散板(200)都与侧边(120)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电视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本体(110)上设有连接孔(111)和限位孔(112),所述连接部(410)上设有与连接孔(111)相对应的连接通孔(440)以及与限位孔(112)形成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