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致动器,包括螺杆/螺母组件,螺杆/螺母组件的螺母能够平移并通过线缆连接到待移动的元件。
技术介绍
1、已知包括马达驱动的螺杆的线缆致动器,马达驱动的螺杆沿着纵向轴线延伸并安装在框架上。螺母与螺杆接合并与防旋转装置相关联,使得螺杆和螺母的相对旋转引起螺母的线性移动。第一线缆(其两端连接到螺母)在第一对滑轮的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之间形成第一环。第二线缆(其两端连接到螺母)在第二对滑轮的第三滑轮与第四滑轮之间形成第二环。第一滑轮和第三滑轮通常被约束为与同一个轴一起旋转,并连接到致动器的输出部。因此,这样的系统为旋转输出式致动器。常规地,第一对滑轮和第二对滑轮放置在螺杆的任一侧,使得在螺母与一对滑轮之间延伸的第一线缆的股线和在螺母与第二对滑轮之间延伸的第二线缆的股线位于同一个平面,该同一个平面包括纵向轴线。为了平衡施加到螺母上的力并限制螺母上的摩擦以及螺母相对于螺杆卡住的风险,这样的布置是必要的。然而,由于实施中的不确定性、螺母相对于螺杆的寄生移动振荡以及股线的未对齐,这种平衡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实现了一种致动器,尽管其总长度接近螺母的最大行程,但是其在宽度(在平行于这些对滑轮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考虑)和高度(在与滑轮的旋转轴线和纵向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考虑)方面具有可观的尺寸。这是因为这样的线缆致动器的最大宽度对应于螺母和两个滑轮的最大宽度,而其最小高度对应于螺母高度的一半,再加上滑轮的高度。
2、还存在包括马达驱动的螺母的线缆致动器,该马达驱动的螺母安装在框架上并与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螺杆接合。螺杆具有防旋转装
3、因此,仍然认为这些线缆致动器不适合生产非常紧凑的小型化致动器,而它们在传递的力和线性方面具有特别有利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善线缆致动器的紧凑性。
2、为此目的,提供了一种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框架;螺杆/螺母组件,其包括与沿着纵向轴线延伸的螺杆接合的螺母;马达,其布置为旋转螺杆并引起螺母的线性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致动器还包括:单对返回机构,其包括均可旋转地安装在框架上的第一返回机构和第二返回机构,第一返回机构连接到致动器的输出部。传递拉力的第一构件通过其第一端和其第二端连接到螺母,并与第一返回机构和第二返回机构接合。
3、那么实现了一种线缆致动器,其利用单对返回机构,具有减小的宽度并还具有接近螺母的最大行程的总长度。
4、有利地,传递拉力的第一构件为线缆或带缺口的皮带。
5、当防旋转装置包括首先连接到螺母并且其次连接到传递拉力的第一构件的滑架时,致动器的紧凑性得到改善。
6、当防旋转装置包括用于相对于框架在平行于滑架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引导平移的引导机构时,可以进一步提高致动器的紧凑性。
7、有利地,引导机构为棱柱形线性引导机构和/或包括用于引导平移的两个点。
8、根据优选实施例,滑架通过包括在螺杆的任一侧延伸的第二线缆和第三线缆的第一对线缆以及包括在螺杆的任一侧延伸的第四线缆和第五线缆的第二对线缆而连接到螺母。
9、当第二线缆和第三线缆通过第一中间支撑件(通过第七线缆和第八线缆连接到螺母)连接到螺母和/或第四线缆和第五线缆通过第二中间支撑件(通过第九根线缆和第十根线缆连接到螺母)连接到螺母时,致动器的操作得到进一步改善。这是因为这种设计允许引导件和螺杆的定位和平行度以及螺母相对于螺杆的寄生移动振荡的公差,这对于摩擦的减小和均匀是特别有利的。
10、高度优选地是,致动器包括用于张紧第二线缆和/或第三线缆的张紧装置。由于这些线缆非常短,因此可以针对其强度而不是针对其刚度来选择它们,这可以有助于减小螺母的直径尺寸。
11、当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具有用于容纳附加致动线缆的多个凹槽时,可以增加系统的刚度或增加可传递的力。
12、同样,可以使用带凹口的皮带代替致动线缆以增加例如关节移动,而不是依靠具有更昂贵的螺旋线缆的滑轮。
13、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通过阅读本专利技术的特定非限制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而显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致动器(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所述用于传递拉力的第一构件(6)为线缆(6)或带缺口的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所述防旋转装置(40)包括滑架(41),所述滑架(41)首先连接到所述螺母(4)并且其次连接到所述用于传递拉力的第一构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所述防旋转装置(40)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滑架(41)相对于所述框架(20)在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Ox)的方向(D1)上的平移的引导结构(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所述引导机构(50)为棱柱形线性引导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所述引导机构(50)包括两个平移引导点。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所述第二线缆(61)和所述第三线缆(62)通过第一中间支撑件(90)连接到所述螺母(4),所述第一中间支撑件(90)通过第七线缆(91)和第八线缆(92)连接到所述螺母。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1),包括用于张紧所述第二线缆(61)和/或所述第三线缆(62)的装置(7、8)。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所述第一滑轮(10)和所述第二滑轮(11)具有用于容纳用于传递拉力的附加构件的多个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致动器(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所述用于传递拉力的第一构件(6)为线缆(6)或带缺口的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所述防旋转装置(40)包括滑架(41),所述滑架(41)首先连接到所述螺母(4)并且其次连接到所述用于传递拉力的第一构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所述防旋转装置(40)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滑架(41)相对于所述框架(20)在平行于所述纵向轴线(ox)的方向(d1)上的平移的引导结构(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所述引导机构(50)为棱柱形线性引导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1),其中,所述引导机构(50)包括两个平移引导点。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加雷克,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原子能源和替代能源委员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