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电器,具体为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
技术介绍
1、手持式吸尘器多用于汽车中,通过电池供电并驱动内置风机运转,从而产生高压或负压的清理效果,而为了扩展该类设备的实用功能,现有技术中还会将其与其他通用型设备结合使用,例如可拆换式的多种气流导向头、破窗器和示警灯等等。
2、而该类设备的组合使用,虽然能够利用主机本身所携带的电源为扩展设备提供安装环境以及电力支持,但是该类设备往往是通过简单的接触通电的方式进行联动,外接设备的用电器件过多则会导致主机供电不足,而且类似于示警灯等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则会导致内部热量过高,容易因热损而导致设备使用年限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同类设备往往是通过简单的接触通电的方式进行联动,外接设备的用电器件过多则会导致主机供电不足,而且类似于示警灯等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则会导致内部热量过高,容易因热损而导致设备使用年限降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包括经过连接组件相拼接的主机和外接设备,其中外接设备包含了分布在其外缘的警示灯以及分布在其内部的破窗器,所述警示灯通过设置在外接设备端部并与主机相接触的第一触点通电控制,其中外接设备的中心处还开设有与主机风道相连通的气道,该气道则用于导通主机中的气流至外接设备中。
3、作为进一步的,所述气道内部气流方向与主机中风道气流方向一致,
4、作为进一步的,所述气管的末端和第一气孔分别位于警示灯的前端和后端。
5、作为进一步的,所述气管为朝向警示灯内部工作空间吹入或吸出气流。
6、作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孔的外端为朝向警示灯的外表面分布。
7、作为进一步的,所述警示灯内部工作空间被环形分布的分隔板分隔为内外两个部分,其中外部即为警示灯电控部分工作空间,而内部则为碎渣处理空间,其中碎渣处理空间通过主机产生高压或负压环境、对破窗器产生的碎屑、经由破窗器端部的开孔、进行处理。
8、作为进一步的,所述气道上安装有与碎渣处理空间相连通的处理管,其中处理管与警示灯工作空间安装的气管均为单向管,且两者流通方向相反,破窗器被按压时启动主机中风机、经由处理管导通、通过碎渣处理空间来吸附或吹出气流处理玻璃碎渣。
9、作为进一步的,所述破窗器包含了滑动安装在外接设备外端的滑帽,其中滑帽的内壁与外接设备外端内壁对应设置有对接后启动主机中风机的第二触点。
10、作为进一步的,所述破窗器端部开孔、为滑动安装在外接设备外端的滑帽侧边的第二气孔,同时该第二气孔通过若干开设在外接设备端头处的穿孔与碎渣处理空间相连通。
11、作为进一步的,所述滑帽在完全位移后、其边侧开设的第二气孔不被外接设备遮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的车载吸尘器的基础上结合外接设备的使用能集成更多的实用功能,从而扩展该类吸尘器机器组合设备的适用范围,同时能够利用吸尘器中风机运行的特定来针对外接设备中的功能部件作出更多改善,适用于多种的行车环境下、对外界设备中对应功能的加强应用,具体的如以下内容所示。
13、1.连接组件的使用,可根据需求,来实现外接设备与主体之间的旋转卡合插接,而外接设备中的警示灯与破窗器的功能集成使两者的结合体分别能够在对应的环境下发挥作用;
14、进一步的,气道配合气管的结构设计,外接设备的内部空间能够在气道的连通下、与主体中气压调节风扇所产生的气压变化空间相连通,进而通过气管的独特连通方式,使主机不仅能够为外接设备中的警示灯提供电量,还能够利用主机中的风机运行为警示灯工作空间充分风冷降温,而第一气孔的位置设计更能够使散热后的气流经由气孔的引导作用在警示灯表面,一方面能够实现警示灯表面的辅助清理,另一方面还能够在低温环境下表面的雾化,保证亮光警示效果。
15、2.外接设备中破窗器的使用,使设备整体具备破窗辅助逃生的功能,同时能够利用破窗过程中的按压动作来触发主机中风机的风向切换,从而利用处理管与气管单向不同向连通的设计、使该反向/正向气流能够在分隔板覆盖的空间中流动、并经由第二气孔来对破窗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高压吹离或吸附方式的处理,从而通过主机中的气压调整功能来实现破窗器的功能二次完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包括经过连接组件(3)相拼接的主机(1)和外接设备(2),其中外接设备(2)包含了分布在其外缘的警示灯(4)以及分布在其内部的破窗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4)通过设置在外接设备(2)端部并与主机(1)相接触的第一触点(6)通电控制,其中外接设备(2)的中心处还开设有与主机(1)风道相连通的气道(7),该气道(7)则用于导通主机(1)中的气流至外接设备(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7)内部气流方向与主机(1)中风道气流方向一致,其表面安装有改变警示灯(4)内部工作空间气流的气管(8),同时该工作空间还与开设在外接设备(2)上的第一气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8)的末端和第一气孔(9)分别位于警示灯(4)的前端和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8)为朝向警示灯(4)内部工作空间吹入或吸出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4)内部工作空间被环形分布的分隔板(10)分隔为内外两个部分,其中外部即为警示灯(4)电控部分工作空间,而内部则为碎渣处理空间,其中碎渣处理空间通过主机(1)产生高压或负压环境、对破窗器(5)产生的碎屑、经由破窗器(5)端部的开孔、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7)上安装有与碎渣处理空间相连通的处理管(11),其中处理管(11)与警示灯(4)工作空间安装的气管(8)均为单向管,且两者流通方向相反,破窗器(5)被按压时启动主机(1)中风机、经由处理管(11)导通、通过碎渣处理空间来吸附或吹出气流处理玻璃碎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窗器(5)包含了滑动安装在外接设备(2)外端的滑帽(15),其中滑帽(15)的内壁与外接设备(2)外端内壁对应设置有对接后启动主机(1)中风机的第二触点(1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窗器(5)端部开孔、为滑动安装在外接设备(2)外端的滑帽(15)侧边的第二气孔(13),同时该第二气孔(13)通过若干开设在外接设备(2)端头处的穿孔(12)与碎渣处理空间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帽(15)在完全位移后、其边侧开设的第二气孔(13)不被外接设备(2)遮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包括经过连接组件(3)相拼接的主机(1)和外接设备(2),其中外接设备(2)包含了分布在其外缘的警示灯(4)以及分布在其内部的破窗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4)通过设置在外接设备(2)端部并与主机(1)相接触的第一触点(6)通电控制,其中外接设备(2)的中心处还开设有与主机(1)风道相连通的气道(7),该气道(7)则用于导通主机(1)中的气流至外接设备(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7)内部气流方向与主机(1)中风道气流方向一致,其表面安装有改变警示灯(4)内部工作空间气流的气管(8),同时该工作空间还与开设在外接设备(2)上的第一气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8)的末端和第一气孔(9)分别位于警示灯(4)的前端和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8)为朝向警示灯(4)内部工作空间吹入或吸出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9)的外端为朝向警示灯(4)的外表面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载吸尘器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4)内部工作空间被环形分布的分隔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闵飞,沈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尚腾科技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