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加速熊蜂定向选育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加速熊蜂定向选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2457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速熊蜂定向选育的方法,具体为,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工蜂作为定向选育的母本工蜂,在温度27℃‑29℃范围内,湿度维持在50%至60%之间的黑暗环境中产卵孵化为雄性蜂,在雄性蜂性成熟后获得其精子,使用获得的精子对母本工蜂授精,将授精后的母本工蜂与30只以上刚羽化出房的工蜂组建育王群产出子代蜂王,使子代蜂王与前述雄性蜂交配得到子代蜂王蜂群。该方法可仅通过单只母本工蜂稳定快速得到蜂王蜂群,且全部基因来自于该只母本工蜂,有利于熊蜂的快速繁殖和优良性状的选育,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熊蜂繁育 ,尤其涉及一种加速熊蜂定向选育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熊蜂授粉已被证实是设施果蔬安全高效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配套技术,不仅可以取代人工、节约劳动力,而且可以减少激素和农药的使用,进而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促进农户增收,并对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在熊蜂继代繁育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一年多代繁育和工厂化生产,并随之涌现出一批专业化的繁育公司,向全球市场供应授粉熊蜂。

2、然而,当前设施果蔬产业中用于授粉的熊蜂有高达90%的比例依赖于国外进口,其进口数量和价格均受到严格限制。相比之下,国内熊蜂繁育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蜂群繁育效率低下、蜂群质量稳定性差,且授粉时间较短。更为严峻的是,国外对熊蜂育种的关键技术严格保密,这已成为制约熊蜂授粉产业全面提升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3、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熊蜂选育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熊蜂作为社会性昆虫,具有独特的级型分化特征,其中工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工作者’角色,终身不交配不能产雌性后代,其关键性能,尤其是至关重要的授粉性能,主要体现在工蜂身上,难以从蜂王身上直接选育。因此,熊蜂的选育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近期,专利技术人研究报道指出工蜂具有类似蜂王的生殖特征(zhuang et al., 2023),这为熊蜂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速熊蜂定向选育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以单一具有优良性状的工蜂作为母本,快速稳定的繁育出带有该工蜂性能的子代蜂王蜂群。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速熊蜂定向选育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3、(1)选择母本: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工蜂作为定向选育的母本工蜂;

4、(2)生产父本:使所述母本工蜂产出子代雄性蜂,获得父本雄性蜂群;

5、(3)培育子代蜂王:使用父本雄性蜂群中任意雄性蜂的精子授精母本工蜂,培育出子代蜂王,进而组建育王群;

6、(4)子代蜂王性成熟后与步骤(2)获得的父本雄性蜂群内的任意雄性蜂交配产卵得到定向选育蜂群。

7、优选地,上述方法步骤(1)所述目标性状包括授粉性能、抗逆性能、采蜜能力、寿命。

8、优选地,上述方法步骤(2)获得父本雄性蜂群的方法为:

9、将母本工蜂置于饲养室内,饲养室的环境条件环境为温度27℃-29℃,湿度50%-60%的恒温恒湿的黑暗环境,并以杂花粉和稀释后的蜂蜜作为食物来源;和/或

10、每个母本工蜂群内有5-10只来自其他蜂群的刚羽化出房的工蜂陪伴母本工蜂。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5-10只来自其他蜂群的刚羽化出房的工蜂应每隔5-7天更换一次,优选每6天更换一次陪伴工蜂。

12、这些陪伴工蜂的主要任务是协助进行哺育等巢内工作,为了防止工蜂之间出现竞争产卵的情况,需要每隔6天更换一次陪伴工蜂。为了精确记录雄性蜂的日龄,一旦雄性蜂出房,应立即将其抓出进行单独饲养,并在饲养箱上明确标注出房日期。

13、优选地,上述方法步骤(3)所述培育子代蜂王的方法包括:父本雄性蜂群中任意雄性蜂在出房6-13日龄期间采集其精子,对母本工蜂授精;和/或

14、将母本工蜂置于饲养室内,饲养室的环境条件环境为温度27℃-29℃,湿度50%-60%的恒温恒湿的黑暗环境,并以杂花粉和稀释后的蜂蜜作为食物来源;和/或

15、从其他蜂群中挑选出30只以上刚羽化出房的工蜂陪伴母本工蜂,这一阶段无需更换工蜂,直至成功培育出子代蜂王。

16、本专利技术发现,授精后的母本工蜂只有在与30只以上工蜂组建育王群后培育的第一批幼虫才会发育为蜂王,否则可能是普通工蜂,且产出的子代蜂王可与其兄弟雄性蜂交配获得子代蜂王蜂群,该蜂群遗传物质全部来源于母本工蜂,非常适用于蜂群优良性状的选育。

17、优选地,上述方法步骤(4)中,还包括饲养交配后子代蜂王的方法,是对交配后的蜂王通过二氧化碳处理来打破其滞育状态,待其苏醒以便进行后续的饲养管理。这一过程需连续两天进行麻醉处理,每天麻醉持续10分钟,期间需不间断地供给二氧化碳,以上海索胜生物的ve-aiioqb-h1.0-a昆虫授精系统为例,每分钟约释放300泡二氧化碳。

18、进一步优选地,上述苏醒后的蜂王应由2只刚羽化出房的工蜂陪伴,以此诱导子代蜂王产卵。在第一批工蜂出房之前,需移除蜂王的两只陪伴工蜂,以避免它们与蜂王的子代工蜂发生混淆。

19、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5),具体为,剔除那些发育不良的定向选育蜂群,保留发育状况良好且符合标准的蜂群,同时,从中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工蜂,作为培育下一代的母本工蜂,通过连续多代实施回交、父女交以及各世代间的近交选育获得具有稳定性状且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或新品系熊蜂。

20、优选地,所述熊蜂为地熊蜂、兰州熊蜂、密林熊蜂、红光熊蜂。

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方法及上述方法培育的蜂群在熊蜂定向育种中的应用。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3、本专利技术依据工蜂的生殖特性及其作为蜂种性状体现者的独特角色,巧妙地利用工蜂作为母本,其子代雄性蜂作为父本,实施高效的回交、父女交以及各世代间的近交定向选育策略。这一方法旨在加速培育出具备母本工蜂特性的新蜂群。传统育种中,蜂王往往难以直接展现如授粉性能等关键性状,而本专利技术采用工蜂作为母本进行定向育种,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巧妙的利用了刚羽化出房的工蜂不会竞争产卵和吃卵的特性,并利用30只刚羽化的工蜂就能快速且有效地将第一批幼虫培育成蜂王。相较于传统方法,这种方式更为精确高效,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加速了熊蜂定向育种的整体进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不仅为熊蜂育种领域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未来有望培育出更多性状优良、适应性强的熊蜂新品系或新品种,从而有力推动熊蜂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速熊蜂定向选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目标性状包括授粉性能、抗逆性能、采蜜能力、寿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获得父本雄性蜂群的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10只来自其他蜂群的刚羽化出房的工蜂应每隔5-7天更换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培育子代蜂王的方法包括:父本雄性蜂群中任意雄性蜂在出房6-13日龄期间采集其精子,对母本工蜂授精;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还包括饲养交配后子代蜂王的方法,是对交配后的蜂王通过二氧化碳处理来打破其滞育状态,待其苏醒以便进行后续的饲养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苏醒后的蜂王应由2只刚羽化出房的工蜂陪伴,以此诱导子代蜂王产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剔除那些发育不良的蜂群,保留发育状况良好且符合标准的蜂群,同时,从中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工蜂,作为培育下一代的母本工蜂,通过连续多代实施回交、父女交以及各世代间的近交选育获得具有稳定性状且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或新品系熊蜂。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熊蜂为地熊蜂、兰州熊蜂、密林熊蜂、红光熊蜂。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及所述方法培育的蜂群在熊蜂定向育种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速熊蜂定向选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目标性状包括授粉性能、抗逆性能、采蜜能力、寿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获得父本雄性蜂群的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10只来自其他蜂群的刚羽化出房的工蜂应每隔5-7天更换一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培育子代蜂王的方法包括:父本雄性蜂群中任意雄性蜂在出房6-13日龄期间采集其精子,对母本工蜂授精;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还包括饲养交配后子代蜂王的方法,是对交配后的蜂王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明省李继莲刘福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