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电连接,特别是涉及一种弯头线束连接器。
技术介绍
1、车载连接器是一种用于连接车辆内部和外部设备的电子元件。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趋势,车载连接器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例如,车载娱乐系统、摄像系统、导航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都需要车载连接器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电源供应。车载摄像头作为驾驶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器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对车载摄像头连接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低功耗、高效能的特性。
2、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849878.7,公开了一种hsl线端直头多位连接器,采用了多个连接端子实现插装导电传输数据,传输效果好,同时还设置了屏蔽壳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加强屏蔽效果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但在实际使用中,整体结构由于设计原因,在循环插拔使用中容易出现稳定性不好的问题存在。因此需要针对现有的连接器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注塑件将将弯头部、连接线束和线夹注塑包覆,整体结构稳定可靠,连接器插接使用稳定。解决了现有连接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的弯头线束连接器。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头线束连接器,包括塑壳,内壳体,绝缘体,接电端子,连接线束以及注塑件,所述塑壳内设置有插头以及设置在插头一端的弯头部,所述插头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一端贯通至弯头部;所述内壳体为金属壳体,并设置在插槽内,所述内壳体朝向弯头部的一侧延伸有线夹,所述线夹的一端朝向弯头部
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头的顶端设置有按压弹片,所述按压弹片上设置有插接卡扣;所述插头位于按压弹片的两侧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与按压弹片之间设置有间隔槽。
4、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头与按压弹片相背离的一面设置有插接导向条;所述插头位于竖板的下侧设置有插接导向槽,所述插接导向槽的一面连通至插槽,以使得内壳体外露。
5、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槽的壁面设置有止退槽和止前槽,所述内壳体设置有止退卡扣和止前卡扣,所述止退卡扣用于配合在止退槽内,所述止前卡扣用于配合在止前槽内。
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槽位于弯头部的两侧设置有注塑槽,所述注塑件通过注塑将注塑槽包覆;所述弯头部的下侧设置有弯头槽,所述线夹朝向弯头槽折弯。
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壳体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绝缘体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槽用于固定台固定。
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壳体设置有抵接弹片,所述绝缘体设置有止退台阶,所述抵接弹片的一端抵接在止退台阶上。
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端子装配槽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台阶,后端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台阶用于接电端子的一端限位,所述接电端子设置有限位卡扣,所述限位卡扣的一端卡设在限位凹槽内。
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接电端子包括插入端、弹性接触端以及接线端,所述插入端与弹性接触端和接线端依次设置,并通过一体冲压形成。
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插入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插入弹片形成,所述弹性接触端由至少两个接触弹片形成,所述插入端与弹性接触端的下侧设置有接触凸条。
12、本技术有益效果是:
13、相比现有的线束连接器,本技术通过金属内壳体将绝缘体固定,并将接电端子插设在绝缘体内,然后金属内壳体装配在插槽内,最后再通过注塑件将将弯头部、连接线束和线夹注塑包覆,整体结构稳定可靠,连接器插接使用稳定。解决了现有连接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14、本技术的塑壳内设置有插头以及设置在插头一端的弯头部,弯头部的设计使得连接器能够适应弯曲或转角的布线需求。这种设计可以减少线束的弯曲半径,提高线束在复杂布线环境中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插头设置有插槽,插槽的一端贯通至弯头部。内壳体设置在插槽内,插槽朝向弯头部的一侧延伸有线夹。这种结构可以实现插头与内壳体的精确对位,并且提供稳固的连接,防止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松动或脱落。
15、本技术的内壳体朝向弯头部的一侧延伸有线夹,线夹的一端朝向弯头部折弯。线夹用于夹持固定连接线束,确保线束与接电端子的可靠连接。线夹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固定力,防止线束在振动或受力下产生松动。绝缘体设置在内壳体的内部,绝缘体设置有端子装配槽,装配槽的一端贯通于绝缘体。绝缘体的设置可以隔离和保护接电端子,防止短路和电气干扰,提高连接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注塑件通过注塑将弯头部、连接线束和线夹包覆,为连接器提供良好的密封和保护。注塑件能够防止灰尘、水分等外界物质进入连接器内部,从而提高连接器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的顶端设置有按压弹片,所述按压弹片上设置有插接卡扣;所述插头位于按压弹片的两侧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与按压弹片之间设置有间隔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与按压弹片相背离的一面设置有插接导向条;所述插头位于竖板的下侧设置有插接导向槽,所述插接导向槽的一面连通至插槽,以使得内壳体外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壁面设置有止退槽和止前槽,所述内壳体设置有止退卡扣和止前卡扣,所述止退卡扣用于配合在止退槽内,所述止前卡扣用于配合在止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位于弯头部的两侧设置有注塑槽,所述注塑件通过注塑将注塑槽包覆;所述弯头部的下侧设置有弯头槽,所述线夹朝向弯头槽折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绝缘体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槽用于固定台固定。
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装配槽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台阶,后端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台阶用于接电端子的一端限位,所述接电端子设置有限位卡扣,所述限位卡扣的一端卡设在限位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端子包括插入端、弹性接触端以及接线端,所述插入端与弹性接触端和接线端依次设置,并通过一体冲压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由对称设置的两个插入弹片形成,所述弹性接触端由至少两个接触弹片形成,所述插入端与弹性接触端的下侧设置有接触凸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的顶端设置有按压弹片,所述按压弹片上设置有插接卡扣;所述插头位于按压弹片的两侧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与按压弹片之间设置有间隔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与按压弹片相背离的一面设置有插接导向条;所述插头位于竖板的下侧设置有插接导向槽,所述插接导向槽的一面连通至插槽,以使得内壳体外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壁面设置有止退槽和止前槽,所述内壳体设置有止退卡扣和止前卡扣,所述止退卡扣用于配合在止退槽内,所述止前卡扣用于配合在止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头线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位于弯头部的两侧设置有注塑槽,所述注塑件通过注塑将注塑槽包覆;所述弯头部的下侧设置有弯头槽,所述线夹朝向弯头槽折弯。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承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信翰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