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容积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高温容积泵。
技术介绍
1、容积泵是一种常见的泵类型,它利用离心力的原理来输送液体。其工作原理为容积泵通过旋转的叶轮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泵的吸入口吸入,然后通过叶轮的高速旋转将液体加速并向外抛出,从而增加液体的压力和速度。容积泵主要由泵体、叶轮、泵轴、轴承、密封装置和驱动装置(如电机)等部分组成。容积泵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石油化工、船舶等多个领域,用于输送清水、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化学腐蚀性液体等。
2、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容积泵也逐渐应用在了新能源领域。例如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氢能储存与运输、热泵技术、氢能管道输送以及智能容积泵等,都是容积泵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现有公开号为“cn104653469a”的中国专利“一种适用于高腐蚀多杂质工况的卧式容积泵 ”其通过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对容积泵装置的材料的改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容积泵容易腐蚀的问题。
3、然而相关技术中,容积泵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发热,造成容积泵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容积泵启动后出口阀长时间不打开,泵入口或出口段堵塞,泵体内部存在空气,泵水温度过高,泵轴及轴承存在质量问题或润滑不良,空气粘结和轴承磨损,以及叶轮和泵壳与材料之间的摩擦、泵体回油管内液体不通畅等都会导致容积泵过热。因此,如何降低容积泵工作过程中由于热量的积累而对容积泵造成的损坏的可能性,进而提升容积泵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容积泵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
1、为了降低容积泵工作过程中由于热量的积累而对容积泵造成的损坏的可能性,进而提升容积泵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耐高温容积泵。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包括:
4、底座,上设置有电机、泵机本体,所述电机和所述泵机本体均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泵机本体的转动轴同轴设置;
5、降温机构,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水冷组件和风冷组件,所述水冷组件用于对所述泵机本体进行水冷降温,所述风冷组件用于对所述泵机本体进行风冷降温;以及
6、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机与所述降温机构之间,以实现对所述泵机本体进行降温。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本申请耐高温容积泵设置成底座、降温机构以及传动机构的组合,底座上设置有电机和泵机本体,当电机带动泵机本体工作时,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降温机构便同步启动,实现对泵机本体进行风冷和水冷,本申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容积泵工作过程中由于热量的积累而对容积泵造成的损坏的可能性。
8、可选的,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冷管、水冷箱,所述水冷管盘绕在所述泵机本体外侧,所述水冷管穿设过所述水冷箱,所述水冷箱内转动连接有驱动件,所述水冷管和所述箱内填充有水冷液,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水冷液在水冷箱和所述水冷管内循环流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冷管紧密盘绕在泵机本体外侧,增加了热交换面积,配合水冷箱内的驱动件,可以更高效地将热量从泵体传递到水冷液中,实现快速降温,水冷液在水冷箱和水冷管之间循环流动,确保了连续且均匀的热传导,避免局部过热,提高了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0、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齿轮泵,所述齿轮泵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转动连接在所述水冷箱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穿出所述水冷箱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泵直接与水冷组件内循环的水冷液接触,实现高效的能量传递和热量分配,且齿轮泵能够使得水冷组件内的水冷液朝向一个方向流动,进一步地增强了水冷组件的水冷效率。
12、可选的,所述水冷箱上开设有注液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水冷液进行更换。
14、可选的,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风冷扇,所述风冷扇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风冷扇直接固定套设在第一齿轮的齿轮轴上,这样的设计使得风冷扇的旋转与齿轮泵的运转同步,确保了高效的能量利用和空间布局的优化。
16、可选的,所述风冷扇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之间设置有止水密封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密封环的设置,有效地减小了水冷液溢出的可能性,进而保证了降温机构的稳定运转。
18、可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架、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均为锥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的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架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降温机构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传动齿轮与电机的传动轴同轴设置,并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实现了高效且稳定的力矩传递,且锥齿轮能够有效地实现方向的转换,使得本申请的传动机构能够更好地布局在底座上。
20、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套筒和传动皮带,所述传动套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套筒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齿轮的齿轮轴上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齿轮轴上,所述传动平台同时套设在两个所述传动套筒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灵活且稳定的力矩传递,这种配置允许系统在紧凑的空间内实现高效的传动比,同时皮带的弹性有助于吸收冲击和振动,减少直接齿轮啮合可能产生的噪音和磨损。
22、可选的,所述传送皮带上与两个所述传动套筒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防滑纹。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设置进一步地提升了传动组件的稳定性。
24、可选的,所述电机和所述泵机本体之间还设置有联轴器。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轴器的设置,能够有效地保障电机对泵机本体的有效驱动,同时也更加便于维修保养。
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将本申请耐高温容积泵设置成底座、降温机构以及传动机构的组合,底座上设置有电机和泵机本体,当电机带动泵机本体工作时,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降温机构便同步启动,实现对泵机本体进行风冷和水冷,本申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容积泵工作过程中由于热量的积累而对容积泵造成的损坏的可能性;
28、2.齿轮泵直接与水冷组件内循环的水冷液接触,实现高效的能量传递和热量分配,且齿轮泵能够使得水冷组件内的水冷液朝向一个方向流动,进一步地增强了水冷组件的水冷效率;
29、3.将传动组件设置成传动套筒和传动皮带的组合,实现了灵活且稳定的力矩传递,这种配置允许系统在紧凑的空间内实现高效的传动比,同时皮带的弹性有助于吸收冲击和振动,减少直接齿轮啮合可能产生的噪音和磨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41)包括水冷管(411)、水冷箱(412),所述水冷管(411)盘绕在所述泵机本体(3)外侧,所述水冷管(411)穿设过所述水冷箱(412),所述水冷箱(412)内转动连接有驱动件(6),所述水冷管(411)和所述箱内填充有水冷液,所述驱动件(6)能够驱动水冷液在水冷箱(412)和所述水冷管(411)内循环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6)为齿轮泵,所述齿轮泵包括第一齿轮(61)和第二齿轮(62),所述第一齿轮(61)和所述第二齿轮(62)均转动连接在所述水冷箱(412)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齿轮(61)的齿轮轴穿出所述水冷箱(412)与所述传动机构(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箱(412)上开设有注液口(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42)包括风冷扇(421),所述风冷扇(421)固定套设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扇(421)与所述第一齿轮(61)的齿轮轴之间设置有止水密封环(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5)包括传动架(51)、第一传动齿轮(52)、第二传动齿轮(53)和传动组件(54),所述传动架(51)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2)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3)均为锥齿轮,第一传动齿轮(52)与所述电机(2)的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3)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架(51)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2)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3)啮合,所述传动组件(5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降温机构(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4)包括传动套筒(541)和传动皮带(542),所述传动套筒(54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套筒(541)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齿轮(61)的齿轮轴上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3)的齿轮轴上,所述传动平台同时套设在两个所述传动套筒(54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皮带上与两个所述传动套筒(541)接触的一面设置有防滑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和所述泵机本体(3)之间还设置有联轴器(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41)包括水冷管(411)、水冷箱(412),所述水冷管(411)盘绕在所述泵机本体(3)外侧,所述水冷管(411)穿设过所述水冷箱(412),所述水冷箱(412)内转动连接有驱动件(6),所述水冷管(411)和所述箱内填充有水冷液,所述驱动件(6)能够驱动水冷液在水冷箱(412)和所述水冷管(411)内循环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6)为齿轮泵,所述齿轮泵包括第一齿轮(61)和第二齿轮(62),所述第一齿轮(61)和所述第二齿轮(62)均转动连接在所述水冷箱(412)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齿轮(61)的齿轮轴穿出所述水冷箱(412)与所述传动机构(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箱(412)上开设有注液口(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组件(42)包括风冷扇(421),所述风冷扇(421)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齿轮(61)的齿轮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扇(421)与所述第一齿轮(61)的齿轮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芬,叶朝东,
申请(专利权)人:百鸿国际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