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的,尤其涉及改良患肢活动轮椅。
技术介绍
1、轮椅是一种用于代替行走的辅助设备,通常由一个坐垫、靠背、扶手和轮子组成。轮椅可以帮助残疾人士、脊髓损伤患者、神经肌肉疾病患者、长期疾病康复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士进行移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性,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参与各种活动,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因此,轮椅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群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设备。
2、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以及接受过大型手术的患者在康复期间可能需要使用轮椅,但为了保证这类人群的肌肉功能以及关节的灵活性,改善循环系统功能以及减少骨密度流失,需要对特定肌肉群进行力量训练、伸展训练等。现有的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轮椅如申请号为:201210455911.4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康复轮椅所示;通过在轮椅架上设置有用于对腿部康复训练的康复机构,并通过手动操纵盒控制康复机构,以实现对单腿、双腿进行交替抬腿和收腿的康复训练,从而达到对患者腿部肌肉锻炼的目的。
3、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上述所示的康复轮椅可以对腿部的某些肌群进行训练,但对于刚进入术后恢复期的骨肉瘤患者、长期卧床患者以及关节僵硬或关节炎患者,不适合大幅度的腿部运动,大幅度的腿部运动可能导致血液在下肢淤积,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甚至可能对骨骼结构造成损害,引起创口位置的二次创伤,增加患者疼痛和不适而对锻炼产生恐惧心理,反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过程,故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2、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包括轮椅本体、坐垫、腿部支撑组件以及踝泵训练组件,所述坐垫与所述腿部支撑组件均安装于所述轮椅本体上,所述踝泵训练组件安装于所述腿部支撑组件下端部;所述踝泵训练组件包括水平固定板、弹簧以及脚踏板,所述水平固定板安装于所述腿部支撑组件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平固定板的上端面以及所述脚踏板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水平固定板以及所述脚踏板的中部位置。
3、优选地,所述踝泵训练组件上还安装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两组滑动板以及一体成型于各组滑动板上的限位槽,两组所述滑动板分别与所述水平固定板的两端铰接,两组所述限位槽分别用于卡接所述脚踏板的两端。
4、优选地,所述腿部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块、伸缩结构以及支撑板;所述固定块安装于所述坐垫底部,所述伸缩结构连接所述固定块以及所述水平固定板并用于调节所述腿部支撑组件的长短,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伸缩结构上。
5、优选地,所述伸缩结构包括杆套以及连接杆,所述杆套安装于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杆套插接配合并与所述水平固定板连接,所述杆套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位置的卡接件,所述支撑板包括上板以及下板,所述上板安装于所述杆套上,所述下板安装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位置。
6、优选地,所述杆套与所述固定块铰接设置,所述轮椅本体与所述上板之间对拉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坐垫之间的角度。
7、优选地,所述轮椅本体的左右两侧扶手上均设置有两组开关,两组所述开关分别与两组气缸电连接,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气缸的启闭以及伸缩量。
8、优选地,所述坐垫底部设置有嵌槽,所述固定块可插接滑动于所述嵌槽内,所述嵌槽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位移的卡接件;所述气缸靠近所述上板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上板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槽插接配合,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槽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位移的卡接件。
9、优选地,所述支撑板采用碳纤维材质。
10、优选地,位于同一组所述腿部支撑组件上的两组限位槽相互远离的端面分别与滑动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11、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坐垫之间的角度调节范围在0-90度。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双足随弹簧的余震摆动,对久未活动的腿部以及踝部进行缓慢预热,确保患肢充分适应摆动幅度,预热活动可以提高踝部肌肉和韧带的温度,增加血液循环,从而提高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柔韧性;逐渐增加踝部的活动范围,减少因运动时的突然扭伤或拉伤的风险;同时进行预热活动可以让人们心理上更好地准备进行正式的踝部运动,提高运动的积极性和效果;对踝部进行充分预热后,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踝泵运动,通过踝部的活动帮助推动血液回流至心脏,充分减少静脉淤血和水肿;
14、2、通过两组限位槽卡接脚踏板的两端,确保脚踏板的位置固定不变。这样可以防止在不需要训练过程中脚踏板位置发生意外移动,保证脚踏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脚踏板位置固定,使用户在坐在轮椅上时能够更加舒适和稳定;
15、3、通过将腿部支撑组件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可拆卸的设计使得腿部支撑组件更容易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座椅的卫生和整洁,可拆卸的腿部支撑组件可以减小座椅的体积,便于携带和存储,特别是在需要移动或者旅行时更加方便;可拆卸的腿部支撑组件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进行定制,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座椅支撑。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本体(1)、坐垫(2)、腿部支撑组件(3)以及踝泵训练组件(4),所述坐垫(2)与所述腿部支撑组件(3)均安装于所述轮椅本体(1)上,所述踝泵训练组件(4)安装于所述腿部支撑组件(3)下端部;所述踝泵训练组件(4)包括水平固定板(41)、弹簧(42)以及脚踏板(43),所述水平固定板(41)安装于所述腿部支撑组件(3)上,所述弹簧(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平固定板(41)的上端面以及所述脚踏板(43)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弹簧(42)安装于所述水平固定板(41)以及所述脚踏板(43)的中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踝泵训练组件(4)上还安装有锁定组件(5),所述锁定组件(5)包括两组滑动板(51)以及一体成型于各组滑动板(51)上的限位槽(52),两组所述滑动板(51)分别与所述水平固定板(41)的两端铰接,两组所述限位槽(52)分别用于卡接所述脚踏板(43)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支撑组件(3)包括固定块(31)、伸缩结构(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32)包括杆套(321)以及连接杆(322),所述杆套(321)安装于所述固定块(31)的一侧,所述连接杆(322)与所述杆套(321)插接配合并与所述水平固定板(41)连接,所述杆套(321)与所述连接杆(32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位置的卡接件,所述支撑板(33)包括上板(331)以及下板(332),所述上板(331)安装于所述杆套(321)上,所述下板(332)安装于所述连接杆(322)的中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本体(1)的左右两侧扶手上均设置有两组开关(7),两组所述开关(7)分别与两组气缸(6)电连接,所述开关(7)用于控制所述气缸(6)的启闭以及伸缩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2)底部设置有嵌槽(8),所述固定块(31)可插接滑动于所述嵌槽(8)内,所述嵌槽(8)与所述固定块(3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位移的卡接件;所述气缸(6)靠近所述上板(331)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9),所述上板(331)上设置有连接槽(10),所述连接块(9)与所述连接槽(10)插接配合,所述连接块(9)与所述连接槽(10)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两者位移的卡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3)采用碳纤维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组所述腿部支撑组件(3)上的两组限位槽(52)相互远离的端面分别与滑动板(5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3)与所述坐垫(2)之间的角度调节范围在0-9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本体(1)、坐垫(2)、腿部支撑组件(3)以及踝泵训练组件(4),所述坐垫(2)与所述腿部支撑组件(3)均安装于所述轮椅本体(1)上,所述踝泵训练组件(4)安装于所述腿部支撑组件(3)下端部;所述踝泵训练组件(4)包括水平固定板(41)、弹簧(42)以及脚踏板(43),所述水平固定板(41)安装于所述腿部支撑组件(3)上,所述弹簧(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平固定板(41)的上端面以及所述脚踏板(43)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弹簧(42)安装于所述水平固定板(41)以及所述脚踏板(43)的中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踝泵训练组件(4)上还安装有锁定组件(5),所述锁定组件(5)包括两组滑动板(51)以及一体成型于各组滑动板(51)上的限位槽(52),两组所述滑动板(51)分别与所述水平固定板(41)的两端铰接,两组所述限位槽(52)分别用于卡接所述脚踏板(43)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支撑组件(3)包括固定块(31)、伸缩结构(32)以及支撑板(33);所述固定块(31)安装于所述坐垫(2)底部,所述伸缩结构(32)连接所述固定块(31)以及所述水平固定板(41)并用于调节所述腿部支撑组件(3)的长短,所述支撑板(33)安装于所述伸缩结构(3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患肢活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32)包括杆套(321)以及连接杆(322),所述杆套(321)安装于所述固定块(31)的一侧,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猛,王湘琴,侯兵兵,夏乐,和文豪,刘思,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