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固态成像元件。具体地,本技术涉及执行自动成像的固态成像元件、成像装置以及控制固态成像元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上,在生命记录相机、监控相机等中使用在成像时不需要手动操作的自动成像模式。例如,已经提出了识别用户的语音命令并且根据该命令执行成像的成像装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2、引用列表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9-106694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在上述传统技术中,通过根据语音命令执行成像来实现根据用户指令的成像。然而,在上述成像装置中,需要用于输入语音的麦克风和用于执行语音识别的电路,并且成像装置的配置变得复杂。
3、鉴于这种情况做出本技术,并且其目的是简化在成像时不需要手动操作的成像装置的配置。
4、问题的解决方案
5、已经做出本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其第一方面是一种固态成像元件,包括:像素,包括前级电路和一对电容元件,前级电路顺序生成预定数量的像素信号;扫描电路,在设置了感测模式的情况下,使该对电容元件保持预定数量的像素信号中的一对像素信号中各自的信号电平,并且在从感测模式切换至正常成像模式的情况下,使该对电容元件保持重置电平以及预定数量的像素信号中的任意一个像素信号的信号电平;差分计算电路,在设置了感测模式的情况下,计算该对像素信号中各自的信号电平之间的差;以及模式控制部,基于差确定是否从感测模式切换至正常成像模
6、此外,在第一方面中,模式控制部可基于差的绝对值与预定阈值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从感测模式切换至正常成像模式。由此,产生根据对象的移动的存在或不存在来切换模式的效果。
7、此外,在第一方面中,固态成像元件可还包括焦点控制部,该焦点控制部检测透镜的聚焦位置并且将透镜移动至聚焦位置,其中,差分计算电路计算透镜移动到对焦位置之前的信号电平与透镜已经移动到对焦位置时的信号电平之间的差,并且当透镜已经移动至聚焦位置时,模式控制部基于差的绝对值与预定阈值之间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从感测模式切换至正常成像模式。这带来捕捉聚焦图像数据的效果。
8、此外,在第一方面中,前级电路可以包括:光电转换元件;转移晶体管,转移晶体管将电荷从光电转换元件转移到浮动扩散层;以及前级放大晶体管,该前级放大晶体管放大浮动扩散层的电压。这带来读出通过放大浮动扩散层的电压而获得的信号的效果。
9、此外,在第一方面中,在设置了感测模式的情况下,扫描电路使该对电容元件中的一个电容元件在奇数曝光结束时保持第一信号电平并且使该对电容元件中的另一个电容元件在偶数曝光结束时保持第二信号电平,并且在切换至正常成像模式的情况下,使该对电容元件在曝光结束时保持复位电平和信号电平。这带来基于信号电平之间的差来切换模式的效果。
10、此外,在第一方面中,在设置了感测模式的情况下,扫描电路使该对电容元件中的一个电容元件在奇数曝光结束时保持第一信号电平并且使该对电容元件中的另一个电容元件在偶数曝光结束时保持第二信号电平,并且在切换至正常成像模式的情况下,使该对电容元件中的一个电容元件在曝光结束时保持重置电平。这带来了提高帧速率的效果。
11、此外,在第一方面中,前级电路可以包括:第一光电转换元件和第二光电转换元件;第一转移晶体管,第一转移晶体管将电荷从第一光电转换元件转移到浮动扩散层;第二转移晶体管,第二转移晶体管将电荷从第二光电转换元件转移到浮动扩散层;以及前级放大晶体管,前级放大晶体管放大浮动扩散层的电压;并且第一光电转换元件和第二光电转换元件具有彼此部分重叠的曝光周期。这带来了提高帧速率的效果。
12、此外,在第一方面中,在设置了感测模式的情况下,扫描电路使该对电容元件中的一个电容元件根据第一光电转换元件的曝光量保持第一信号电平,并且使该对电容元件中的另一个电容元件根据第二光电转换元件的曝光量保持第二信号电平,并且在切换至正常成像模式的情况下,使该对电容元件在曝光结束时保持重置电平和信号电平。这带来基于信号电平之间的差来切换模式的效果。
13、此外,在第一方面中,前级电路可以包括:光电转换元件;第一转移晶体管,第一转移晶体管将电荷从光电转换元件传输到该对电容元件中的一个电容元件;第二转移晶体管,将电荷从光电转换元件转移到该对电容元件中的另一个电容元件;以及放电晶体管,放电晶体管从光电转换元件释放电荷。这带来电荷通过不同的晶体管而传递至该对电容元件中的每一个电容元件的效果。
14、此外,在第一方面中,像素还可以包括:选择电路,选择电路顺序地执行:控制以将该对电容元件中的一个电容元件连接到预定的后级节点,控制以将该对电容元件中的两个电容元件都从后级节点断开,以及控制以将该对电容元件中的另一个电容元件连接到后级节点;后级复位晶体管,当该对电容元件的两者都从后级节点断开时,后级复位晶体管初始化后级节点的电平;以及后级电路,后级电路经由后级节点从该对电容元件读取像素信号并且输出像素信号。这带来降低噪声的效果。
15、此外,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是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像素,包括前级电路和一对电容元件,前级电路顺序生成预定数量的像素信号;扫描电路,在设置了感测模式的情况下,使该对电容元件保持预定数量的像素信号中的一对像素信号中各自的信号电平,并且在从感测模式切换至正常成像模式的情况下,使该对电容元件保持重置电平以及预定数量的像素信号中的任意一个像素信号的信号电平;差分计算电路,在设置了感测模式的情况下,计算该对像素信号中各自的信号电平之间的差;模式控制部,基于差确定是否从感测模式切换至正常成像模式;以及图像数据处理部,在切换至正常摄像模式的情况下,对布置有复位电平与信号电平的差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这带来简化成像装置的配置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态成像元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1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12.一种控制固态成像元件的方法,所述固态成像元件包括像素,所述像素包括前级电路和一对电容元件,所述前级电路顺序生成预定数量的像素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固态成像元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成像元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显鉴,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