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200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口腔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包含可替换清洁模块和手柄模块。刷头设计为U型,簇植外刷毛和内刷毛,通过左右传动杆带动刷毛交错运动,实现水平颤动拂刷。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更有效地清洁牙缝和牙龈下区域,减少牙龈损伤,适合敏感人群使用,提高舒适度。耐用性强,清洁模块可轻松更换,维护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护理,特别是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口腔健康和牙齿保健的关注度日益上升。巴氏刷牙法,也被称作水平颤动拂刷法,是一种被广泛推崇的科学刷牙技术。这种方法采用轻微的前后水平颤动动作,使刷毛在每颗牙齿上进行小幅度的水平运动,由美国牙科协会认可并推广。然而,传统的手动刷牙往往难以严格遵循巴氏刷牙法的要领,导致清洁效果不尽如人意。

2、近年来,电动牙刷因其便捷性和高效性逐渐成为市场上的新宠。市场上的电动牙刷主要分为两大类:旋转式电动牙刷和声波式电动牙刷。旋转式电动牙刷通过刷头的圆周运动来清洁牙齿,但其设计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首先,旋转式电动牙刷难以深入牙缝和牙根与牙龈之间的区域,这些区域往往是菌斑和食物残渣的藏匿之地。其次,旋转式电动牙刷在刷牙过程中可能会对牙根和牙端造成“横扫”式的损伤,这与正确的刷牙方法背道而驰,可能导致牙龈损伤和牙齿磨损。

3、声波式电动牙刷则通过高频震动来清洁牙齿,相较于旋转式电动牙刷,其清洁效果有所提升,且不会对牙面造成横扫式的损伤。然而,声波式电动牙刷同样存在不足。首先,牙根与牙龈之间的区域对于声波牙刷而言是一个清洁“盲点”,难以彻底清除菌斑。其次,声波牙刷的“弹跳式”震动可能对牙齿敏感的人群,如老人、儿童以及患有牙周疾病的人群造成不适,甚至可能加重牙齿和牙龈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动牙刷,旨在解决了现有电动牙刷难以实现巴氏刷牙法、清洁效果不佳以及可能对牙龈造成损伤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包括可替换的清洁模块和与所述清洁模块插接锁定的手柄模块,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清洁模块包括刷头、清洁壳体和封堵所述清洁壳体下端的接驳盖;

3、所述刷头包括底板、芯板和顶板,所述顶板开设上端开口的槽口,整体呈u字型并在上表面簇植外刷毛,所述芯板对应所述槽口范围内的上表面簇植内刷毛,所述外刷毛和内刷毛的端部平齐;所述底板和顶板靠近所述手柄模块的一端固接右传动杆并通过它们固为一体,所述芯板靠近所述手柄模块的一端固接左传动杆;所述右传动杆和左传动杆被配置为能沿它们的长度方向相对往复运动,带动所述外刷毛和内刷毛交错运动,对牙齿进行水平颤动拂刷;

4、所述清洁壳体外廓上小下大形成刷颈和刷肩,所述清洁壳体上段的内腔与所述右传动杆和左传动杆的上段滑动配合。

5、进一步地,还包括乳胶包皮,所述乳胶包皮包覆所述底板下表面、所述底板、芯板和顶板的侧表面、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边缘及部分所述右传动杆和左传动杆。

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和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设置2道沿上下方向的凸楞,所述凸楞抵接所述芯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右传动杆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左传动杆的截面形状为月牙形,所述右传动杆和左传动杆的整体轮廓为圆形。

7、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模块包括安装在手柄壳体内可充电池、被所述可充电池驱动的电机和将所述回转运动转换为异步线性运动的转换器总成,所述转换器总成包括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下端面转设与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固连的下锥齿轮,靠近所述u型支架下端的左侧板内、外分别转设左锥齿轮和左小齿轮,靠近所述u型支架下端的右侧板内、外分别转设右锥齿轮和右小齿轮,靠近所述u型支架上端的左侧板内、外分别转设左曲柄和左大齿轮,靠近所述u型支架上端的右侧板内、外分别转设右曲柄和右大齿轮,所述左曲柄和右曲柄分别转接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一端,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转接左横杆和右横杆;所述下锥齿轮分别与左锥齿轮和右锥齿轮啮合,所述左小齿轮和左大齿轮啮合,所述右小齿轮和右大齿轮啮合;所述u型支架上端中部固设下中部导套,所述下中部导套内滑动配合左导杆和右导杆,所述左横杆间隙穿过所述下中部导套后与所述左导杆固接,所述右横杆间隙穿过所述下中部导套后与右导杆固接。

8、进一步地,所述右传动杆和左传动杆通过传动副与所述左导杆和右导杆非接触式连接;所述传动副包括位于所述手柄模块上端的输出部和位于所述清洁模块下端的接收部;

9、所述输出部包括固设在所述u型支架上端的输出座,所述输出座包括位于所述下中部导套两侧的左下导套和右下导套,所述左下导套和右下导套内滑动配合左下活塞和右下活塞,所述左下活塞和右下活塞的上端固接直径小于等于它们的左下强磁体和右下强磁体;所述左导杆和右导杆上分别固接左连板和右连板,所述左连板间隙穿过所述下中部导套和左下导套后与所述左下活塞铰接,所述右连板间隙穿过所述下中部导套和右下导套后与所述右下活塞铰接;

10、所述接收部包括与所述接驳盖内端面固接的接收座,所述接收座包括与所述右传动杆和左传动杆的下段滑动配合的上中部导套,所述上中部导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内端封闭的左上导套和右上导套,所述左上导套和右上导套内滑动配合左上活塞和右上活塞,所述左上活塞和右上活塞的下端固接直径小于等于它们的左上强磁体和右上强磁体,所述左上强磁体和左下强磁体的相对端的磁极相同,所述右上强磁体和右下强磁体的相对端的磁极相同;所述左上活塞与所述左上导套的顶壁间和所述右上活塞与所述右上导套的顶壁间设置弹簧,螺钉分别穿过所述左传动杆和右传动杆的下端后、再间隙穿过所述上中部导套、左上导套和右上导套、分别与所述左上活塞和右上活塞螺接。

11、进一步地,还包括封堵所述手柄壳体下端的堵头,所述堵头内侧集成无线充电线圈。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固设在所述手柄壳体内的pcb控制板,暴露在所述手柄壳体外的调速按钮和启动/停止按钮,所述调速按钮能调节所述电机的转速,按压所述启动/停止按钮后所述电机启动、再次按压后停止。

13、进一步地,所述pcb控制板上集成有wifi模块以适于通过手机app进行自定义设置,包括时间设置、强度设置和模式设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14、进一步地,所述外刷毛的硬度大于所述内刷毛的硬度。

15、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模块设置有指示灯,用于指示牙刷的工作状态、电量状态。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7、1. 实现巴氏刷牙法:本专利技术的电动牙刷设计能够实现巴氏刷牙法,即水平颤动拂刷法,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科学刷牙技术,有助于提高牙齿清洁效果。

18、2. 提高清洁效果:通过交错式电动牙刷的设计,外刷毛和内刷毛的端部平齐,能够对牙齿进行更有效的水平颤动拂刷,深入清洁牙缝和牙根与牙龈之间的区域,这些区域往往是菌斑和食物残渣的藏匿之地。

19、3. 减少牙龈损伤:本专利技术的电动牙刷采用相对往复运动的设计,避免了旋转式电动牙刷可能对牙根和牙端造成的“横扫”式损伤,从而减少牙龈损伤和牙齿磨损的风险。

20、4. 保护牙齿敏感人群:与传统声波式电动牙刷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电动牙刷减少了对牙齿敏感人群可能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包括可替换的清洁模块(100)和与所述清洁模块(100)插接锁定的手柄模块(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模块(100)包括刷头(101)、清洁壳体(102)和封堵所述清洁壳体(102)下端的接驳盖(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乳胶包皮(1018),所述乳胶包皮(1018)包覆所述底板(1011)下表面、所述底板(1011)、芯板(1012)和顶板(1013)的侧表面、所述顶板(1013)的上表面的边缘及部分所述右传动杆(1016)和左传动杆(10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1)的上表面和所述顶板(1013)的下表面设置2道沿上下方向的凸楞(1019),所述凸楞(1019)抵接所述芯板(101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右传动杆(1016)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左传动杆(1017)的截面形状为月牙形,所述右传动杆(1016)和左传动杆(1017)的整体轮廓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模块(200)包括安装在手柄壳体(201)内可充电池(202)、被所述可充电池(202)驱动的电机(203)和将所述回转运动转换为异步线性运动的转换器总成(204),所述转换器总成(204)包括U型支架(2041),所述U型支架(2041)的下端面转设与所述电机(203)的电机轴固连的下锥齿轮(2042),靠近所述U型支架(2041)下端的左侧板内、外分别转设左锥齿轮(2043)和左小齿轮(2044),靠近所述U型支架(2041)下端的右侧板内、外分别转设右锥齿轮(2045)和右小齿轮(2046),靠近所述U型支架(2041)上端的左侧板内、外分别转设左曲柄(2047)和左大齿轮(2048),靠近所述U型支架(2041)上端的右侧板内、外分别转设右曲柄(2049)和右大齿轮(20410),所述左曲柄(2047)和右曲柄(2049)分别转接左连杆(20414)和右连杆(20415)的一端,所述左连杆(20414)和右连杆(20415)的另一端分别转接左横杆(20416)和右横杆(20417);所述下锥齿轮(2042)分别与左锥齿轮(2043)和右锥齿轮(2045)啮合,所述左小齿轮(2044)和左大齿轮(2048)啮合,所述右小齿轮(2046)和右大齿轮(20410)啮合;所述U型支架(2041)上端中部固设下中部导套(20411),所述下中部导套(20411)内滑动配合左导杆(20412)和右导杆(20413),所述左横杆(20416)间隙穿过所述下中部导套(20411)后与所述左导杆(20412)固接,所述右横杆(20417)间隙穿过所述下中部导套(20411)后与右导杆(20413)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传动杆(1016)和左传动杆(1017)通过传动副(300)与所述左导杆(20412)和右导杆(20413)非接触式连接;所述传动副(300)包括位于所述手柄模块(200)上端的输出部(301)和位于所述清洁模块(100)下端的接收部(30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所述手柄壳体(201)下端的堵头(205),所述堵头(205)内侧集成无线充电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固设在所述手柄壳体(201)内的PCB控制板(401),暴露在所述手柄壳体(201)外的调速按钮(402)和启动/停止按钮(403),所述调速按钮(402)能调节所述电机(203)的转速,按压所述启动/停止按钮(403)后所述电机(203)启动、再次按压后停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控制板(401)上集成有WiFi模块以适于通过手机APP进行自定义设置,包括时间设置、强度设置和模式设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刷毛(1014)的硬度大于所述内刷毛(1015)的硬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模块(200)设置有指示灯,用于指示牙刷的工作状态、电量状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包括可替换的清洁模块(100)和与所述清洁模块(100)插接锁定的手柄模块(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模块(100)包括刷头(101)、清洁壳体(102)和封堵所述清洁壳体(102)下端的接驳盖(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乳胶包皮(1018),所述乳胶包皮(1018)包覆所述底板(1011)下表面、所述底板(1011)、芯板(1012)和顶板(1013)的侧表面、所述顶板(1013)的上表面的边缘及部分所述右传动杆(1016)和左传动杆(10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1)的上表面和所述顶板(1013)的下表面设置2道沿上下方向的凸楞(1019),所述凸楞(1019)抵接所述芯板(101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右传动杆(1016)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左传动杆(1017)的截面形状为月牙形,所述右传动杆(1016)和左传动杆(1017)的整体轮廓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巴氏刷牙法的交错式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模块(200)包括安装在手柄壳体(201)内可充电池(202)、被所述可充电池(202)驱动的电机(203)和将所述回转运动转换为异步线性运动的转换器总成(204),所述转换器总成(204)包括u型支架(2041),所述u型支架(2041)的下端面转设与所述电机(203)的电机轴固连的下锥齿轮(2042),靠近所述u型支架(2041)下端的左侧板内、外分别转设左锥齿轮(2043)和左小齿轮(2044),靠近所述u型支架(2041)下端的右侧板内、外分别转设右锥齿轮(2045)和右小齿轮(2046),靠近所述u型支架(2041)上端的左侧板内、外分别转设左曲柄(2047)和左大齿轮(2048),靠近所述u型支架(2041)上端的右侧板内、外分别转设右曲柄(2049)和右大齿轮(20410),所述左曲柄(2047)和右曲柄(2049)分别转接左连杆(20414)和右连杆(20415)的一端,所述左连杆(20414)和右连杆(20415)的另一端分别转接左横杆(20416)和右横杆(2041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胡晓青李霞慕小龙宗海明刘远浩刘子源陈志毅渠毅叶向成陈国栋徐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南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