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总成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2197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27
一种动力总成的冷却系统,属于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水泵与发动机水套连通设置,发动机水套与节温器壳体以及节温器均连通设置,节温器壳体的壳体出水端与散热器二连通设置,散热器二与变速器油冷器连通设置,变速器油冷器与发动机油冷器的发动机油冷器进水端连通设置,发动机油冷器与水泵的第一进水端连通设置;节温器的节温器出水端与散热器一连通设置,散热器一的第一出水端与水泵的第二进水端连通设置。散热器一的第二出水端与补液壶连通设置,补液壶出水端与水泵的第三进水端连通设置。本技术增设了散热器二,加强了发动机机油和变速器机油散热,满足车辆高速、大油门产生的热量散发需求,避免机油过热失效,甚至损坏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总成的冷却系统,属于发动机冷却。


技术介绍

1、整车在运行过程中动力总成会迅速积累大量的热。动力总成过热不仅会降低其性能,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损坏,因此,对动力总成进行有效的冷却至关重要。

2、传统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虽然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温度,但当冷却水流经这些部件后,其温度已经显著上升,形成热水。若直接使用这些热水对发动机机油和变速器机油进行冷却,特别是在大负荷工况下,会导致机油温度迅速上升,超过其安全工作温度范围。

3、以公开日为2021年04月06日,公开号为cn212898688u,名称为《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及车辆》的中国技术专利为例,其虽然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案,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机油温度过高的问题。当发动机和变速器因机油温度过高而进入热保护模式时,车辆的正常工作将受到严重影响,这不仅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效率,还可能对动力总成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的冷却系统。

2、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动力总成的冷却系统,包括水泵、发动机水套、节温器壳体、节温器、变速器油冷器、散热器二、散热器一以及发动机油冷器;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发动机水套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发动机水套的出水端与节温器壳体的进水端以及节温器的进水端均连通设置,所述节温器壳体的壳体出水端与散热器二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散热器二的出水端与变速器油冷器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出水端与发动机油冷器的发动机油冷器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发动机油冷器的出水端与水泵的第一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节温器的节温器出水端与散热器一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散热器一的第一出水端与水泵的第二进水端连通设置。

3、所述散热器一的第二出水端与补液壶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补液壶出水端与水泵的第三进水端连通设置。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5、本技术增设了散热器二,加强了发动机机油和变速器机油散热,满足车辆高速、大油门产生的热量散发需求,避免机油过热失效,甚至损坏零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总成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发动机水套(2)、节温器壳体(3)、节温器(4)、变速器油冷器(5)、散热器二(6)、散热器一(7)以及发动机油冷器(8);所述水泵(1)的出水端与发动机水套(2)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发动机水套(2)的出水端与节温器壳体(3)的进水端以及节温器(4)的进水端均连通设置,所述节温器壳体(3)的壳体出水端(10)与散热器二(6)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散热器二(6)的出水端与变速器油冷器(5)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变速器油冷器(5)的出水端与发动机油冷器(8)的发动机油冷器进水端(11)连通设置,所述发动机油冷器(8)的出水端与水泵(1)的第一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节温器(4)的节温器出水端(12)与散热器一(7)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散热器一(7)的第一出水端与水泵(1)的第二进水端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总成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一(7)的第二出水端与补液壶(9)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补液壶(9)出水端与水泵(1)的第三进水端连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总成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1)、发动机水套(2)、节温器壳体(3)、节温器(4)、变速器油冷器(5)、散热器二(6)、散热器一(7)以及发动机油冷器(8);所述水泵(1)的出水端与发动机水套(2)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发动机水套(2)的出水端与节温器壳体(3)的进水端以及节温器(4)的进水端均连通设置,所述节温器壳体(3)的壳体出水端(10)与散热器二(6)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散热器二(6)的出水端与变速器油冷器(5)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所述变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立凯马南赵冬王建武张霖于晓彤张世伟张法刘玉明曹亮王剑锋潘圣临曹权佐胡志刚李佳桐王宏敏曲德鑫刘顺平郑宇刘金铸李晓磊冯琢玉齐加乐牛升辉潘丽莉郭东廷刘宏华张海侠于荣枫施玉春李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