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187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空气炸锅。包括炸锅主体、气流产生装置、置物容器和加热组件;炸锅主体内形成有多个烹饪腔,置物容器可移除地设置在烹饪腔中;加热组件包括主加热件和第一辅助加热件;主加热件对应于气流产生装置设置,用于对气流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气流进行加热以形成热气流;第一辅助加热件设置在烹饪腔的顶部。本技术具有加热均匀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腔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家庭生活中经常用到空气炸锅来烹饪食物,若用户烹饪两种及两种以上类型的食物,需要分多次将食品放入空气炸锅中进行烹饪,这样整体烤制的时间较长,用户需要花很长时间去等待。

2、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具有双腔的空气炸锅,例如中国专利文献202220586876.9公开了一种双腔烹饪设备,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具有第一烹饪腔;下腔体内具有第二烹饪腔。上腔体位于下腔体的上方,在上腔体的后方以及下腔体的上方形成有电气室,电气室中设有磁控管,磁控管用于为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两者中至少一者提供微波。

3、再例如中国专利文献202222461172.1公开了一种双腔无叶空气炸锅,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内且沿高度方向上下布置的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以及设置在机身内且位于第一烹饪腔与第二烹饪腔外侧部的进风组件,该进风组件包括沿高度方向上下布置的第一进风腔和第二进风腔、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一进风腔内且与驱动电机一输出轴连接的第一风叶以及设置在第二进风腔内且与驱动电机另一输出轴连接的第二风叶;该第一进风腔连通第一烹饪腔,该第二进风腔连通第二烹饪腔。

4、然而,诸如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双腔空气炸锅存再加热不均匀的现象,导致远离气流产生装置侧与靠近气流产生装置侧的食物烹饪效果存在一定差别,尤其是远离气流产生装置侧的加热温度相对较低,不能够保证食物加热的均匀性而导致影响食物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均匀性好的多腔空气炸锅。

2、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空气炸锅,包括炸锅主体、气流产生装置以及置物容器,炸锅主体内形成有多个烹饪腔,置物容器可移除地设置在烹饪腔中;

3、还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主加热件和第一辅助加热件;主加热件对应于气流产生装置设置,用于对气流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气流进行加热以形成热气流;第一辅助加热件设置在烹饪腔的顶部。

4、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辅助加热件,第二辅助加热件设置在烹饪腔的左右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置物容器具有侧开口,置物容器安装到烹饪腔时,置物容器上具有侧开口的侧板与烹饪腔对应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第二辅助加热件设置在间隙中。

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烹饪腔具有位于后方的竖隔板,气流产生装置设置在烹饪腔的后方;其中,竖隔板上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置物容器具有后开口,气流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气流的至少一部分经进风口进入间隙中并经侧开口进入置物容器的内部,后开口与回风口相对应以允许气流经后开口、回风口回流至气流产生装置。

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竖隔板的投影方向上后开口与进风口相错开,并且在左右方向上进风口位于后开口旁侧。

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顶壁上设有向上凹陷形成的安置部,第一辅助加热件设置在安置部中。

9、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烹饪腔具有位于后方的竖隔板,安置部从顶壁紧邻竖隔板的侧边部向上凹陷并向前延伸形成。

1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加热件和第一辅助加热件均为管式电加热件。

1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多个烹饪腔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其中,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分别设置独立的气流产生装置或者共用同一个气流产生装置,并且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均设有第一辅助加热件和第二辅助加热件。

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采用多个加热件的多腔空气炸锅,多个加热件分别为主加热件和第一辅助加热件,主加热件对应于气流产生装置设置而直接对气流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气流进行加热以形成热气流,第一辅助加热件设置在烹饪腔中而对进入烹饪腔中的热气流进行辅助再加热,使得热气流能够以更接近设定的温度值直接流经食物表面。其中,第一辅助加热件位于更靠近食物的位置,还可以对食物进行辐射加热,进而更有利于缩短食物烹饪的时长。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腔空气炸锅,包括炸锅主体、气流产生装置以及置物容器,所述炸锅主体内形成有多个烹饪腔,所述置物容器可移除地设置在所述烹饪腔中;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辅助加热件,所述第二辅助加热件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左右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容器具有侧开口,所述置物容器安装到所述烹饪腔时,所述置物容器上具有所述侧开口的侧板与所述烹饪腔对应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辅助加热件设置在所述间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腔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具有位于后方的竖隔板,所述气流产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后方;其中,所述竖隔板上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置物容器具有后开口,所述气流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气流的至少一部分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间隙中并经所述侧开口进入所述置物容器的内部,所述后开口与所述回风口相对应以允许气流经所述后开口、所述回风口回流至所述气流产生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腔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隔板的投影方向上所述后开口与所述进风口相错开,并且在左右方向上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后开口旁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的顶壁上设有向上凹陷形成的安置部,所述第一辅助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安置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腔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具有位于后方的竖隔板,所述安置部从所述顶壁紧邻所述竖隔板的侧边部向上凹陷并向前延伸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热件和所述第一辅助加热件均为管式电加热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烹饪腔至少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其中,所述第一烹饪腔和所述第二烹饪腔分别设置独立的所述气流产生装置或者共用同一个所述气流产生装置,并且所述第一烹饪腔和所述第二烹饪腔均设有所述第一辅助加热件和所述第二辅助加热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腔空气炸锅,包括炸锅主体、气流产生装置以及置物容器,所述炸锅主体内形成有多个烹饪腔,所述置物容器可移除地设置在所述烹饪腔中;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第二辅助加热件,所述第二辅助加热件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左右两个侧壁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腔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容器具有侧开口,所述置物容器安装到所述烹饪腔时,所述置物容器上具有所述侧开口的侧板与所述烹饪腔对应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辅助加热件设置在所述间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腔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具有位于后方的竖隔板,所述气流产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烹饪腔的后方;其中,所述竖隔板上设有进风口和回风口,所述置物容器具有后开口,所述气流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气流的至少一部分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间隙中并经所述侧开口进入所述置物容器的内部,所述后开口与所述回风口相对应以允许气流经所述后开口、所述回风口回流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晓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酷福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