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182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26
本公开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扩散板,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背板,包括底板部分和侧板部分,底板部分位于扩散板的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侧板部分围绕在扩散板的外围;多个限位件,设置在扩散板四周,用于将扩散板限位于底板部分和侧板部分围合形成的空间内;限位件包括连接至侧板部分上的连接部分、及连接至连接部分上的弹性限位部分,在从侧板部分指向扩散板的方向上,弹性限位部分位于侧板部分与扩散板之间;且在从侧板部分指向扩散板的方向上,弹性限位部分受扩散板施加作用力下可产生弹性变形,以限定扩散板偏移量。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提升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进步,背光源越来越多的使用微发光二级光(mini-led)。针对超薄、低成本的mini-led产品,采用印刷扩散板技术能有效降低产品厚度,同时还能减少led的数量,从而实现超薄、低成本mini-led显示。然而,印刷扩散板与led之间对位偏移,会导致显示效果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提升显示效果。

2、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背设置的显示侧和背光侧;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4、扩散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

5、背板,包括底板部分和侧板部分,所述底板部分位于所述扩散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侧板部分围绕在所述扩散板的外围;及

6、多个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扩散板四周,用于将所述扩散板限位于所述底板部分和所述侧板部分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其中,

7、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至所述侧板部分上的连接部分、及连接至所述连接部分上的弹性限位部分,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弹性限位部分位于所述侧板部分与所述扩散板之间;

8、且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弹性限位部分受所述扩散板施加作用力下可产生弹性变形,以限定所述扩散板偏移量。

9、示例性的,所述限位件为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限位件。

10、示例性的,所述侧板部分包括第一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为所述侧板部分在从所述背光侧指向所述显示侧的方向上、位于远离所述底板部分的一侧边沿;所述连接部分包括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第二卡持部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和所述连接部围合形成卡合槽;其中,所述卡合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底板部分所在一侧,并卡合在所述第一边沿上。

11、示例性的,所述侧板部分还包括沿着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相背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位于所述外侧面的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持部位于所述内侧面的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持部位于所述外侧面的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卡持部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另一者上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连接。

12、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卡合凸块或卡合弹片,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卡合凹槽或卡合孔,所述卡合凸块或卡合弹片卡入所述卡合凹槽或卡合孔内。

13、示例性的,所述扩散板的周侧面在对应所述限位件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凹槽;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方向上,所述弹性限位部分的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端至少部分伸入对应的所述避让凹槽内。

14、示例性的,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避让凹槽的槽体深度b大于所述扩散板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方向上的最大允许偏移量a。

15、示例性的,所述弹性限位部分包括弹片,所述弹片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分上,且向所述扩散板所在一侧延伸翘起,以使所述弹片受所述扩散板施加作用力可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

16、示例性的,所述弹片被配置为相对所述侧板部分倾斜延伸,相对所述侧板部分的倾斜角度θ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50°,且所述弹片沿其自身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等于h/sinθ,其中h为所述弹片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的高度。

17、示例性的,所述弹性限位部分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扩散板接触抵靠的抵靠平台,所述抵靠平台连接于所述弹片的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且相对所述侧板部分平行设置。

18、示例性的,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扩散板进行止挡限位的止挡限位件,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止挡限位件连接至所述连接部分上,且位于所述侧板部分与所述扩散板之间;且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弹性限位部分具有第一高度h,所述止挡限位件具有第二高度h,所述第一高度h大于所述第二高度h。

19、示例性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内框胶,所述内框胶设于所述底板部分和所述侧板部分围合形成的空间,且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内框胶具有第一宽度c,所述第二高度h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c。

20、示例性的,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止挡限位件与所述避让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扩散板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方向上的最大允许偏移量a,且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弹性限位部分的第一高度h满足如下关系:h=a+h。

21、示例性的,所述第二高度h与所述第一宽度c之间满足如下关系:1/2≤h/c≤2/3。

22、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23、本公开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24、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中,包括扩散板和背板,扩散板的四周设置有多个限位件,来对所述扩散板进行限位,其中所述限位件被构造为包括连接部分和弹性限位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可连接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弹性限位部分可位于所述背板的侧板部分与所述扩散板之间,且所述弹性限位部分可在与所述扩散板发生接触时通过弹性变形来限制所述扩散板偏移。这样,相比相关技术中扩散板采用橡胶件与扩散板之间无间隙接触对位的方案来说,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弹性限位部分的可弹性形变,可为所述扩散板预留一定膨胀间隙,防止所述扩散板长期受力变形的同时,且所述扩散板发生偏移情况下,通过所述弹性限位部分可限制所述扩散板的偏移量,以保证对位精度在目标范围内,从而保证显示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背设置的显示侧和背光侧;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分包括第一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为所述侧板部分在从所述背光侧指向所述显示侧的方向上、位于远离所述底板部分的一侧边沿;所述连接部分包括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第二卡持部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和所述连接部围合形成卡合槽;其中,所述卡合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底板部分所在一侧,并卡合在所述第一边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分还包括沿着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相背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位于所述外侧面的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持部位于所述内侧面的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持部位于所述外侧面的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卡持部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另一者上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卡合凸块或卡合弹片,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卡合凹槽或卡合孔,所述卡合凸块或卡合弹片卡入所述卡合凹槽或卡合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周侧面在对应所述限位件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凹槽;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弹性限位部分的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端至少部分伸入对应的所述避让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避让凹槽的槽体深度b大于所述扩散板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的最大允许偏移量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部分包括弹片,所述弹片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分上,且向所述扩散板所在一侧延伸翘起,以使所述弹片受所述扩散板施加作用力可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被配置为相对所述侧板部分倾斜延伸,相对所述侧板部分的倾斜角度θ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50°,所述弹片沿其自身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等于H/sinθ,其中H为所述弹片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部分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扩散板接触抵靠的抵靠平台,所述抵靠平台连接于所述弹片的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且相对所述侧板部分平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用于对所述扩散板进行止挡限位的止挡限位件,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止挡限位件连接至所述连接部分上,且位于所述侧板部分与所述扩散板之间;且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弹性限位部分具有第一高度H,所述止挡限位件具有第二高度h,所述第一高度H大于所述第二高度h。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内框胶,所述内框胶设于所述底板部分和所述侧板部分围合形成的空间,且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内框胶具有第一宽度C,所述第二高度h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宽度C。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周侧面在对应所述限位件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凹槽;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止挡限位件与所述避让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扩散板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的最大允许偏移量a,且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弹性限位部分的第一高度H满足如下关系:H=a+h。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度h与所述第一宽度C之间满足如下关系:1/2≤h/C≤2/3。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背设置的显示侧和背光侧;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金属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分包括第一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为所述侧板部分在从所述背光侧指向所述显示侧的方向上、位于远离所述底板部分的一侧边沿;所述连接部分包括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卡持部和所述第二卡持部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卡持部、所述第二卡持部和所述连接部围合形成卡合槽;其中,所述卡合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底板部分所在一侧,并卡合在所述第一边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分还包括沿着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相背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位于所述外侧面的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持部位于所述内侧面的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卡持部位于所述外侧面的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卡持部中的一者上设有第一卡合部,另一者上设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包括卡合凸块或卡合弹片,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卡合凹槽或卡合孔,所述卡合凸块或卡合弹片卡入所述卡合凹槽或卡合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的周侧面在对应所述限位件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凹槽;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弹性限位部分的靠近所述扩散板的一端至少部分伸入对应的所述避让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所述避让凹槽的槽体深度b大于所述扩散板在从所述侧板部分指向所述扩散板的方向上的最大允许偏移量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部分包括弹片,所述弹片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分上,且向所述扩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栋栋慕雨凡李勇李冬磊鹿堃余鸿昊杨同华陈英高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瑞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