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复位装置以及采用该装置的烹饪器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1800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26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式复位装置,包括座体、推杆和复位按钮,所述座体开有活动腔,所述推杆设置有用于控制温控器复位的操控部,所述推杆以活动方式设置在活动腔内,所述复位按钮以活动方式设置在座体上,所述复位按钮和推杆连接,所述复位按钮动作带动推杆沿活动腔移动,所述操控部跟随推杆移动,操控部移动过程中控制温控器复位。用户带动复位按钮移动,从而使推杆跟随复位按钮移动,操控部跟随推杆移动,操控部前移时,操控部控制温控器复位,操控部后移时,操控部停止对温控器控制,因此通过复位按钮移动即可控制温控器复位,操作简单。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该装置的烹饪器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式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例如电热水壶,用户按压开关按钮,电热水壶工作进行煮水,当电热水壶的水温度到达沸腾温度时,温控器断开发热模块电源,电热水壶停止加热,该电热水壶功能单一,现有技术中,若用户需要继续煮水,需要等待温控器自动复位后,才能再次进行加热,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2、由于,电热水壶属于一种烹饪器皿,从原理来说,电热水壶可以进行火锅功能,但是这种功能需要让电热水壶的水保持沸腾状态,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用户无法手动方式对温控器进行复位,需要等待温控器在自然冷却后自动复位,才能继续加热,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3、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一种可以控制温控器进行复位的烹饪器皿,但是其温控器横向摆放,导致温控器的感温面和发热盘之间需要增设导热片进行热量传递,这种方式温控器感温效果差,不精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机械式复位装置。

2、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器带手动复位功能、复位操作简单、温控器测温效果好的一种烹饪器皿。

3、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4、一种机械式复位装置,包括座体、推杆和复位按钮,所述座体开有活动腔,所述推杆设置有用于控制温控器复位的操控部,所述推杆以活动方式设置在活动腔内,所述复位按钮以活动方式设置在座体上,所述复位按钮和推杆连接,所述复位按钮动作带动推杆沿活动腔移动,所述操控部跟随推杆移动,操控部移动过程中控制温控器复位。p>

5、用户带动复位按钮移动,从而使推杆跟随复位按钮移动,操控部跟随推杆移动,操控部前移时,操控部控制温控器复位,操控部后移时,操控部停止对温控器控制,因此通过复位按钮移动即可控制温控器复位,操作简单。

6、本技术的第一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7、进一步,所述活动腔包括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连通,所述座体对应第一活动腔位置开口,所述操控部为斜槽或斜面,所述推杆以活动方式设置在第二活动腔内,所述复位按钮以活动方式设置在第一活动腔内,所述推杆的前端穿过第二活动腔体连接复位按钮。

8、流体连通性: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的连通性可能有助于确保活推杆移动流畅,从而更有效地传递力和动能。

9、精准控制: 操控部的斜槽或斜面设计可能增加了控制的精准性,推杆在活动腔内的移动过程中,操控部的设计可能提供了一种逐渐增强或减弱的控制力,有助于更细致地调整温控器的复位过程。

10、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推杆的前端穿过第二活动腔体并连接复位按钮,这种连接结构可能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在操作时不易出现松动或脱落。

11、总体来说,这些进一步的设计细节有望使机械式复位装置更为灵活、精密,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12、进一步,还包括有弹簧,所述弹簧置于第一活动腔体内,弹簧套置在推杆上,弹簧一端抵靠在第一活动腔内壁,弹簧另一端抵靠在复位按钮上,弹簧构成推杆和复位按钮的复位机构。

13、复位机构的稳定性:弹簧作为复位机构的一部分,可以提供稳定的恢复力。这有助于确保推杆和复位按钮在完成复位过程后能够保持在正确的位置,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

14、精准的复位控制:弹簧的存在可以提供可调节的弹性力,这意味着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弹簧参数来调整复位过程的速度和力度,从而实现对复位过程的更精准控制。

15、减缓冲击:弹簧在复位过程中可以吸收冲击和振动,减少了可能对系统和温控器造成的不利影响。这有助于保护机械部件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16、机械部件的保护:弹簧的存在可以减轻复位过程中的冲击,有助于减小推杆和复位按钮之间的机械磨损,从而延长系统的寿命。

17、总体而言,引入弹簧作为复位机构的一部分,不仅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还有助于提高整个机械复位装置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18、进一步,所述推杆的前端设置有插入通道,所述插入通道外壁间隔开有卡口,所述复位按钮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外壁间隔设置卡块,所述插柱插入所述插入通道内,同时卡块插入对应的卡口内,实现推杆和复位按钮连接。

19、连接稳定性: 插柱插入插入通道,同时卡块插入卡口的设计可以提供更牢固和稳定的连接。这有助于防止在使用中发生松动或脱落,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20、易安装和拆卸: 插入通道和插柱的设计使得推杆和复位按钮的连接可以相对容易地进行。这有助于在需要维护或更换零部件时快速而方便地进行操作。

21、防止误差装配: 卡口和卡块的间隔设置可以防止错误的装配,确保插柱正确插入插入通道,并且卡块正确插入卡口。这有助于减少人为装配误差,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2、提高机械耐久性: 由于连接部分采用插入和卡口的设计,这有助于减轻在连接处的摩擦和磨损,从而提高了机械部件的耐久性。

23、总体而言,这一设计进一步增强了机械复位装置的连接稳定性,易安装性和机械耐久性,使其更适用于实际应用并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24、进一步,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有用于复位的操控杆,所述操控杆朝下伸出抵靠在所述操控部上。

25、直接控制:温控器的操控杆与机械复位装置的操控部直接接触。这样的直接连接可能增加了操控的灵敏度和精准性,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温控器的复位。

26、无需额外传动机构:由于操控杆直接与操控部接触,可能不需要额外的传动机构或连接部件。这有助于简化系统结构,减少了潜在的故障点,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7、实时响应:直接接触操控部的操控杆可能实现更实时的响应。这意味着当温控器需要复位时,可以更迅速地触发机械复位装置的操作,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28、降低能耗:由于无需额外传动机构,可能减少了能量传输的损失,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能效。

29、总体而言,通过温控器操控杆与机械复位装置操控部的直接接触,可能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精准性和能效,使其更适用于实时温度控制的应用场景。

30、进一步,还包括第一按键、第一开关、第二按键和第二开关,所述座体位于第一活动腔左侧设置有第一开关容纳腔和第一按键活动腔,所述第一开关容纳腔和第一按键活动腔连通,所述第一开关设置在第一开关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按键以活动方式设置在第一按键活动腔内,第一按键移动控制第一开关接通或断开;

31、所述座体位于第一活动腔右侧设置有第二开关容纳腔和第二按键活动腔,所述第二开关容纳腔和第二按键活动腔连通,所述第二开关设置在第二开关容纳腔内,所述第二按键以活动方式设置在第二按键活动腔内,第二按键移动控制第二开关接通或断开。

32、操作控制: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与相应的开关连接,通过按键的活动来控制相应的开关的接通或断开。这提供了额外的操作控制手段,可以用于调整系统的工作状态或响应特定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复位装置,包括座体、推杆和复位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开有活动腔,所述推杆设置有用于控制温控器复位的操控部,所述推杆以活动方式设置在活动腔内,所述复位按钮以活动方式设置在座体上,所述复位按钮和推杆连接,所述复位按钮动作带动推杆沿活动腔移动,所述操控部跟随推杆移动,操控部移动过程中控制温控器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式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包括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连通,所述座体对应第一活动腔位置开口,所述操控部为斜槽或斜面,所述推杆以活动方式设置在第二活动腔内,所述复位按钮以活动方式设置在第一活动腔内,所述推杆的前端穿过第二活动腔体连接复位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机械式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弹簧,所述弹簧置于第一活动腔体内,弹簧套置在推杆上,弹簧一端抵靠在第一活动腔内壁,弹簧另一端抵靠在复位按钮上,弹簧构成推杆和复位按钮的复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式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前端设置有插入通道,所述插入通道外壁间隔开有卡口,所述复位按钮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外壁间隔设置卡块,所述插柱插入所述插入通道内,同时卡块插入对应的卡口内,实现推杆和复位按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机械式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有用于复位的操控杆,所述操控杆朝下伸出抵靠在所述操控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机械式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按键、第一开关、第二按键和第二开关,所述座体位于第一活动腔左侧设置有第一开关容纳腔和第一按键活动腔,所述第一开关容纳腔和第一按键活动腔连通,所述第一开关设置在第一开关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按键以活动方式设置在第一按键活动腔内,第一按键移动控制第一开关接通或断开;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机械式复位装置的烹饪器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盘,所述机械式复位装置设置在发热盘下方,所述温控器的感温面紧贴在发热盘底壁用于感应发热盘的温度,所述温控器和发热盘电连接,温控器控制发热盘启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烹饪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包括导热板、第一发热模块和第二发热模块,所述第一发热模块和第二发热模块设置在导热板底部,所述温控器和第一发热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发热模块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板,第二发热模块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烹饪器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一按键、第二开关和第二按键,所述第一开关、温控器和第一发热模块串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烹饪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模块为发热管,所述第二发热模块为PCT发热体,所述PCT发热体的发热温度范围在40-8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复位装置,包括座体、推杆和复位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开有活动腔,所述推杆设置有用于控制温控器复位的操控部,所述推杆以活动方式设置在活动腔内,所述复位按钮以活动方式设置在座体上,所述复位按钮和推杆连接,所述复位按钮动作带动推杆沿活动腔移动,所述操控部跟随推杆移动,操控部移动过程中控制温控器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式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包括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和第二活动腔连通,所述座体对应第一活动腔位置开口,所述操控部为斜槽或斜面,所述推杆以活动方式设置在第二活动腔内,所述复位按钮以活动方式设置在第一活动腔内,所述推杆的前端穿过第二活动腔体连接复位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机械式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弹簧,所述弹簧置于第一活动腔体内,弹簧套置在推杆上,弹簧一端抵靠在第一活动腔内壁,弹簧另一端抵靠在复位按钮上,弹簧构成推杆和复位按钮的复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式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前端设置有插入通道,所述插入通道外壁间隔开有卡口,所述复位按钮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外壁间隔设置卡块,所述插柱插入所述插入通道内,同时卡块插入对应的卡口内,实现推杆和复位按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机械式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光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海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