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179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加工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托板,两个所述托板呈前后分布,所述托板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柱状凸起,且相邻两个柱状凸起之间相互配合在托板的前后侧均形成凹槽,两个所述托板之间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是在原有焊接机架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旨在提升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少变形的可能性,这种改进通过优化设计和制造流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工和加工成本,增加了产品的立体感和美观度,支持了批量化、规模化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加工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1、石塑板又称之为石塑地砖,正规的名称应该是“pvc片材地板”,是一种高品质、高科技研究开发出来的新型地面装饰材料,采用石粉构成高密度、高纤维网状结构的坚实基层,表面覆以超强耐磨的高分子pvc耐磨层,经上百道工序加工而成。

2、在现有的石塑箱板制造过程中,定型平台上架通常采用焊接结构。这种结构虽然在制造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由于焊接过程中热影响大,常常导致材料变形,这不仅增加了劳动成本,还影响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美观性。此外,焊接结构的加工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及其制造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及其制造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托板,两个所述托板呈前后分布,所述托板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柱状凸起,且相邻两个柱状凸起之间相互配合在托板的前后侧均形成凹槽,两个所述托板之间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托板之间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且位于同一端的两个连接板相离的一侧分别与托板的顶部和底部齐平,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孔,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连接板相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对称固定连接在两个托板上,所述连接块的厚度与连接板的厚度相同,且连接块与对应的连接板处于同一高度,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为斜面设计,所述铸铁一体上架结构能够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铸铁一体上架结构之间上下堆叠在一起,且上下相邻两个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组件。

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的开口宽度等于两倍连接板的厚度,且u形板卡接在上下两个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紧靠在一起的两个连接板上,所述u形板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贯穿开设有与连接孔大小相匹配的插孔,所述插孔内插接有插销组件,所述u形板的侧面转动贯穿插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位于u形板内侧的部分螺纹套接有挤压块,且挤压块的厚度与u形板内侧高度相匹配,所述挤压块前后端的位置均为斜面设计,所述挤压块前后端的斜面与连接块正对一侧的斜面平行且贴合。

4、进一步的,所述插销组件包括固定销,所述固定销贯穿插接在u形板顶部和底部的插孔之间,且固定销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插孔内径相匹配的挡板,所述固定销的中部滑动套接有卡套,且卡套的长度大于连接板厚度的两倍,所述卡套包括两端的锥形部和中间的圆柱部,两个所述锥形部的直径向远离彼此的方向逐渐增大,且锥形部的最大直径等于挡板的直径,位于u形板内侧的两个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与两个锥形部相对的位置均为锥面设计,且连接孔的锥面与锥形部的锥面平行贴合在一起,所述圆柱部的长度小于连接板厚度的两倍,位于顶部的所述挡板顶部和第一螺杆位于u形板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大小相同的多边形凸块,位于底部的所述挡板的底部圆心处垂直螺纹插接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u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u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杆两端的圆心之间转动贯穿插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位于u形板内侧的一端螺纹套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沿第二螺杆的轴线方向滑动插接在第一螺杆位于u形板内侧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杆位于u形板外侧的一端开设有十字形插槽。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销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套接有居中弹簧,所述居中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板和卡套的锥形部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柱的自由端滑动套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内部与活动柱自由端相对一侧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围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套和活动柱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远离第一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块,且多个防滑块呈环形分布。

9、进一步的,所述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利用一体铸造技术铸造而成,且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的前、后部分以及两侧部分,分别关于其前后侧以及两侧的对称面对称。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的制造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将用于铸造铸铁一体上架结构所需要的铸铁加入到熔炉中进行融化;

12、步骤二:对用于铸造的模具进行加热,待模具加热完毕后,将融化的铸铁溶液倒入到模具中;

13、步骤三:待模具和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完全冷却后,将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取出并放入炉中进行退火处理;

14、步骤四:待铸铁一体上架结构退火完毕后,使用打磨工具对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的边角毛刺进行打磨抛光;

15、步骤五:在打磨抛光后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的非工作面涂上耐高温的防锈漆即可。

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7、1、本专利技术中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是在原有焊接机架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旨在提升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少变形的可能性,这种改进通过优化设计和制造流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工和加工成本,增加了产品的立体感和美观度,支持了批量化、规模化的生产需求;

18、2、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还能够使用连接组件实现多个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的连接操作,从而达到增大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对石塑箱板的定型面积的目的,并且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固定销和第二螺杆并不是直接与铸铁一体上架结构螺纹连接在一起的,因此也避免了在铸铁一体上架结构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因为螺栓的锈蚀导致螺栓与铸铁一体上架结构锈蚀在一起的情况发生,此外,只需要使用两个连接组件对两个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的两端进行连接即可,进而也提高了拆卸时的便利性和快捷性;

19、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活动柱和活动套,当第一螺杆被完全拧紧后,能够使用螺丝刀拧动第二螺杆,从而使活动柱和活动套能够在第二螺杆的作用下带动活动套与连接板紧密压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第一螺杆位于u形板内侧的一端能够通过活动套和活动柱与连接板之间建立稳定的连接关系,进而提升了连接组件整体对两个铸铁一体上架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并且由于减震弹簧的存在,当机械振动通过连接板传递到活动套上时,位于活动套内侧的减震弹簧能够对振动进行吸收,从而避免第二螺杆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发生松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托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托板(1)呈前后分布,所述托板(1)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柱状凸起(2),且相邻两个柱状凸起(2)之间相互配合在托板(1)的前后侧均形成凹槽,两个所述托板(1)之间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3),两个所述托板(1)之间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4),且位于同一端的两个连接板(4)相离的一侧分别与托板(1)的顶部和底部齐平,所述连接板(4)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孔(5),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连接板(4)相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连接块(6),两个所述连接块(6)对称固定连接在两个托板(1)上,所述连接块(6)的厚度与连接板(4)的厚度相同,且连接块(6)与对应的连接板(4)处于同一高度,所述连接块(6)的两侧均为斜面设计,所述铸铁一体上架结构能够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铸铁一体上架结构之间上下堆叠在一起,且上下相邻两个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U形板(71),所述U形板(71)的开口宽度等于两倍连接板(4)的厚度,且U形板(71)卡接在上下两个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紧靠在一起的两个连接板(4)上,所述U形板(71)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贯穿开设有与连接孔(5)大小相匹配的插孔,所述插孔内插接有插销组件(8),所述U形板(71)的侧面转动贯穿插接有第一螺杆(72),所述第一螺杆(72)位于U形板(71)内侧的部分螺纹套接有挤压块(73),且挤压块(73)的厚度与U形板(71)内侧高度相匹配,所述挤压块(73)前后端的位置均为斜面设计,所述挤压块(73)前后端的斜面与连接块(6)正对一侧的斜面平行且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组件(8)包括固定销(81),所述固定销(81)贯穿插接在U形板(71)顶部和底部的插孔之间,且固定销(8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插孔内径相匹配的挡板(82),所述固定销(81)的中部滑动套接有卡套(83),且卡套(83)的长度大于连接板(4)厚度的两倍,所述卡套(83)包括两端的锥形部(831)和中间的圆柱部(832),两个所述锥形部(831)的直径向远离彼此的方向逐渐增大,且锥形部(831)的最大直径等于挡板(82)的直径,位于U形板(71)内侧的两个连接板(4)上的连接孔(5)与两个锥形部(831)相对的位置均为锥面设计,且连接孔(5)的锥面与锥形部(831)的锥面平行贴合在一起,所述圆柱部(832)的长度小于连接板(4)厚度的两倍,位于顶部的所述挡板(82)顶部和第一螺杆(72)位于U形板(71)外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大小相同的多边形凸块(84),位于底部的所述挡板(82)的底部圆心处垂直螺纹插接有固定螺杆(85),所述固定螺杆(8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U形的固定板(86),所述固定板(86)与U形板(71)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72)两端的圆心之间转动贯穿插接有第二螺杆(9),所述第二螺杆(9)位于U形板(71)内侧的一端螺纹套接有活动柱(10),所述活动柱(10)沿第二螺杆(9)的轴线方向滑动插接在第一螺杆(72)位于U形板(71)内侧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杆(9)位于U形板(71)外侧的一端开设有十字形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81)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套接有居中弹簧(11),所述居中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挡板(82)和卡套(83)的锥形部(83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10)的自由端滑动套接有活动套(12),所述活动套(12)内部与活动柱(10)自由端相对一侧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3),所述限位柱(13)的外围套接有减震弹簧(14),所述减震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套(12)和活动柱(1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12)远离第一螺杆(7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块(15),且多个防滑块(15)呈环形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利用一体铸造技术铸造而成,且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的前、后部分以及两侧部分,分别关于其前后侧以及两侧的对称面对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托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托板(1)呈前后分布,所述托板(1)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柱状凸起(2),且相邻两个柱状凸起(2)之间相互配合在托板(1)的前后侧均形成凹槽,两个所述托板(1)之间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板(3),两个所述托板(1)之间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4),且位于同一端的两个连接板(4)相离的一侧分别与托板(1)的顶部和底部齐平,所述连接板(4)的顶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孔(5),位于同一高度的两个连接板(4)相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两个连接块(6),两个所述连接块(6)对称固定连接在两个托板(1)上,所述连接块(6)的厚度与连接板(4)的厚度相同,且连接块(6)与对应的连接板(4)处于同一高度,所述连接块(6)的两侧均为斜面设计,所述铸铁一体上架结构能够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铸铁一体上架结构之间上下堆叠在一起,且上下相邻两个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u形板(71),所述u形板(71)的开口宽度等于两倍连接板(4)的厚度,且u形板(71)卡接在上下两个铸铁一体上架结构紧靠在一起的两个连接板(4)上,所述u形板(71)的顶部和底部对称贯穿开设有与连接孔(5)大小相匹配的插孔,所述插孔内插接有插销组件(8),所述u形板(71)的侧面转动贯穿插接有第一螺杆(72),所述第一螺杆(72)位于u形板(71)内侧的部分螺纹套接有挤压块(73),且挤压块(73)的厚度与u形板(71)内侧高度相匹配,所述挤压块(73)前后端的位置均为斜面设计,所述挤压块(73)前后端的斜面与连接块(6)正对一侧的斜面平行且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塑箱板定型平台的铸铁一体上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组件(8)包括固定销(81),所述固定销(81)贯穿插接在u形板(71)顶部和底部的插孔之间,且固定销(8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插孔内径相匹配的挡板(82),所述固定销(81)的中部滑动套接有卡套(83),且卡套(83)的长度大于连接板(4)厚度的两倍,所述卡套(83)包括两端的锥形部(831)和中间的圆柱部(832),两个所述锥形部(831)的直径向远离彼此的方向逐渐增大,且锥形部(8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林侯会春杨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佳晟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