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说明书涉及水加热,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系统及集成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在解决冷暖不同需求的问题时,一般是通过两套相对独立的设备来实现供暖和供冷功能。然而,通过两套相对独立的设备实现供暖和供冷功能,使得安装维修较为复杂。因此,可以在同一套集成系统中集成具有供热功能的热源和能够供热和/或供冷的换热器,以使集成系统具有供暖和供冷两大功能。然而,集成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存在大系统排气时间长,操作复杂,以及排气阀效果一般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系统及集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成系统排气效率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系统,包括:
3、第一换热器;
4、能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介质进行加热的第一热源;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介质流通通道相连通的换热末端,从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的出口流出的被加热的第一介质流入所述换热末端,从所述换热末端流出的所述第一介质流入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的入口;
5、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与所述换热末端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泵,所述第一泵在运行状态下驱动所述第一介质通过所述连通管路从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的出口流向所述换热末端,同时驱动所述第一介质从所述换热末端的出口流向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的入口;
6、第二换热器;
7、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介质进
8、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入口与所述连通管路的第一管路;
9、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出口与所述连通管路的第二管路;
10、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泵;
11、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连通管路之间具有第一连通部,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连通管路之间具有第二连通部,沿着所述连通管路中第一介质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二连通部的上游;
12、所述第二泵在运行状态驱动所述第一介质沿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管路流动;
13、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用于清除所述集成系统内的所述第一介质中的空气;
14、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二泵电连接或通讯连接。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和第二介质流通通道,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二介质流通通道间能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介质流通通道用于流通被所述第一热源加热的第二介质。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源为热泵装置,所述第二热源为燃烧装置。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管路和/或所述第一泵上设置有排气装置。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或所述第二泵上设置有排气装置。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和所述换热末端的入口之间,或者,
20、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入口和所述换热末端的出口之间。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系统还包括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或所述连通管路连通,所述补水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水源连通,所述补水装置还具有能控制所述补水装置的一端和所述补水装置的另一端导通状态的补水阀。
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系统还包括:
23、第一水流参数检测装置和第二水流参数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水流参数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水流参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集成系统中流动的所述第一介质的水流参数。
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流参数检测装置为流量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水流参数检测装置为压力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水流参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连通管路上,所述第二水流参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上。
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末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墙暖设备、地暖设备、风盘和散热片。
26、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成设备,包括:
27、壳体;
28、第一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的第一介质流通通道和第二介质流通通道,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二介质流通通道之间能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介质流通通道用于流通能被第一热源加热的第二介质;
29、第一介质流出口和第一介质回流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介质流通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介质流出口通过第一连通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介质流通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回流口通过第二连通管路连通;
30、第一泵,所述第一泵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管路或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上,所述第一泵在运行状态下用于驱动从所述第一介质回流口流入的第一介质经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流向所述第一介质流出口;
31、第二换热器;
32、用于对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介质进行加热的第二热源;
33、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管路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入口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出口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所述第一连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之间;所述第二连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一连通管路之间;或者,所述第一管路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入口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出口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所述第一连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之间;所述第二连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之间;
34、沿着所述第一连通管路中第一介质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二连通部的上游;
35、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泵,所述第二泵在运行状态下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介质沿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管路流动;
36、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用于清除所述集成设备内的所述第一介质中的空气;
37、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二泵电连接或通讯连接。
3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管路、所述第二连通管路和/或所述第一泵上设置有排气装置。
3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或所述第二泵上设置有排气装置。
4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介质流出口之间,或者,
41、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入口和所述第一介质回流口之间。
4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成设备还包括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或所述第一连通管路或所述第二连通管路连通,所述补水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水源连通,所述补水装置还具有能控制所述补水装置的一端和所述补水装置的另一端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和第二介质流通通道,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二介质流通通道间能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介质流通通道用于流通被所述第一热源加热的第二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源为热泵装置,所述第二热源为燃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路和/或所述第一泵上设置有排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或所述第二泵上设置有排气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和所述换热末端的入口之间,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系统还包括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或所述连通管路连通,所述补水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水源连通,所述补水装置还具有能控制所述补水装置的一端和所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系统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11.一种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所述第二连通管路和/或所述第一泵上设置有排气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或所述第二泵上设置有排气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介质流出口之间,或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设备还包括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或所述第一连通管路或所述第二连通管路连通,所述补水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水源连通,所述补水装置还具有能控制所述补水装置的一端和所述补水装置的另一端导通状态的补水阀。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设备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和第二介质流通通道,所述第一介质流通通道和所述第二介质流通通道间能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介质流通通道用于流通被所述第一热源加热的第二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源为热泵装置,所述第二热源为燃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路和/或所述第一泵上设置有排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和/或所述第二泵上设置有排气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和所述换热末端的入口之间,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系统还包括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或所述连通管路连通,所述补水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水源连通,所述补水装置还具有能控制所述补水装置的一端和所述补水装置的另一端导通状态的补水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赵乐,武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