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泵循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箱。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暖通设备通常单独设置体积较大的分体式的水箱,分体式水箱的设计使得整个暖通设备占用空间较大,满足不了目前市面客户小型化的需求。且现有的水箱内冷热水之间存在热交换情况,导致水的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水箱。
2、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构造一种水箱,包括箱体、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箱体内;
4、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高度位置;
5、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水平位置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水平位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水平位置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水平位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水平位置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水平位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呈纵长设置,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的其中一端部,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的轴向位置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进水管的一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高度位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高度位置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之间。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水平位置相对应;
12、和/或,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的高度位置相对应。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形成有分别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出水管的循环水出水口、循环水进水口、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循环水出水口、所述循环水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以及所述出水口均形成于所述箱体的一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的至少部分管段为纳米直热管;
15、和/或,所述水箱还包括罩设于所述箱体外的保温罩,所述保温罩套设于所述箱体外;
16、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和/或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和/或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和/或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上形成有数个沿管壁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
17、和/或,所述水箱还包括排水阀,所述箱体下端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阀设置于所述排水口上。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均位于其轴线所在截面的其中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在所述箱体内均位于所述截面的另一侧。
19、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0、本技术通过将第一连接管端口的高度位置设置为高于进水管和第二连接管的端口,可以有效地利用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小的原理,在竖直方向上避免热水和冷水的交叉,使得被加热后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水箱的热水可以直接处于输入、输出冷水的进水管和第二连接管的端口之上,减少水箱内冷热水之间的热交换;
21、通过将该第一连接管端口的水平位置设置为远离进水管和第二连接管的端口,可以在水平方向上避免热水和冷水的交叉,进一步减少水箱内冷热水之间的热交换。
22、通过在高度位置和水平位置两个方向上的同时避免冷、热水的交叉,可以更大限度地避免自换热器流出的水通过管路再次进入到换热器内,从而可以保证进入换热器进行换热的水温度较低,最大化提高生活热水换热器内的换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第一连接管(20)、第二连接管(30)、进水管(40)以及出水管(50),所述第一连接管(2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30)的一端、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以及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箱体(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水平位置远离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3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水平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水平位置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2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水平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呈纵长设置,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30)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10)的其中一端部,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10)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一连接管(2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的轴向位置位于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以及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3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高度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2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高度位置位于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以及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30)的一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3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水平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上形成有分别用于穿设所述第二连接管(30)、所述第一连接管(20)、所述进水管(40)以及所述出水管(50)的循环水出水口(12)、循环水进水口(11)、进水口(13)以及出水口(14),所述循环水出水口(12)、所述循环水进水口(11)、所述进水口(13)以及所述出水口(14)均形成于所述箱体(10)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0)的至少部分管段为纳米直热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以及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均位于其轴线所在截面的其中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管(20)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3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均位于所述截面的另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第一连接管(20)、第二连接管(30)、进水管(40)以及出水管(50),所述第一连接管(2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30)的一端、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以及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均位于所述箱体(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水平位置远离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3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水平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水平位置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2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水平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呈纵长设置,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30)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10)的其中一端部,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位于所述箱体(10)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一连接管(2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的轴向位置位于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以及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30)的一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0)的一端在所述箱体(10)内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进水管(40)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茂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