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体为一种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
技术介绍
1、矿物粉体的表面改性是粉体生产厂家经常面临的问题,设备的选型对粉体的改性效果影响很大,改性的方式常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粉料中加改性剂后搅拌分散改性,一种是在液相中进行表面改性,经干燥后实现良好的改性效果,后者相比前者的改性效果更明显,目前市面上液相的改性装置已广泛普及,对于连续化生产来讲对改性装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能缩短改性的时间的同时又能保证产品改性的效果好,则可提高生产效率。氢氧化镁是一种无毒环保无机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造纸等行业,但是与部分基体存在相容性差的问题,需对氢氧化镁进行改性,部分厂家对氢氧化镁的改性主要通过高搅机或者连续干法改性,但市场上对氢氧化镁改性后的活化度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改性方式已慢慢满足不了市场上的要求;
2、申请号为202120396434.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包括改性罐体、搅拌桨叶、自动压力阀、雾化器、加压器和带气孔导管。改性罐中,在罐中心和搅拌桨叶下方布置有带气孔导管;改性罐体内设置了两组垂直的搅拌桨叶,分别各由一台电机驱动;垂直位置的带气孔导管伸出改性罐体外连接加压器右侧;加压器的左侧连接雾化器;加压器上部设置有进气口;加压器下部设置有自动压力阀;改性罐体的下部为出料口。出料口连接的管道上设有阀门开关。本技术装置,将改性剂通过雾化再加压随气流鼓泡进入液相,使改性剂与改性物料接触更充分,缩短改性时间;
3、但此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该设备搅拌桨叶转动时,搅
4、因此迫切地需要重新设计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部分位置的粉体与改性剂接触不充分,导致改性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包括雾化器、加压器、导管、泄压阀、扰流柱、出料口、喷头、罐体和搅拌头;加压器固定连接于罐体上端,雾化器固定连接于加压器远离罐体的一端,加压器和雾化器通过导管连接至罐体内侧,罐体侧壁靠上位置设置泄压阀,罐体内壁竖直固定连接多个扰流柱,用于导出成品的出料口固定连接于罐体的底部,导管处于罐体内侧的一端设置用于输出改性剂的喷头,搅拌头转动连接于罐体底部且位于罐体内部。
3、可选地,导管底端还固定连接一段横向导管,多个喷头通过横向导管固定连接于导管,喷头设置于横向导管的下表面,喷头的出口方向朝下。
4、可选地,导管分为内导管与外导管,位于罐体内部的导管为内导管,位于罐体外部的导管为外导管,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转动连接且连接处密封,内导管转动连接于罐体,导管的转动方向与搅拌头的转动方向相反。
5、可选地,扰流柱为中空结构,扰流柱内部的空腔内设置有高压气管,高压气管底端设置气喷口,高压气管由加压器提供高压气体。
6、可选地,搅拌头包含多个搅拌柱,搅拌柱沿搅拌头转轴周向设置,搅拌头方向朝上。
7、可选地,罐体包括罐身和罐盖,罐盖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罐身。
8、可选地,内导管由转动盘带动转动,转动盘由电机提供动力,内导管固定连接于转动盘,转动盘转动连接于罐体。
9、可选地,内导管与转动盘之间通过键连接实现固定连接,内导管外圆周面设置键槽,转动盘内表面设置平键。
10、可选地,本装置还包括爬梯和作业平台,作业平台位于罐体外侧,作业平台水平设置,作业平台通过爬梯连接地面。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雾化器将改性剂雾化后通过导管输送至加压器,加压器加压后改性剂经过导管到达喷头后喷洒至粉体上,搅拌头转动进而搅动粉体周向转动,粉体在周向转动时,靠近罐壁的粉体遇到扰流柱会改变运动方向向内或向下运动,进而避免了靠近罐壁和罐底的粉体与改性剂接触不良的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这些部位的粉体与改性剂接触不充分,导致改性效果不佳的问题,最终提高了成品整体的改性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雾化器、加压器、导管、泄压阀、扰流柱、出料口、喷头、罐体和搅拌头;加压器固定连接于罐体上端,雾化器固定连接于加压器远离罐体的一端,加压器和雾化器通过导管连接至罐体内侧,罐体侧壁靠上位置设置泄压阀,罐体内壁竖直固定连接多个扰流柱,用于导出成品的出料口固定连接于罐体的底部,导管处于罐体内侧的一端设置用于输出改性剂的喷头,搅拌头转动连接于罐体底部且位于罐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管底端还固定连接一段横向导管,多个喷头通过横向导管固定连接于导管,喷头设置于横向导管的下表面,喷头的出口方向朝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管分为内导管与外导管,位于罐体内部的导管为内导管,位于罐体外部的导管为外导管,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转动连接且连接处密封,内导管转动连接于罐体,导管的转动方向与搅拌头的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扰流柱为中空结构,扰流柱内部的空腔内设置有高压气管,高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头包含多个搅拌柱,搅拌柱沿搅拌头转轴周向设置,搅拌头方向朝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罐体包括罐身和罐盖,罐盖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罐身。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导管由转动盘带动转动,转动盘由电机提供动力,内导管固定连接于转动盘,转动盘转动连接于罐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导管与转动盘之间通过键连接实现固定连接,内导管外圆周面设置键槽,转动盘内表面设置平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爬梯和作业平台,作业平台位于罐体外侧,作业平台水平设置,作业平台通过爬梯连接地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雾化器、加压器、导管、泄压阀、扰流柱、出料口、喷头、罐体和搅拌头;加压器固定连接于罐体上端,雾化器固定连接于加压器远离罐体的一端,加压器和雾化器通过导管连接至罐体内侧,罐体侧壁靠上位置设置泄压阀,罐体内壁竖直固定连接多个扰流柱,用于导出成品的出料口固定连接于罐体的底部,导管处于罐体内侧的一端设置用于输出改性剂的喷头,搅拌头转动连接于罐体底部且位于罐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管底端还固定连接一段横向导管,多个喷头通过横向导管固定连接于导管,喷头设置于横向导管的下表面,喷头的出口方向朝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管分为内导管与外导管,位于罐体内部的导管为内导管,位于罐体外部的导管为外导管,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转动连接且连接处密封,内导管转动连接于罐体,导管的转动方向与搅拌头的转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军,张梦蛟,金子渝,刘泽夏,王心雨,吴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