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动平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平衡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动平衡送料装置是对将物件送至动平衡检测装置的设备。
2、相关技术中,动平衡送料装置包括传送带、若干支架部以及升降部,若干支撑部设置于传送带上,支架部用于将检测轴以及检测轴上的铁芯进行支撑,传送带进行运输,升降部将支架部上的检测轴以及检测轴上的铁芯抬升,便于机械手的抓取。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升降部将检测轴以及检测轴上的铁芯抬升时容易导致检测轴以及检测轴上的铁芯脱离升降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升降部在抬升时检测轴以及检测轴上的铁芯脱离升降台,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平衡送料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动平衡送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动平衡送料装置,包括机架、第一直线驱动部、第二直线驱动部、支撑部以及升降台,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以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均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连接,所述升降台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动平衡送料装置包括磁铁部,所述磁铁部与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磁铁部用于与铁芯吸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第一直线驱动部以及支撑部将铁芯以及检测轴沿靠近升降台的方向移动,当铁芯以及检测轴移动至升降台的正上方时,第二直线驱动部以及升降台带动铁芯以及检测轴上升,磁铁部将铁芯进行吸附,降低升降部在抬升时
5、可选的,所述升降台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限位所述铁芯,所述凹槽沿升降台表面沿升降台的内部凹陷,所述磁铁部部分暴露于所述凹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磁铁部时,只需要将磁铁部放入并压入凹槽内,实现磁铁部与升降台的连接,结构简单。
7、可选的,所述升降台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磁铁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凹槽的壁为弧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槽的设置,能进一步减少铁芯以及检测轴从升降台上脱离,安装槽的壁将铁芯以及检测轴限位于安装槽内。
9、可选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包括驱动气缸,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包括第一链条、第二链条以及用于带动第一链条、第二链条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动平衡送料装置具有第一方向(x),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二链条沿第一方向(x)分布,所述第一链条以及所述第二链条均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块以及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第一链条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第二链条连接,所述驱动气缸位于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二链条之间;所述第一支撑块具有第一槽,所述第二支撑块具有第二槽,所述第一槽的壁以及所述第二槽的壁用于支撑检测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驱动气缸带动升降台升降,第一链条、第二链条以及驱动件带动铁芯以及检测轴移动,结构简单。
11、可选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还包括固定块、连接部以及第一锁紧螺栓,所述固定块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连接部具有腰型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尾部贯穿所述腰型孔,并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尾部与所述升降台螺纹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将第一锁紧螺栓拧松,带动连接部移动后将第一锁紧螺栓拧紧,实现对升降台上升高度的调节,便于调试。
13、可选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还包括第二锁紧螺栓,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的尾部贯穿所述腰型孔,并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的尾部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需要更换更长的连接部,操作人员可将第一锁紧螺栓以及第二锁紧螺栓拧出,从而实现对连接部的更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15、可选的,所述动平衡送料装置包括两个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部之间,两个所述固定部均与所述连接部接触,两个所述固定部均与所述固定块或所述升降台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部,将连接部进行限位,减少在调节连接部升降高度时连接部在其他方向上偏转的情况发生,便于调节。
17、可选的,所述固定块具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螺纹连接;所述动平衡送料装置包括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升降板、旋转电机、转动板、两个气动手指,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升降板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转动板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两个所述气动手指均与所述转动板连接,且所述旋转电机位于两个所述气动手指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动平衡检测装置将一个检测轴检测完成后,两个气动手指可同时将下一个待检测的检测轴以及检测完成后的检测轴同时进行夹取,并通过旋转电机将两个检测轴交换位置,即实现上料,也实现下料,结构简单。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磁铁部将升降台上的检测轴以及铁芯进行吸附,减少抬升或下降过程中检测轴以及铁芯脱离升降台的情况;
21、2.通过固定块、连接部以及第一锁紧螺栓便于调整升降台的抬升高度,便于调试;
22、3.通过抓取组件便于对检测轴以及铁芯的上料以及下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平衡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第一直线驱动部(2)、第二直线驱动部(3)、支撑部(4)以及升降台(5),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2)以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3)均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支撑部(4)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2)连接,所述升降台(5)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3)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2)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3)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动平衡送料装置包括磁铁部(51),所述磁铁部(51)与所述升降台(5)连接,所述磁铁部(51)用于与铁芯(81)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平衡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5)具有凹槽(52),所述凹槽(52)用于限位所述铁芯(81),所述凹槽(52)沿升降台(5)表面沿升降台(5)的内部凹陷,所述磁铁部(51)部分暴露于所述凹槽(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平衡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5)具有安装槽(53),所述安装槽(53)与所述凹槽(52)连通,所述磁铁部(5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53);所述凹槽(52)的壁为弧形。
4.根据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平衡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3)还包括固定块(32)、连接部(33)以及第一锁紧螺栓(34),所述固定块(32)与所述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连接部(33)具有腰型孔(35),所述连接部(33)与所述固定块(32)连接,所述第一锁紧螺栓(34)的尾部贯穿所述腰型孔(35),并所述第一锁紧螺栓(34)的尾部与所述升降台(5)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平衡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3)还包括第二锁紧螺栓(36),所述连接部(33)通过所述第二锁紧螺栓(36)与所述固定块(32)连接,所述第二锁紧螺栓(36)的尾部贯穿所述腰型孔(35),并所述第二锁紧螺栓(36)的尾部与所述固定块(32)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平衡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平衡送料装置包括两个固定部(6),所述连接部(33)位于两个所述固定部(6)之间,两个所述固定部(6)均与所述连接部(33)接触,两个所述固定部(6)均与所述固定块(32)或所述升降台(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平衡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2)具有螺纹部(321),所述螺纹部(321)与所述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螺纹连接;所述动平衡送料装置包括抓取组件(7),所述抓取组件(7)包括升降气缸(71)、升降板(72)、旋转电机(73)、转动板(74)、两个气动手指(75),所述升降气缸(71)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升降板(72)与所述升降气缸(71)连接,所述旋转电机(73)与所述升降板(72)连接,所述转动板(74)与所述旋转电机(73)的输出轴连接,两个所述气动手指(75)均与所述转动板(74)连接,且所述旋转电机(73)位于两个所述气动手指(7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平衡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第一直线驱动部(2)、第二直线驱动部(3)、支撑部(4)以及升降台(5),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2)以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3)均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支撑部(4)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2)连接,所述升降台(5)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3)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2)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3)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动平衡送料装置包括磁铁部(51),所述磁铁部(51)与所述升降台(5)连接,所述磁铁部(51)用于与铁芯(81)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平衡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5)具有凹槽(52),所述凹槽(52)用于限位所述铁芯(81),所述凹槽(52)沿升降台(5)表面沿升降台(5)的内部凹陷,所述磁铁部(51)部分暴露于所述凹槽(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平衡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5)具有安装槽(53),所述安装槽(53)与所述凹槽(52)连通,所述磁铁部(5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53);所述凹槽(52)的壁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平衡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3)包括驱动气缸(31),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2)包括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以及用于带动第一链条(21)、第二链条(22)转动的驱动件(23),所述动平衡送料装置具有第一方向(x),所述第一链条(21)与所述第二链条(22)沿第一方向(x)分布,所述第一链条(21)以及所述第二链条(22)均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支撑部(4)包括第一支撑块(41)以及第二支撑块(42),所述第一支撑块(41)与所述第一链条(2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42)与所述第二链条(22)连接,所述驱动气缸(31)位于所述第一链条(21)与所述第二链条(22)之间;所述第一支撑块(41)具有第一槽(43),所述第二支撑块(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李鹏远,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奥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