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特别是涉及保险杠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1、保险杠结构作为车辆的前脸,外观要求极高,出厂要求外观不能有间隙大,面差不平,特征线对不齐等缺陷。同时由于行人保护等法规要求,保险杠结构与翼子板都需要做结构弱化,需要足够“软”。因此车辆保险杠结构的外观尺寸控制难度大幅增加。
2、相关技术中,保险杠结构与翼子板进行配合的过程中,通过支架对保险杠结构与翼子板进行配合。具体地,将支架通过螺栓螺母与翼子板进行连接固定,进而将保险杠结构直接卡接在支架上完成对保险杠结构与翼子板的安装。
3、然而,当保险杠结构与翼子板安装后间隙和面差较大时,需要将保险杠结构与翼子板进行拆分,从而对支架进行返修。但是,对支架的返修需要对制造支架的模具进行多次的修改和调整,影响车辆的正常生产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保险杠结构和车辆,旨在解决因保险杠结构与翼子板安装后间隙和面差较大时,对支架进行返修而影响车辆的正常生产制造的问题。
2、一种保险杠结构,包括:
3、保险杠,设置有第一通孔;
4、支架组件,包括支架、紧固件和连接件;
5、支架设置有第二通孔;
6、紧固件包括紧固本体和头部,紧固本体连接于头部,紧固本体用于穿设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连接支架和保险杠,头部用于卡接支架和保险杠的其中一侧;
7、连接件用于连接支架和外部的翼子板;
8、在紧固本体穿设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时,外部作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还设置有第三通孔,翼子板设置有第四通孔;
10、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和连接头,连接本体连接于连接头,连接本体用于穿设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连接支架和翼子板,连接头用于卡接支架和翼子板的其中一侧;
11、在连接本体穿设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时,外部作用力驱动保险杠与支架的接触面变形。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孔为多个,支架组件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
13、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紧固件和第一连接件,第一支架设置有第五通孔,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紧固本体和第一头部,第一紧固本体连接于第一头部,第一紧固本体用于穿设第五通孔和其中一个第一通孔,连接第一支架和保险杠,第一头部用于卡接第一支架和保险杠的其中一侧;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支架和翼子板;
14、第二支架组件包括第二支架、第二紧固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二支架设置有第六通孔,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紧固本体和第二头部,第二紧固本体连接于第二头部,第二紧固本体用于穿设第六通孔和另一个第一通孔,连接第二支架和保险杠,第二头部用于卡接第二支架和保险杠的其中一侧;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二支架和翼子板;
15、第一支架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支架所在的平面倾斜。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和第六通孔均为多个,多个第二紧固件与多个第六通孔一一对应,多个第六通孔与多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任一第二紧固件用于穿设一一对应地第六通孔和第一通孔,连接第二支架和保险杠;
17、其中,第二支架与保险杠接触的面积大于第一支架与保险杠接触的面积。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组件还包括:
19、支撑件,连接于支架和保险杠之间,用于支撑保险杠变形;
20、限位件,连接于支架和保险杠之间,用于阻碍保险杠变形。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组件为多个,多个支架组件均匀分布于保险杠和翼子板的连接位置。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为螺栓或铆钉。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紧固本体为圆柱体,紧固本体的直径与第二通孔的直径的比例为1:(1.2~1.5)。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本体为圆柱体,连接本体的直径与第三通孔的直径的比例为1:(1.2~1.5)。
25、一种车辆,包括车体、翼子板和保险杠结构,保险杠结构的部分区域连接于车体,部分区域连接于翼子板。
26、上述保险杠结构和车辆,保险杠结构包括保险杠和支架组件。保险杠设置有第一通孔;支架组件包括支架、紧固件和连接件;支架设置有第二通孔;紧固件包括紧固本体和头部,紧固本体连接于头部,紧固本体用于穿设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连接支架和保险杠,头部用于卡接支架和保险杠的其中一侧;连接件用于连接支架和外部的翼子板;在紧固本体穿设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时,外部作用力驱动保险杠变形。本申请的保险杠结构,由于设置紧固本体的直径与第二通孔的直径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在紧固本体穿设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时,通过外部作用力驱动保险杠变形,以使保险杠的形状与支架的形状相匹配,进而使得保险杠、支架与翼子板连接后间隙和面差都符合生产的要求,不需要对支架进行反复修改和调整,可以使车辆正常生产制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翼子板设置有第四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所述支架组件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和所述第六通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紧固件与多个所述第六通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六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任一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穿设一一对应地所述第六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保险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架组件均匀分布于所述保险杠和所述翼子板的连接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或铆钉。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本体为圆柱体,所述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为圆柱体,所述连接本体的直径与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的比例为1:(1.2~1.5)。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翼子板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保险杠结构,所述保险杠结构的部分区域连接于所述车体,部分区域连接于所述翼子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翼子板设置有第四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多个,所述支架组件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和所述第六通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紧固件与多个所述第六通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六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任一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穿设一一对应地所述第六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保险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险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凌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