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动恢复,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神经内科疾病往往会引发很多其他症状,其中下肢麻木无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病情严重甚至会引起瘫痪,因此在神经内科疾病治疗之后的护理过程中,需要进行逐步的运动恢复。
2、在后续的恢复过程中,病患由于长时间卧床不能直接下床行走训练,通常通过扶在墙体上栏杆慢慢行走,然而在行走训练过程中,而简易的栏杆并不能对病患起到保护效果,病患抓取不住栏杆会出现跌倒的情况,导致恢复受阻,甚至出现恐惧而加重病情,为此,本技术提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包括:
3、垫板;
4、桁架,固接在垫板上,所述桁架上设置有两组横向延伸的直杆,两组所述直杆在垫板上形成一行走通道;
5、托架,通过活动组件与两组直杆滑动连接,所述托架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一侧铰接有护板,所述护板可封闭通槽包覆病患身体躯干;
6、扶柄,设置在托架上,用于供病患行走时抓取。
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垫板上设置有若干凸起,若干凸起横向间隔分布形成防滑纹。
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组所述直杆上均设置多根挡杆,多根挡杆向下延伸与垫板连接。
9、
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组件包括两组套体,套体与直杆一一对应并活动套设在直杆上。
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槽内侧和所述护板内侧分别设置有弹性层。
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托架上设置有第一弧槽,所述护板上设置有第二弧槽,所述第一弧槽与所述第二弧槽对接连通形成环槽,所述第一弧槽和所述第二弧槽内分别设置有一凹槽,所述扶柄通过滑块与环槽滑接,且所述滑块可嵌入至凹槽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病患移动至两组直杆形成的行走通道内,通过转动护板封闭通槽对病患身体躯干进行包覆,并抓取托架上的扶柄后沿行走通道缓慢行走,托架通过活动组件与病患同步移动,病患的身体躯干受到封闭通槽的阻隔限制,有效对病患起到保护效果,使病患行走训练时不易跌倒,对病患运动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上设置有若干凸起,若干凸起横向间隔分布形成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直杆上均设置多根挡杆,多根挡杆向下延伸与垫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直杆的末端均设置有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包括两组套体,套体与直杆一一对应并活动套设在直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内侧和所述护板内侧分别设置有弹性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设置有第一弧槽,所述护板上设置有第二弧槽,所述第一弧槽与所述第二弧槽对接连通形成环槽,所述第一弧槽和所述第二弧槽内分别设置有一凹槽,所述扶柄通过滑块与环槽滑接,且所述滑块可嵌入至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上设置有若干凸起,若干凸起横向间隔分布形成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直杆上均设置多根挡杆,多根挡杆向下延伸与垫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运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直杆的末端均设置有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