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矩形管切割后下料,尤其涉及一种矩形管下料暂存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车辆零件中,经常会用到由矩形管制作的零件,例如一些车型的门框、窗框、座椅支架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艺的进步,可以实现这些零件的连续生产,通过输送装置,可以将长条的矩形管沿一条直线输送,将矩形管依次进行钻孔、打磨等操作后逐个切断为零件,不间断地生产所需的矩形管零件,而在切断时,较多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
2、然而,现有技术在收集这些切割下的矩形管时,采用的方式为在切割位置下方简单放置一个收集箱,使矩形管零件直接下料到箱内,然而直接将零件散乱下料到箱内,后续进行其他工序操作或进行包装时,取用较为麻烦,且零件落入箱内会产生磕碰,易造成零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矩形管下料暂存装置,可以整齐地收集矩形管零件,且能减少零件的磕碰损坏。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3、一种矩形管下料暂存装置,包括:
4、滑台,滑台上端面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板,滑台一角端设有l型顶块,滑台一侧面设有横板;
5、多个暂存机构,滑动配合于两个限位板之间,暂存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用于暂存已被分切的矩形管的四个l型管夹,其中一个l型管夹固定,另外三个l型管夹活动,暂存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三个活动的l型管夹的调节机构;
6、缓冲机构,设于横板上,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三直线机构,其滑动端设有第四直线机构,第四直线机构输出轴一端设有旋转电机
7、进一步,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固定的l型管夹两外侧面外端且互相垂直的第一直线机构和第一个第二直线机构,第一个第二直线机构的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连板,第一连板一端设于第一个活动的l型管夹一外侧面,第一直线机构输出轴一端设有t型板,t型板一边的侧面连接于第二个活动的l型管夹一外侧面,t型板一边的侧面还设有与第一个第二直线机构平行的第二个第二直线机构,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二连板,第二连板一端设于第三个活动的l型管夹一外侧面,工作时,两个第二直线机构同步输出,使第二个活动的l型管夹和第三个活动的l型管夹同步移动。
8、进一步,固定的l型管夹一外侧面还设有手持板。
9、进一步,手持板上端设有l型架,l型架横边一端设有用于承载切割机切割的护板。
10、进一步,第四直线机构输出轴一端设有吊架,旋转电机设于吊架下端。
11、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矩形管下料暂存装置可以分批将矩形管零件整齐地收集在暂存机构内,其中的矩形管零件沿竖直方向排列,将暂存机构取出后,便于后续使用。
13、2、缓冲机构可在每个零件下落时进行缓冲,减少零件损坏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矩形管下料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管下料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固定的L型管夹(22)两外侧面外端且互相垂直的第一直线机构(23)和第一个第二直线机构(24),第一个第二直线机构(24)的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连板,第一连板一端设于第一个活动的L型管夹(22)一外侧面,第一直线机构(23)输出轴一端设有T型板,T型板一边的侧面连接于第二个活动的L型管夹(22)一外侧面,T型板一边的侧面还设有与第一个第二直线机构(24)平行的第二个第二直线机构(24),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二连板,第二连板一端设于第三个活动的L型管夹(22)一外侧面,工作时,两个第二直线机构(24)同步输出,使第二个活动的L型管夹(22)和第三个活动的L型管夹(22)同步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管下料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的L型管夹(22)一外侧面还设有手持板(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矩形管下料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持板(25)上端设有L型架(26),L型架(26)横边一端设有用于承载切割机切割的护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管下料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直线机构(32)输出轴一端设有吊架,旋转电机(33)设于吊架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管下料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管下料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固定的l型管夹(22)两外侧面外端且互相垂直的第一直线机构(23)和第一个第二直线机构(24),第一个第二直线机构(24)的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一连板,第一连板一端设于第一个活动的l型管夹(22)一外侧面,第一直线机构(23)输出轴一端设有t型板,t型板一边的侧面连接于第二个活动的l型管夹(22)一外侧面,t型板一边的侧面还设有与第一个第二直线机构(24)平行的第二个第二直线机构(24),其输出轴一端设有第二连板,第二连板一端设于第三个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